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娟
注意在人的實踐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夠保證各種心理活動更及時、更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變化,使人們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我國對學生課堂注意力做了很多的研究,如尹良駿的《談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他主要是是從學生自身出發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鄧飛的《課堂上如何調節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教師通過改變教學策略,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組織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美國口語專家羅斯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在語言交際活動中,聽的方面占的比重最大(聽、說、讀、寫所占的比重分別為42%、32%、15%、11%)聽正是注意力的體現,因此綜上所述,對注意力的研究是可行可信的。
在上課期間發現,小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有上課心不在焉、容易走神、在座位上坐不住、亂動等情況,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糾正過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缺乏興趣,形成不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說有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成績提高的慢。有的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原因還是出現在學生注意力的問題上,學生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學生學習的成績差并不是他不聰明,而是缺乏良好的注意品質。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是值得深思的。
一、 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性
注意力的集中,可以使大腦更迅速、更分明、更準確無誤地記住被注意的信息,對不重要的信息則視若無睹、置之不問。很多事例印證了這一點。
班里有一個非常調皮的小朋友,很少按時交過作業,但是呢每次考試還考的很好,班主任還開玩笑的說他是不是抄襲的別人的。后來通過課堂上的觀察發現,這個小朋友課下雖然很調皮,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力卻非常的集中,能認真聽老師講課,下課的時候找他談了談,了解到這個孩子雖然不交作業,不寫作業,但是老師講過的內容他都會,可見,集中注意力對學生的學習多么重要。
二、低年級小學課堂學生注意力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不隨意注意在學生的注意力中占主導地位。不隨意注意占主導也就是無意注意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中占主導地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制能力比較差,外界的干擾很容易影響他們的注意力。而且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是剛從幼兒園升上來的,大部分還是以游戲為主,他們還沒有真正的接受學習這一任務,所以就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目的性。
(2)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大部分在7到8歲,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比較短,他們不能從頭到尾的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尤其是在40分鐘的課堂上,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有的學生可能還達不到20分鐘。他們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以至于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比較短。
(3)小動作過多。坐不住、注意力易分散是小學低年級課堂中經常出現的狀況。譬如很多小學生在課堂上會閑不住,一會用本子紙折個這東西,一會用本子紙折個那東西,玩鉛筆刀或者是玩尺子,要么就是去搗亂身邊的同學,一會也不閑著。
三、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養成策略
小學生注意力是小學生課堂上隨著各種心理活動而產生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狀態,如果注意力不參與,穩定的心理反映就不可能出現,也就會很困難的形成認知過程。那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應該怎么培養呢?
(一) 轉變教師對學生的態度
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影響學生注意力的情況。比如,兩位老師講同樣的內容,在互動環節,教師A開始找同學們回答問題,其中有一個有難度的題,找了平時表現非常優秀的學生回答,這個學生不會,老師會對他進行啟發誘導,最終這個優秀的學生還是沒有回答出來時,老師A說“這個題目太難了,你回答不出來很正常”等等,如果回答出來了,老師A說“你太聰明了”“你太棒了”等等。這個學習好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鼓勵聽課聽的更認真了。但是,當一些差生回答不上來時,老師A會說:“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是怎么學習的”等等,學生受到了老師的打擊,就更不愿意集中注意力聽課了。
而教師B恰恰和教師A相反,教師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能夠認真的看待學生,提問時,對于那些回答不上來的學生教師會說“沒關系你只是沒想好怎么回答,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題目”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可以逐步說出答案,最后老師在給予學生正強化,從而加強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
積極的強化可以極大地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能為學生提供動力戰勝挫折。教師應該對學生有信心,對他們抱有期望。低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附屬內驅力階段,學習動機是由外部的獎勵引起的,所以我們要給予他們更積極的強化,這樣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二)培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游戲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根據前人對注意力的研究,小學生連續關注的焦點只有20分鐘左右,而在課堂教學中上課的時間是40分鐘,那么這40分鐘,孩子們都一直能專心的聽課是很難達到的,所以作為老師也不要總是埋怨學生的紀律差,作為低年級的老師我們要合理的安排這一堂課的時間,利用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這樣會使學生熱愛學習。利用游戲,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知識,而且還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加學習的興趣,從而加強注意力的集中。
(2)利用學生生活的事例和故事培養學生的興趣。語文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的時,要注意把課本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的小事做起,讓小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理解,讓學生感到知識來自我們的生活。比如在學習《憫農》這首古詩的時候,要向學生講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節約糧食的傳統美德,學習這首古詩呢主要也是讓學生農民伯伯種地的辛苦,教育學生不要浪費糧食,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讓學生產生我要學好語文的愿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的視線,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慢慢地增強了。
(3)自編謎題,以趣激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習材料的內容自己編一些謎語讓學生來猜,不僅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促進作用,而且還可以幫學生去集中注意力。如教學《畫》這一課的內容時。根據詩歌的內容編了一個謎語,遠遠望去的山是綠色的,聽著水的聲音幾乎無處不在,春天去了,花兒也還開的很好,一只鳥站在樹枝上,人們走過來也不害怕,猜猜這是為什么?“一幅畫”學生很快就說出來了。利用猜謎語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1)教師的課堂導入要生動、有趣。剛開始上課,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集中到課堂中來。因此,教師應把握課前三分鐘,引入生動活潑的新課形式,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導入新課,也可以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思考等。
(2)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如果老師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學生會感到單調、乏味,學生會產生腦疲勞感,神經活動的興奮性下降了,注意力也就隨之下降了。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多樣化的選擇教學方法。比如說在教授學生認識生字的時候,單純的讀寫不僅會使學生記得比較慢,而且學生還很難提起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上課前可以預先設計一些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學習。數學比較抽象、晦澀難懂,教師在數學的教授中可以采用一些直觀教學法、合作探究法等。隨著多媒體設備的廣泛普及,多媒體教學法已成為現代課堂中的主要教學方法。多媒體多樣化的演示效果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總之對低年級小學課堂學生注意力的培養可以從多方面出發,但是不管從哪一方面著手,我們都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盛行發展特點來培養學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