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29日,[科技教育·創享未來——第七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舉行。5月23日下午,平行論壇“新時代勞動教育論壇”成功舉辦。該場論壇聚焦于如何將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融合創新,突出勞動教育的具體實踐。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基地、營地、旅行社、教育機構等人員參與本場論壇。研學貓云課堂為本場活動開啟同步網絡直播。
本場論壇由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主辦,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旅游教育出版社、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自然教育學術委員會協辦,親子貓(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勞動教育必須要把握它目標的特殊性,否則就會把作為手段的勞動當成了勞動教育本身。此外勞動教育還必須貫徹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就是真善美。善就在于勞動教育必須包含內在的價值觀引導,第二是勞動教育必須體現勞動形態的變遷,第三是勞動教育必須符合現在學生成長的特點。”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核心研制成員班建武在作主題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踐原則”發言時如此表示。
“熱鬧繁華的背后,依然有很多理論與實踐問題需要研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核心研制成員黃瓊大聲疾呼: “勞動教育各方熱情高漲,但是一些教材和課程包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導,部分課程依然僅關注技能訓練,缺少觀念建構。”
北京自動化工程學校是教育部掛牌研學實踐教育營地,也是北京市教委勞動教育唯—學工基地,副校長楊春健以“勞動教育學工基實踐與探索”為題為大家分享了在實踐層面的勞動教育。她表示,不止一次見到中小學生到學校進行研學或學工吃飯的時候,面對雞蛋手足無措,原來不知道如何給雞蛋剝皮,因此,開展勞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針對教育和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做好安撫工作”。
職業院校如何打造校外勞動實踐場所?北京市昌平區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厚穎以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為例,和大家分享了校企社協同互融的勞動實踐場所的建設問題。
“在具體實踐中,很多機構已經將勞動教育課程融入研學旅行活動之中。在集體出行、集中食宿的研學旅行中,將帳篷搭建、埋鍋造飯、內務整理、蔬菜種植、手工勞動、志愿者服務等多種勞動教育課程融入其中。”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親子貓(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巴德為大家分享了“勞動教育與研學旅行融合創新”的問題,并表示: “如何把勞動教育必修的課程跟研學旅行結合起來,這才是我們產業界要多多實踐和探索的。”
本場論壇同時舉行了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專家聘任儀式,并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自然教育學術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就“勞動教育+自然教育”的課程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教授白欣、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研學營地中心主任劉新、山東省教育學會研學旅行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李虎、旅游教育出版社副社長丁海秀、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兼實訓中心副主任崔寶發,針對“開展勞動教育常見誤區與應對”進行了沙龍分享,相互交流了實踐心得。
本場論壇由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青主持。
(通訊員:王潔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