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黃啟振 馬晨曦 曲琳
一、計量經濟模型、樣本及數據
(一)模型
出口貿易狀況與實際經濟狀況相關,國內生產總值和失業(yè)率反應該國的經濟狀況。勞動工資水平影響生產成本。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狀況也會影響出口貿易的規(guī)模。匯率和關稅直接影響進出口,本幣升值或關稅降低進口成本刺激進口,反之將抑制進口。
故擬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人民幣兌美元匯率E、美國失業(yè)率U、中國商品價格指數P、中國勞動力工資水平W、美國年均關稅T作為模型的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中國對美國歷年出口貿易總額Y,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可得到初始模型:
Y=β0+β1GDPt+β2Et+β3Ut+β4Pt+β5Wt+β6Tt+μ
(二)樣本及變量解釋
研究采用2001~2018年中國對美國出口貿易相關數據作為樣本,對美出口貿易額取自聯(lián)合國數據庫,GDP數據出自快易理財網中美歷年GDP對比表。匯率信息源于中國商務部網站。中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以全國零售商品價格指數數據進行衡量,和中國勞動力水平均源于國際統(tǒng)計局數據庫。美國平均關稅源自WITS官網的國別統(tǒng)計,美國平均失業(yè)率源自東方財富網下choice數據中的關稅稅率整理。
二、實證分析
(一)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二)參數估計及統(tǒng)計檢驗分析
1. 參數估計
按初始模型公式進行回歸,Eviews軟件的輸出結果如表2所示。
Y=-2478.29+0.0334GDPt-398.45Et-1108.91Ut+46.27Pt-15.68Wt+3052.28Tt
R^2=0.991957 ^2=0.987569 F=226.10
2. 統(tǒng)計檢驗結果分析
(1)擬合優(yōu)度檢驗:可決系數 R^2與調整的可決系數^2均接近于1,表明模型擬合度較高。
(2)方程顯著性檢驗: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臨界值為F0.05(6,11)=3.09,226.10>3.09,通過方程顯著性檢驗。
(3)變量顯著性檢驗: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可得t0.025(11)=2.201,除GDP和匯率的t絕對值大于該臨界值外,其余變量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
基于以上統(tǒng)計結果,考慮多重共線性的問題,刪除t值太小而未通過變量顯著性檢驗的變量:中國商品價格指數P、中國勞動力工資水平W、美國平均關稅T和美國平均失業(yè)率U,將剩余變量的數據進行新的回歸。
三、模型調整
(一)變量調整及調整模型回歸分析
1. 變量調整
考慮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影響,以及關稅和失業(yè)率實際體現(xiàn)了整體經濟需求狀態(tài),針對新貿易理論中關于非關稅舉措的增幅,如出口補貼等,也都與進口國的實際經濟狀況有關,最終適于分析宏觀條件下的出口貿易因素再次轉為了GDP。
保留美國GDP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E進行新的回歸分析,在剔除不顯著變量后的模型中采取半對數形式減小差異,調整后模型為:
Y=β0+β1LNGDPt+β2LNEt+μ
2. 模型回歸分析調整
運用Eviews軟件的輸出結果如表3所示。
Y=-59410.24+5563.68(LNGDP)t-2130.95(LNE)t
R^2=0.989660 ^2=0.988282 F=717.87? D.W=1.3520
可得新模型的可決系數與調整的可決系數依然都接近于1,各個t值和F統(tǒng)計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都大于相應的臨界值:t0.025(15)=2.31,F(xiàn)0.05(2,15)=6.36,因此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了變量顯著性檢驗和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二)誤差分析及檢驗
1. 多重共線性檢驗
根據Eviews多重共線性進行檢驗得到的相關系數為ρ=0.849797,與1還有一定距離,故剔除變量調整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2. 異方差性檢驗
運用Eviews進行懷特檢驗,LM=18*0.287283=5.17小于χ^20.05(5)=12.59,表明在現(xiàn)有樣本下不存在懷特檢驗的異方差性。
3. 序列相關性檢驗
對新模型進行D.W檢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n=18和k=2時dL=1.16,dU=1.39,dL 故最終模型為:Y=-59410.24+5563.68(LNGDP)t-2130.95(LNE)t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分析 由以上研究可知影響中國對美國出口貿易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 GDP增長一個百分點使出口額增長5563.68億美元,說明美國社會良態(tài)發(fā)展促進其進口需求,需求量的增加會給生產增加的反饋,即出口量增加的契機。 匯率提升一個百分點使出口額減少2130.95億美元。匯率的變動會影響商品價格從而導致出口量增減變動。我國在2005年的匯率改革之后,人民幣基本呈現(xiàn)升值趨勢,對美出口貿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政策建議 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美國重工業(yè)和高科技產業(yè)比較發(fā)達,基礎性產業(yè)需求大,但是針對該產業(yè)出口應給予激勵,一個穩(wěn)定的交易市場不只利用比較優(yōu)勢進行貿易,也要為了應對反比較優(yōu)勢進行一定的準備。 完善出口匯率制度,大面積升值會使得出口下降。應穩(wěn)定匯率,適當針對國內需求控制出口。 總之,根據外國需求強化本國的生產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美國常年財政赤字,容易發(fā)生經濟動蕩。當下美元暴跌,出口價格高,此時可以將出口份額轉移至其他國家。機遇固然重要,但是自身綜合國力的提升和防范匯率相關金融風險依然是國際貿易永恒的主題,關于美國對中國出口問題上同樣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反向分析。 參考文獻: [1]楊江,萬科,黃新建.中國國際承包工程企業(yè)對非投資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時間序列數據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J].云南社會科學,2016(03):88-92. [2]王磊.影響我國對日出口貿易因素的計量分析[J].世界經濟情況,2007(01):16-19. [3]王冰.中國對美國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01):165-166. [4]張丹.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D].貴陽:貴州財經學院,2010. [5]高運勝,陸寶群.中國對美出口與美國GDP增長的相關性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4(01):45-48. [6]楊緯球,丁啟洪.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決定因素實證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23(07):110-111. [7]許祥云.中國出口多樣化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中國對美出口的分析[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9(06):19-24. [8]林宗兵,李小玲.基于計量經濟模型的我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消費定量分析[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1,28(03):69-74.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