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梅
摘要:我國是著名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要地位,因此需要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科學性,從而帶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主張大力發展地方農業經濟,夯實農業基礎,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現階段,地方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農產品種植分散以及缺乏科技支撐等,這部分因素嚴重制約了我國地方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轉變地方農業經濟發展觀念,積極推動農業經濟市場化進程,尋求農業經濟發展新方向,實現地方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新時期;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策略
大力發展地方農業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能夠激發地方農業生產活力,提高區域生產水平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通過發展地方農業經濟,衍生出完整農業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城鄉貧富差距。在發展地方農業經濟時,應當遵循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原則,制定完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做好合理規劃工作,從根本上推動地方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在新時期背景下,地方農業經濟在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只有結合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并帶動我國國民經濟以及社會進步。
一、新時期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原則
在新時期背景下,為推動我國地方農業經濟高速發展,應當積極制定完善發展目標,同時還需要遵循經濟發展原則,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戰略的完善性。地方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可操作行原則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原則。首先分析因地制宜原則,針對不同地區的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將地方特色體現出來,在整體發展目標引導下,對發展戰略進行適當修改與調整,使其能夠滿足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從而推動農業經濟高速發展,也能夠提升農業經濟競爭力。其次分析可操作性原則,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戰略應當具備可操作性,只有具備了可操作性,才能夠保證發展措施被充分貫徹與落實。最后分析生態環境保護原則,當前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在大力發展地方農業經濟的同時,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降低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地方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新時期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功能分析
在新時期背景下,制定完善農業經濟發展戰略,能夠滿足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需求,同時也能夠帶動地方農業經濟轉型與升級,從而獲得長遠發展。
(一)帶動地方農業經濟轉型與升級
雖然我國為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總量也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但由于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平衡狀態,同時農業產業技術相對落后,為實現進一步發展,應當積極進行轉型與升級。在新時期背景下,制定完善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戰略,能夠推動農業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同時還能夠提升農業經濟產量。與此同時,農民收入在不斷提高,糧食產量也有了顯著提升,農業經濟轉型與升級后,能夠實現農村地區進一步發展,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高經濟收益。
(二)帶來經濟發展新動力
當前,我國應當推動農業朝向現代化、標準化以及信息化方向發展。在新時期,我國積極制定了地方農業發展戰略,隨著戰略的貫徹與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地方農業經濟高速發展,成為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賦予其發展動力。此外還能夠將農業經濟與當前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相結合,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推動農業經濟高速發展。
(三)建立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新格局
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仍采用傳統農業經濟格局,即以糧食生產地區作為劃分的主要方式。現階段,我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推動對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作用。地方農業經濟將摒棄傳統格局,同時擺脫地域限制,從而形成全新農業經濟發展格局,實現地方農業經濟飛速發展。
三、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級產品占據主導地位
地方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初級產品占據主導地位的現象,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其銷售方式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初級農產品,不需要進行后期加工便能夠直接在市場中銷售,但價格相對較低,同時價格會受到市場需求以及其他因素影響,價格不具備穩定性。第二種則是深加工農產品,這一種農產品往往需要經過深加工后,才能夠在市場中銷售。深加工產品價值相對較高,同時利潤較大,但在深加工過程中,需要一定技術以及品牌支持。由于當前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中,初級產品占據主導地位,深加工農產品數量較少,因而導致經濟收益十分低下,受到市場因素制約,嚴重制約地方農業經濟發展。
(二)農產品深加工比例較低
地方農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其農產品深加工比例相對較低。由于深加工農產品在市場銷售中,價格較高,因而獲得的利潤也相對較高。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還能夠有效降低季節對產品的制約,全年都能夠進行銷售,充分降低農耕空檔期。例如建造蔬菜大棚,便能夠實現全年蔬菜供應。但需要明確的是,當前市場過于飽和,為改善這一現象,還需要對蔬菜進行深加工,比如將蔬菜進行脫水處理,做成蔬菜脆,不僅能夠實現全年銷售,還能夠降低市場飽和對蔬菜銷售產生的影響。由于當前農產品深加工比例相對較低,嚴重制約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還會導致農業產能過剩現象,無法占據其他市場份額。
(三)農戶農產品種植十分分散
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農戶在種植農產品時,呈現出分散種植現狀,采用分散種植存在一定劣勢,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種植方式、種植位置、溫度以及管理方式等因素均會到農作物產生影響,例如管理方式不同,農作物的長勢以及規格也會出現差異性。例如在四川省,主要特產為辣椒,農戶在辣椒種植過程中,由于種植較為分散,導致最終收集到的辣椒存在一定差距,辣椒大小、顏色以及品相均不相同。這部分辣椒農產品在市場銷售中,價格相對較低。由此能夠看出,農產品種植較為分散,不利于市場銷售價格提升,也制約了地方農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