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星宇
摘 要:創新發展育人機制是高校實現高質量人才培育目標的關鍵,而校企協同人才培育是產學研創新發展背景下育人機制創新的重要形式。當前,由于校企協同育人理念滯后、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缺乏、校企協同育人內容單一,導致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存在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偏低、校企協同的實效性不強、參與學生的獲得感欠佳等困難。因此,必須以創新思維轉變校企協同育人理念、以創新機制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以創新資源保障校企協同育人工作,繼而發揮企業在人才培育領域的積極作用、落實校企在人才培育領域的協同政策、確保學生在校企協同教學中學有所成,最終實現高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為我國高素質人才培育貢獻積極力量。
關鍵詞:產學研創新發展;校企協同;人才培育;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5-0016-03
引言
隨著我國對應用型人才培育的重視度提升,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也在創新發展,以期滿足經濟發展、產業升級、企業轉型過程中對于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在立足學術型、基礎性教學的同時,也在廣泛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從而不斷地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專業應用技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與職場環境的適應能力,同時也為我國創新人才的培養與潛能的激發貢獻積極力量。本文立足創新發展的研究視域,剖析當前高校校企協同人才培育普遍存在的困難,繼而有針對性地探究在創新發展視域下完善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可行策略,以期能對高校創新發展人才培育模式有所裨益。
一、產學研創新發展下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存在的困難
創新發展育人機制是高校實現高質量人才培育目標的關鍵,而校企協同人才培育是產學研創新發展背景下育人機制創新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模式是基于產學研創新發展理念而發展壯大的,目前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實踐中仍存在諸多的弊端與不足。本文通過研究發現:首先,校企協同中,高校與企業在協同人才培育的理念上都有滯后性,進而使得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實效性不強。其次,在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好的抓手去落地,沒有聯合培育人才的平臺。再次,在實踐中,就業實習是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主要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可以廣泛擴展校企合作的內容與形式。
(一)校企協同育人理念滯后,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偏低
在產學研創新發展的背景下,校企協同育人理念滯后是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存在的首要困難,這直接導致了校企協同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偏低。對于學校來說,引入產業聯盟、企業來賦能人才培育,主要目標是瞄準學生的就業而開展合作,主要期待企業能給予學生更多的就業政策傾斜和機會。同時,若能拉到一些捐贈來推動學科教學,那就算錦上添花。對于企業來說,愿意參與校企協同育人的主要目標是吸引人才或者通過回饋母校來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由此可見,兩者協同人才培育的目標并不統一,這充分說明雙方對于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認知仍存在不足,協同育人的理念相對比較滯后。在實踐中,由于學校和企業的初衷都很難高效地達成,因而在執行過程中高校和企業的積極性不高,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積極性在持續降低,使得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質量難以持續提升,這對于通過校企協同培育模式培養的人才來說也并非好的局面,會降低人才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理念更新。
(二)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缺乏,校企協同的實效性不強
在產學研創新發展的背景下,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缺乏是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存在的核心困難,這直接導致了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實效性不強。缺乏科學、高效、穩定的協同育人平臺,學校和企業都難以真正發揮自身的優勢來培育人才。第一,缺乏育人平臺會限制高校和企業協同人才培育的方式,最終造成校企協同變成學校給企業輸送實習生的淺層面合作,高校、企業及人才三方都沒有達到自身期望的協同育人目標。第二,由于缺乏協同育人平臺,雙方的資源投入分散,極易造成資源浪費和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的被動局面。第三,缺乏標準、系統、高效的協作平臺,人才很難系統化地接受校企協同育人的各項內容,校企協同育人的實效性受到抑制,這不利于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四,由于校企協同育人缺乏平臺來實施日常運作,進而使得協同育人工作的實效性難以考核和評價,故而無法對聯合培育工作實現量化,最終不利于將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工作做實、做細、做優。
(三)校企協同育人內容單一,參與學生的獲得感欠佳
在產學研創新發展的背景下,校企協同育人內容單一是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存在的重要困難,這直接導致了校企協同參與學生的獲得感欠佳。在校企協同育人的模式中,高校和企業兩大主體的參與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才自身參與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此必須要確保學生的獲得感高,才能使得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更持續、更高效、更科學。但是從目前校企協同育人的情況來看,由于內容非常單一,主要是企業給學生提供就業實習的機會,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并且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這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鑒于此,本文認為,高校與企業在設計協同育人計劃方案時,必須要注重方案的多元性、科學性、高效性、豐富性,要重視學生的體驗感、需求性及可執行性,真正提升學生的獲得感,確保協同育人模式更高效。
二、產學研創新發展下完善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策略
產學研創新發展的視域下,校企協同人才培育要真正探索出一條高效、持續、可執行的新路徑,必須要從產學研三個環節的銜接與落實上做文章,不僅著眼于眼前的利益,要辯證、科學、合理地考量短期和長期的利益,實現多方共贏。本文認為,產學研創新發展下完善校企協同人才培育的策略應該以創新思維轉變校企協同育人理念、以創新機制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以創新資源保障校企協同育人工作,充分調動高校、企業、學生三個主體的優勢資源和主觀能動性,凝聚一切積極力量,全面推動校企協同人才培育工作的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