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超

摘 要:在多產品企業貿易模型框架下,回顧前人文獻,將其分為三類:多產品出口企業的特征事實、多產品出口企業產品范圍的決定因素,以及多產品企業出口產品范圍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從這三方面進行文獻評述,得出在多產品企業框架下,貿易邊際的研究由企業間延至企業內,通過產品范圍調整和轉換引導資源在各產品間進行重新配置的結論。
關鍵詞:多產品出口企業;貿易理論;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C6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5-0136-03
引言
怎樣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是經濟學所關心的。貿易理論發展的同時,研究對象也從國家到行業層面再到企業層面。Melitz(2003)建立起異質性企業的基本模型,認為貿易的增長是來自于企業邊際的擴張,而現實中更多情況是多產品出口企業[1]。大量研究表明了一個國際貿易方面的重要事實:少數規模大的出口企業占據了多數的出口量。其原因不僅在于大型企業某個產品的出口額顯著高于小型出口企業,更重要的是大企業擁有更多的多產品,出口到更多的市場。多產品出口企業在各國普遍存在,是出口企業的主體形式[2]。近年來,隨著企業內產品層面細分數據的可獲性增強,Bernard將理論從企業拓展到產品層面,認為企業可以通過產品轉換來實現對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3]。多產品出口企業與生產率、資源配置密切相關,對貿易增長、貿易結構和貿易利得有重要影響。因此,在理論和現實意義上,本文所研究的多產品出口和貿易都符合要求。
一、多產品企業模型
貿易理論演變:具體可以從行業間,企業間和企業內來進行回顧,貿易理論逐漸從宏觀走向微觀。
(一)行業間實現優化配置
貿易理論的發展從絕對優勢理論發展到比較優勢理論,再發展到要素稟賦理論,都是站在行業的角度討論資源配置和貿易理論。
(二)企業間實現優化配置
新貿易理論到以Meltiz為代表的新新貿易理論,基于企業生產率異質的假設,強調貿易會引導資源在同一行業內不同企業間實現優化配置,資源和生產要素會轉向生產率更高的企業,使得整個行業的生產率水平得到提高。
(三)企業內實現優化配置
Bernard構建了一個貿易理論的綜合模型,研究強調產品異質性,指出多產品企業和企業產品轉化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4],構建了多產品內生選擇一般模型。
該模型的一般均衡既具有穩態產品相互交換的特征,又具有穩態企業進入和退出的特征。多產品企業貿易理論是對單一產品企業假定的擴展,揭示出產品是比企業更為基本的經濟單元。企業進行多產品生產以及進行產品轉化,往往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率,并且進一步影響貿易總額的波動。
二、多產品出口企業的特征事實
(一)企業層面的特征事實
首先在許多國家內普遍存在多產品企業出口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企業出口和進口的產品轉換。蒙雙等人(2017)以中國出口企業為研究對象[5],得出結論:產品品種的數量多于行業的數量也多于部門的數量,進一步反映了多產品出口企業的特征事實。
邱斌、張亮(2020)根據中國海關企業數據庫,得出多產品企業在中國普遍存在的事實,如果忽視了多產品企業的存在,將不能深刻地認識微觀企業是推動出口貿易的增長重要來源[6]。
(二)企業—產品層面的特征事實
蒙雙等人(2017)認為,多產品出口企業傾向于擴大產品范圍,因為這樣可以使企業的平均沉沒成本降低,使企業的出口風險降低,從而得到更高的出口成功可能。殷曉鵬(2018)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得出以下結論,出口“企業—產品”層面的產品種類變化非常頻繁,而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來自于企業內邊際擴展[7]。
(三)貿易層面的特征事實
Feenstra(2007)認為,多產品出口企業會由于貿易自由化的沖擊形成多產品間利潤侵蝕效益,從而減少產品種類的出口。殷曉鵬根據中國海關進出口數據庫將貿易方式分為兩類: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結論是相較于一般貿易企業,加工貿易企業缺少核心技術,從而在出口方面更受制于出口國和外部環境從而出口產品種類更為穩定,更少發生產品轉換與產品增加的行為。
三、多產品出口企業產品范圍的決定因素
(一)產品轉換層面
Bernard(2011)認為,企業產品范圍的變化和消費者對產品的偏好改變有關系,企業會更多的去生產受消費者偏好更高的產品。同時,認為企業產品出口與規模的大小和貿易距離的遠近有關,當企業市場規模擴大和貿易距離縮短時,會使增加企業對出口產品的需求,無論是技術水平的提高還是生產率的提高,都會使企業去生產效率更高的產品,從而發生企業產品范圍的改變。
(二)企業—產品層面
殷曉鵬(2018)通過構建以產品出口規模(Prod_size)和出口時間(Tenure)為解釋變量,企業是否放棄出口某種產品的二值變量為被解釋變量來說明從企業—產品層面看對產品范圍的影響。回歸方程為:
Dropjit+1=?琢i+?茁1Prod_sizejit+?茁2Tenurejit+?茁3ln(otherProd_ sizejit)+?茁4Firm_sizejt+?茁5Firm_agejt+?茁6ln(Nproductsjt)+?著jit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和時間效應。兩個解釋變量的系數都小于0,且顯著,表明企業的某種產品規模更小更容易被放棄,產品范圍會進一步縮小。同時,企業會更傾向于找時間長、規模大的產品來進行替代,從而進一步影響產品的范圍。
(三)中間品貿易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