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調查資料”為接管上海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當時,許多南下接管干部因不了解上海的情況而發愁,如何執行接管任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王堯山回憶:“華東局就把這些材料刊印成冊,做到了心中有數。”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后第二天,渡江戰役總前委、華東局機關、第三野戰軍指揮部相繼進駐丹陽。按照指示,進入上海前要加強政策與思想紀律教育,建立機構,配備干部。因此,干部們在丹陽集訓了一個月。集訓中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給接管干部、軍事干部、第三野戰軍戰士下發各種資料、書籍、文件規定,熟悉大城市的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概況》和“上海調查資料”系列文獻。
《上海概況》和“上海調查資料”的誕生
1939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社會部,負責管理和領導全黨的情報保衛工作。10月,中央社會部正式成立。1943年,中央社會部與中央情報部合署辦公,副部長李克農負責主持中央情報與保衛的日常工作。中央社會部在負責情報業務工作的科室成立書報簡訊科,專門搜集各種書報資料加以分析研究,以“書報簡訊社”的名義編輯印發情報資料刊物。書報簡訊社出版了多期《書報簡訊》,提供給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閱覽參考。
1944年冬,毛澤東為《書報簡訊》題詞:“書報簡訊辦得很好,希望繼續努力,為黨即是為人民服務。”1948至1949年4月,為了準備接管各大城市,組織各地區的情報部門編輯以書報簡訊社的名義印發了多種內容翔實、實用價值極高的情報資料。其中,《上海概況》就是為接管上海而編印的情報資料匯編。
據了解,《上海概況》收錄了有關上海土地、人口、國民黨機構、軍事警察機構、工商、公用事業、文化、黨派團體、外僑、娛樂場所等詳盡的信息,含各公司機構的地址和電話、各公司機構人員組成、股權信息及各類金融、貿易表格等。例如第三部分“偽政治機構”中不僅有偽上海市政府的組織結構樹狀圖,還有各處、各科負責人的姓名、籍貫、學歷、職業履歷等。
1949年3月,華東局社會部組織編印了“上海調查資料”“南京調查資料”“杭州調查資料”。其中,“上海調查資料”涵蓋了上海政府機構、官辦企業、醫院、公用事業、金融機構、宗教團體、工商業團體等方面。
“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事”
1947年1月,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成立。同年5月6日改為中共中央上海局,管轄長江流域、西南各省及平津一部分黨的組織與工作,并于必要時指導香港分局。劉曉任書記、劉長勝任副書記、錢瑛為組織部部長、劉少文負責情報工作(1948年10月,吳克堅接替劉少文)。
“上海調查資料”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上海地下黨組織通過秘密渠道并冒著生命危險搜集、送出來的情報資料;二是華東局社會部在濟南戰役中和濟南解放后繳獲的國民黨檔案,平、津、滬等地的圖書、報刊等公開出版物,包括剛解放的南通國民黨縣政府、文化館、南通學院、圖書館等處搜集到的有關資料。
調查研究上海各方面的情況,是1949年初中共中央上海局布置給各級黨組織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1949年1月,中共上海局在《京滬一般形勢的特點及當前的基本方針與我們具體工作》中指出:“我軍在大江南北兩岸殲滅敵人主力的勝利戰斗是不會很遠了,這一勝利的發展,就是京滬的解放。對于管理與接收的具體準備,從今天就要開始了。這里有頭等重要意義的事,就是要具體地開展調查研究,為將來接收與管理準備好材料及初步意見。”
隨后,各系統的支部、黨員廣泛投入這一工作,他們利用各種合法身份和社會關系從多方面獲得材料,對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生活等領域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系統細致的調查研究。各系統送來的調查材料和情報非常多,有軍事、政治、經濟、生活等方面,甚至連物價指數都有。
為接管上海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海調查資料”編寫完成后,時任華中工委情報部部長揚帆派人攜帶原稿在濟南、淮陰、徐州等地印刷,印成后在山東青州發了一部分,其余帶到丹陽分發給接管上海各個系統的接管專員、部隊軍以上的領導干部。“上海調查資料”為接管上海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當時,許多南下接管干部因不了解上海的情況而發愁,如何執行接管任務是一個很大問題。王堯山(1949年初,受命率領一支“南下干部縱隊”參加接管上海的工作,擔任了縱隊政委。上海解放后,王堯山擔任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部長)回憶:“華東局就把這些材料刊印成冊,使組織的配備與材料的準備相結合,做到心中有數。此后,各接管隊伍分別具體研究,分工接管,熟悉情況,提出疑問,解決難題。這是做好接管工作的有力措施,使中央的政策能結合各單位的特點和具體情況予以落實。”
另據時任上海市常熟區代理接管專員范征夫回憶:“《上海市警察局》(軍警篇之二)中的《上海國民黨軍政警特主要人員住址表》,對國民黨大批要員的辦公、住宅地址、路號甚至電話號碼均記載得清清楚楚,這便于我們進入上海后按圖索驥,分別進行工作。”
早在1930年,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原題《調查工作》)一文中就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著名論斷。在丹陽集訓期間,通過大量調研出版的“上海調查資料”以及《上海概況》為華東局的接管干部、高級軍事干部提供了適合自己的了解上海基本情況的讀本,為中國共產黨順利解放上海、接管上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上海檔案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