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摘要:隨著我國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逐步深入,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成為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直接影響著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程度及方向。由于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起步較晚,存在制度不完善、基礎薄弱、操作不規范、和缺乏專業化會計人才等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發展,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奠定有利基礎。
關鍵詞:會計核算;農村財務;合作經濟;經濟體制;組織形式
一、引言
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背景下,全國各地農村大批量的涌入了多種形式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并成為農民增收創業的重要支撐力量及新起點,而且隨著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規模不斷壯大,其涵蓋范圍和內容逐漸的擴散到水產品、林果、畜禽、蔬菜、花卉等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運輸及售后等多個環節,推動了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得農民的收入不斷提升,但與此同時也為農村合作經濟的財務管理增加了難度和挑戰。會計核算問題作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直接關系著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能否在未來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提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質量和效率,成為推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穩健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內涵及方式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業小生產者為了維護與改善自身生活條件,在遵守農村合作社相關制度和國家法律的基礎上,通過聯合從事特定經濟活動而形成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經濟轉型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盈利是以成員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交易額分配為主。由于農業生產、銷售、運輸等過程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資金投入回報周期較長,所以,通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這種特殊的組織形式來分擔風險。目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主要有能人領辦型、企業主持型、村兩委兼職型、農民自發型等幾種形式,其中,能力領辦型,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資金主要來自于農村能人,他們由于資金充沛,往往會聘請專業的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工作;企業主持型,一般以當地龍頭企業牽頭,無論是技術、資金,還是規模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且其會計核算崗位工作通常由會計專業人才兼任,這些會計人員有著專業的會計知識,能夠很好的完成會計核算任務;村兩委兼職型,主要由村委擔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領導,對于部分條件較好的農村,會成立相應的會計核算部門,由行政部門的會計人員兼任負責會計核算工作;農民自發型,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對于國家政策了解程度不夠,文化水平有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會計核算工作效率低,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才能改善會計核算問題。
現階段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雖然得到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扶助,但由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因其自身規模相對較少、缺乏專業會計人才及缺乏對會計核算內容的了解,需要加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改革力度,使其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新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需求。
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規范化發展路徑
(一)深化財務改革,推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制度化”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起步較晚,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了組織的整體發展。因此,深化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改革,促使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朝著“制度化”的方向發展,才能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會計核算層面的規范化和專業化發展奠定強有力保障。
1. 完善核算制度,促進科學發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國家財政部頒發的《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制度(試行)》等相關政策文件、法律法規要求為準繩,根據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基本特點,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會計核算制度,建立貨幣資金業務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建立健全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對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所取得現金貨幣收入均應及時入賬;建立健全現金開支審批制度,嚴格現金開支;建立健全的財務工作審計與監督機制,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會計核算工作進行監督與管理,促進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化發展。
2. 推行會計代理,促進協同發展。由于很多合作經濟組織缺乏獨立的會計核算機構,在會計人員的聘請方面,以村會計為主,其中大部分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專業化的會計知識,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發展貢獻力度相對較小,這一問題嚴重制約了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對于沒有條件成立會計核算機構的合作經濟組織,當地政府部門應加大扶持力度;對于有條件的合作經濟組織,可以積極推行“會計代理”記賬的工作模式,由各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所處位置的街道或鄉鎮成立“會計代理中心”,通過人才引進、人才招聘等多種形式配備專業的會計人員,為所在轄區內所有合作經濟組織的日常記賬、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等工作提供“有償服務”,而合作經濟組織則以“購買服務”的形式來解決會計核算問題,這樣既能確保合作經濟組織的財務規范化水平,又能達到降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因聘請會計師的成本費用,從而實現鄉鎮政府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協同合作發展。
(二)統一核算方法,推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規范化”
我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起步較晚,很多合作經濟沒有獨立的會計核算機構,導致其會計核算方法繁雜、冗余、混亂,導致會計核算格式不規范、漏洞百出等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統一核算方法,規范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行為,以推進新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1. 開展財務清理,夯實會計工作基礎。隨著新農村建設及農村稅費改革,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發生了較大變化,為統一核算方法,有必要開展合并村財務清理,摸清核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資產、負債、權益及損益等情況,以確保債權債務的真實性、全面性和合理性;按照“先凍結、后合并、在理財”的基本原則,有計劃地開展資產清理、負債清理、所有者權益清理、收入與費用清理、財務檔案清理;清理工作結束后,組織專項檢查,檢查清理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全面,所公布清理后數據信息是否真實、可靠,清理后的財務管理工作是否規范,夯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核算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