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波 周琦
摘要: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正式被提出,湖北省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先后出臺多項政策引導、扶持農村電商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農村電商逐步發展成為黃石市農業經濟的新引擎。文章通過對黃石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及制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探究當前黃石市農村電商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商;發展政策;制約因素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的發展機遇
2015 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協同推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加快服務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大力發展農業的新型業態,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預示著在未來一段時間,鄉村振興戰略將成為我國農村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地方政府能否借政策東風將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培育好、發展好,做大、做強,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是否能夠早日實現。
(二)大力發展黃石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現實意義
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商業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將農業與電子商務產業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推動黃石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也有力促進黃石市農業的轉型升級、對助力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提升農村生產經營模式,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當前,黃石市農業生產相當部分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農業生產安排被動、收入不穩。同時傳統農產品流通環節過長,先后要經過加工、制造、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導致農產品生產成本長期居高不下。電子商務流程拓展了傳統交易方式,簡化了供應鏈環節,降低了農產品交易成本,也讓農業生產者準確、實時了解市場動態信息,了解市場需求狀況,合理組織生產,降低了農業生產風險。
2. 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拉動農村經濟增長,助力鄉村振興。在農村電子商務中,農戶尤其是貧困家庭直接或間接參與電商扶貧,農產品銷售增長能夠增加貧困戶收入,實現小康。同時,發展農村電商產業,為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還能吸引一部分青壯年勞動力返鄉創業,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二、黃石市農村電商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黃石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在湖北省排名十分靠后,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商品同質化競爭嚴重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黃石市農村電商商家主要以個體經營戶為主,普遍采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進行產品銷售,出售商品以粗加工產品為主、質量欠佳、商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較小。此外,還面臨著同一區域內,大多數商家的經營產品種類、品質相似,缺乏良性互動和差異化經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惡性同質化競爭,降低了經營利潤,整體發展階段尚處于商品同質化、低價格競爭的階段,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亟需轉型升級。
(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由于起步較晚、缺乏信息化意識和信息化人才,多重因素下導致黃石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在寬帶網絡建設方面,由于信息化資金投入不足,當前,黃石市尚未實現農村寬帶網絡全覆蓋。部分已實現農村寬帶網絡覆蓋的區域還普遍存在著寬帶接入速率低、穩定性差、價格昂貴等問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面臨“最后一公里”問題,已成為制約黃石市行業信息化的瓶頸。
(三)寬帶建設和物流體系不完善,成本較高
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物流體系的完善,經市場調研發現,當前,在黃石市物流快遞企業中,只有郵政快遞的物流網絡覆蓋到村一級,“四通一達”類快遞企業只延伸到鎮一級,導致農村農產品運輸面臨較大的困難,不僅外購商品難以進村,農村農副產品也難以進城,面臨“短路”困境。
伴隨人工、用地、過路過橋費、道路運輸方面的費用持續上揚,公路運輸企業稅負不斷加重,農產品物流成本整體偏高,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發展。
(四)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緊缺
電子商務人才短缺一直是黃石市農村電子商務企業面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當前,黃石市農村電商企業正處于提質增效的重要轉型期,亟需一批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精通現代商貿業務的復合型中高端電子商務人才。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黃石市的農村電商企業中,高端商務人才的配置率不及3%。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人員大部分只會進行一些簡單的電腦基本操作,缺乏專業技能,既懂農業農村工作,又懂電子商務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加之農村地區在教育、醫療、商業配套方面不足,難以吸引電子商務人才,導致黃石市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緩慢。
三、黃石市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對策和建議
(一)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要搶抓互聯網經濟機遇,抓緊研究制定農業電商時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加大對農村電商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電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農產品品牌創建、電子商務培訓、電商項目建設等,為農村電商企業的做大做強提供制度保障。
通過加大財政投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和引導各縣(市、區)設立500萬元以上的“電子商務專項資金”。二是規劃建設專業化快遞電商物流園。通過建設專業化快遞電商物流園,有效帶動全市電子商務與快遞行業的協同發展,實現快遞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發展。三是全力推進各縣(市、區)創建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并推動大冶市、陽新縣成為全國全區縣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