毛錦彪
摘? 要:作業是幫助教師了解和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然而,在語文作業的設計過程中,絕大部分教師都無法有效平衡學困生、中等生和優等生之間的差距。基于此,在初中語文作業中實現分層作業設計就顯得十分必要,既能讓作業滿足學困生和中等生的需求,又能讓優等生做到具有針對性的訓練,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分層作業;有效性
大部分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認識: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代表著他們課堂上聽課、學習的效率,利用作業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一種必要的教學手段。但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是不同的,為了滿足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語文作業更具實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作業內容,讓每一個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從而體會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逐漸上升到對語文學科的喜愛程度,促使語文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基于此,文章重點探究分層作業設計,旨在提升語文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重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分層作業設計
教學過程理應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認識和探究的學習過程。寫作業就是學生實踐的環節,因此,主體地位應該在學生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思考、實踐、訓練的過程中。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設計的作業都很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調動學生潛在做作業的動機,這樣的作業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更不能使學生充分、主動地思考和實踐了。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既要重視對作業難易程度的劃分,又要重視作業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有自主做作業的動機和興趣,從而參與到做作業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以下統稱“教材”)《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這篇課文后,學生要能通過文本內容體會到人民解放軍的高貴精神和品質,還要準確掌握新聞題材的特點、內容、結構等知識。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設計出具有層次性的作業:針對學困生,教師要盡量減少抄寫文章和生字、詞的書面作業,可以讓學生背誦和默寫文章內容,再針對默寫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抄寫和默寫,這樣能夠降低學生做書面作業的抵觸心理,還能促使學生對基礎內容有更深刻的記憶;針對中等生,教師設計的作業要盡量來源于課堂教學或者教材上的內容,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如考察他們對新聞要素的掌握,教師可以找一則有趣的新聞,讓學生準確地找到實際新聞中的五要素,這樣的作業既避免了機械練習的枯燥性,又易于激發學生做作業的動機;針對優等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盡情發揮,如請你總結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以及你對新聞的理解,以此來挖掘學生的潛力,促使他們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二、重在強調作業針對性的分層作業設計
語文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學生需要長時間的知識沉淀,才能得到相應的發展。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設計的作業越多越好,這樣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還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因此,作業的量不在多,而在于適量和適宜。這對教師來說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不僅要充分把握教學內容,還要對學生的接受程度、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有所了解,這樣教師才能準確判斷哪些作業能夠讓學生得到針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向更高的發展水平邁進,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教材《回憶我的母親》是一篇包含情感的散文,作者通過典型事件來突出人物品德的寫作手法來贊頌自己的母親。學生除了要體會到文章中蘊含的情感,還要準確掌握文章的寫作手法,對知識進行積累和沉淀。因此,教師可以將品析文章內容設計為相應的作業:針對學困生,他們對文本的掌握和接受程度相對困難一些,教師設計的作業應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如根據文章中的時間找到對應描寫母親的事件,并根據你的理解說一說表達了母親什么樣的品質;針對中等生,教師要設計一些能夠讓學生發表自己見解和想法的作業,讓學生的潛力得到突破,如“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這句話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有什么樣的作用;針對優等生,教師設計的作業要盡量引導他們去認識、體會和發展,如該篇文章是圍繞什么線索來寫的,請你根據這種寫作思路寫一篇描寫人的500字的作文,使其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重在凸顯作業形式的分層作業設計
大部分教師設計的作業都是書面形式,導致作業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長時間的書面作業不僅會給學生帶來厭倦感,還影響了作業作用的發揮。因此,教師要勇于突破傳統的作業形式,為學生設計出更多豐富多彩的作業內容。
例如,在教學教材《我為什么而活著》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完成“今天我是老師”的實踐作業,讓學生負責該節課的授課。首先,將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揮自身的作用,促使小組成員能夠更加和諧、順利地共同完成作業;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具有層次性的任務:(1)收集作者簡介,采用合理的方式讓學生對作者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2)開篇導入環節要充滿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文章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讓他們切身體會到當教師的感受,有利于他們換位思考,從而更加認真學習。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初中語文作業分層設計策略研究(GS[2020]GHB3066)。
參考文獻:
[1]張桂華. 初中語文作業分層設計淺析[J]. 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