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馨蕓
一、煤炭行業去杠桿現狀
根據2020年5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所發布的《2019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我國2019年煤炭行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成效較為顯著。2019年是我國煤炭行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四年,截至2019年年底,共實現煤炭行業產能退出規模累計達到了9億噸每年,實現煤炭產業員工轉業安置人數達到100萬人左右,已經超額達到《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號)的要求。整體煤炭產業的開發布局趨于優化合理的方向發展,產業重心以及資源,逐步向著我國煤炭自然資稟賦優異且開采條件成熟的地區方向集中。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傳統中小型煤礦的數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整體煤炭數量縮減規模到5300個水平上,平均單一煤礦的產能水平提高到了98萬噸每年左右。在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時,逐步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了煤炭生產經營的不同領域內。在全國范圍內,所初步構建起的200余個智能化的采煤工作面,基本實現有人巡視無人職守和減人提效的優化目標。同時,煤炭市場化的改革也在逐步的推進,尤其是伴隨著中國煤炭價格指數體系的不斷完善與優化,以煤炭為標的物的交易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煤炭期貨市場活躍性也日益提升。如果煤炭上下游不同產業鏈企業的協同合作,實現了煤炭中長期合同管理制度以及煤炭基礎價格有浮動價格并行的定價機制,對煤礦公司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穩定作用。
自2018年以來,我國煤炭產業經濟發展基本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目前世界的整體經濟形勢較為嚴峻,增速放緩、貿易戰爭因素這是外部壓力水平不斷增大。雖然我國經濟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向好發展態勢,但是其結構性的問題在不斷的暴露出來。資本市場的整體情況呈現出疲軟下行的態勢,金融風險因素暴露且風險不斷加劇。根據2019年的發展年度,報2018~2019年,煤炭的整體需求量正在逐步減小,其中電力行業耗煤同比下降為6.8%,鋼鐵行業同比增長1.5%,建材行業耗煤同比下降24.7%,化工行業同比下降0.9%。與此同時,煤炭的供應呈現大幅增加的狀態。在2019年3月,煤炭生產增速由減少轉向,增加原煤產量。同比增長9.6%。并且煤炭的庫存水平也在不斷的增加。同時,煤炭價格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根據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2019年4月21日,山西焦肥精煤綜合價為1307元每噸,同比下跌達208元每噸,致使煤炭行業出現了較大程度上的經濟效益下降。
2000~2015年間,我國煤炭上市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及杠桿率水平呈現出波動式上升的態勢,尤其自進入2013年以來上升幅度尤為明顯。由于煤礦公司在傳統去杠桿到結構性去杠桿的階段轉始終為去杠桿的核心對象,保持著較高的去杠桿政策執行效果。根據Resset數據庫內,2000~2019年我國煤炭上市公司每年度的平均資產負債率數據統計結果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出,由2015~2019年可以看出,在執行去杠桿的政策之后,上市公司的平均財務杠桿開始平緩穩逐步下降。在上述研究時間期間內,煤炭行業逐步探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方向,并結合去杠桿操作,實現了自身產業布局的優化以及結構的調整,并注重科技創新與市場化改革,在實現了煤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目標與去杠桿的階段性成效。
二、數據來源與變量選擇
(一)數據來源與處理
文章分析所使用的數據來源自國泰安數據庫、Resset數據庫和央行所公布的數據。基于所分析的煤炭行業發展要求結合數據可得性,選取A股煤炭企業上市公司2015~2019年數據。因為此階段是我國煤炭企業進行結構性去杠桿操作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煤炭企業的產業目標和生產業務重心正在不斷的調整,按照“三去一降一補”的指導思想發展,與以往粗放式追求規模擴張的煤炭企業發展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屬于我國煤炭企業新的發展階段。為了保障數據選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數據選取時包含以下幾個標準。第一,要保障數據的連續性和公司整體發展的穩定性;第二,剔除煤炭上市企業財務狀況異常時期的公司;第三,選擇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煤炭企業上市公司數據。參照以上的標準,確定我國煤炭國企現為停牌上市公司樣本,如表2所示。
(二)變量選擇與假設
所選取的被解釋變量是我國煤炭國企現有未停牌上市公司的平均杠桿率水平。由于杠桿率水平衡量指標可按照時間的不同劃分為杠桿率(Lev),其中長期杠桿率使用資產負債率來表示,即總負債/總資產,用以衡量煤炭上市公司在較長時間范圍內的杠桿率情況。綜合上文中對國內外學者探究杠桿率影響因素的具體研究基礎上,本文以宏觀影響變量和微觀影響變量兩個角度來確定影響我國煤炭企業上市公司杠桿率水平的具體變量情況,并做出假設。
1. 杠桿率宏觀影響變量
其中杠桿率水平宏觀影響變量為文章界定為GDP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水平以及煤炭上市公司貸款利率水平。
GDP增速。較好的經濟增長速度表示整體經濟處于上行階段,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炭上市公司會傾向于擴大現有生產規模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因此為提高其杠桿率水平。
通貨膨脹率。由于經濟增長所帶來的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會進一步影響煤炭企業的融資行為。在通過膨脹的整體環境下物價水平隨之上升,同時名義利率水平不變表明借貸成本較低,煤炭企業所需償還的整體資金規模會降低。因此,煤炭企業會傾向于選擇較高的杠桿率水平。并且隨著通貨膨脹率水平的上升,對為上市公司所擁有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足、應收賬款資金占用,和煤炭與化工產成品資金占用的問題,對資金需求加大杠桿率上升。
融資成本即貸款利率水平。煤炭上市企業采用較高的杠桿率水平的意愿取決于投資項目收益率和貸款利率水平。當項目收益率大于資金成本時,則傾向于借入資金投資項目,致使煤炭上市公司杠桿率水平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