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苗 肖婷 莊夢穎 孫天慧


摘? 要:在信息時代和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是目前高等學校的育人方向。本文以產品設計專業為例,探索研究融入“雙創”思維的新型培養體系,通過整合校企優勢資源,以科研項目導入、以賽代練、設置開放性實驗課程等手段,強化創新能力培養。提出優化課程體系和增強實踐教學、構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制定多元化評價體系、制訂多樣化的考核方法等方式,推進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效促進育人工作的展開。
關鍵詞:創新創業? 產品設計? 培養體系? 信息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6(a)-0103-04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Talents in Product Design Integr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CHU Miao? XIAO Ting? ZHUANG Mengying? SUN Tianhui
(Xi'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 and Media,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3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ultivating talents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arket and the times is the current ori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it takes the product design major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nd study a new cultivating system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by integrating the superior resources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cluding impo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racticing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setting up open experimental courses and other mea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product desig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ork effectively, it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nhance practice teaching, constru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latform, develop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Product design; Cultivating system; Information age
目前,全國高等院校將創新創業(簡稱“雙創”)人才作為本校的培養目標,并積極而有效地開展培養教育活動,搭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等平臺,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資源。就現階段的創新創業培育教育活動而言,大部分適用于理工類專業及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大學生,相對于設計類專業的學生較為匱乏。然而,在“雙創”思維模式下,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具有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其中,以產品設計專業為例,在物聯網技術相對比較普及的時代背景下,產品設計專業學生的“雙創”意識和能力愈發突顯出來。隨著企事業單位對人才核心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如何通過優化培養體系提高產品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競爭力,是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1? 產品設計專業“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1.1 優化課程體系和增強實踐教學
順應信息時代背景,結合產品專業特點和市場需求導向,建立多主體、多平臺協同合作人才培養體系[1]。通過與對口企事業及機構聯合,共同商定產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理論知識+實踐環節課程體系,將實際設計研發項目導入課程實踐環節,融入產品設計開發周期全過程,加強人才專業理論知識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增加實踐教育環節比重,注重設計類學生創新意識及個性化表達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及能力。
1.2 增強創新創業校園氛圍
增強產品專業創新創業學習氛圍,依托產品專業跨學科的專業特點,成立雙創設計學習小組,促進學生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提升,搭建實踐鍛煉平臺;邀請自主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校友及科研技術人員等來舉辦“雙創”講座,培養學生在物聯網思維下的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舉辦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及競賽,增強學生實踐能力[2]。同時,加強輔導員密切跟進學生工作,引領學生創新創業之路,幫助學生規劃學習及就業生涯。
1.3 構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整合校企優勢資源,構建實踐特色平臺,通過科研項目導入、以賽代練、設置開放性實驗課程等手段,強化創新能力培養。真實任務驅動形成“學科素養+專業理論+聚焦行業+設計創新”四位一體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創立產教融合協同創新中心,形成了人才培養、科學創新與服務社會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創新創業與實踐育人新機制[3]。
2? 產品設計專業“雙創”人才評價體系構建
2.1 制定多元化評價體系
在“雙創”思維背景下,學生能力培養的考核評價體系不應局限于學校傳統的評價體系,尤其是一些實踐設計課程,考核評價應由院方教師與企事業單位工程師共同商討制定,同時兼顧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
制定多元化評價體系,院方教師與企事業單位工程師需要設計制定明確的考核評價方式及指標,注重考核操作的可行性和使用性;評價內容須具備考核完備性,不僅需要包含課程體系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必備能力,還需要包含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從而能夠綜合評價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4-5]。以西安工業大學產品設計專業為例,校企聯合制定的評價體系指標如表1~3所示。
2.2 制定多樣化考核方法
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和綜合評價方法,根據產品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設置過程考核節點和命題設計考核方式,采取多樣化評定方式,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和日常學習成果[6]。以西安工業大學產品設計專業為例,產品專業學生多樣化考核內容如表4、表5所示。
2.3 教學管理與教學評價優化升級
積極開展“教師+學生+企業”的“三主體”評價工作。在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強化學生評教、督導評教、教師評學,定期對各項教學情況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在教學評價中,積極開展任課教師、企業研究所設計師會看課程匯報工作,及時反饋專業設計師的企業評價結果,不斷改進教學工作[7]。
建立“閉環”監控制度,確保教學運行實效。制定了“具體情況周通報制度”“簡要情況日報告制度”“違紀作弊行為當天處理制度”,實現了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開放式全過程監控。依托教學信息管理系統,建立考核激勵評價體系,規范教學行為,優化教學工作,樹立教師教學第一責任意識,形成“愛教、善教、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
3? 產品設計專業“雙創”指導師資隊伍建設
3.1 推進多元化“新”的師資隊伍建設
形成“引、培、聘”的多元化師資隊伍建設制度。引進具有兵器、制造背景的跨學科人才,培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聘用具有“雙師”能力的校外導師,優化教師隊伍,形成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富有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的高水平多元化專業教學團隊,促進本專業教育科研工作向正規、科學、深入的方向發展[8]。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堅持引培并舉策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引進企業、研究所設計師,完善教師隊伍結構。
第二,實施內外聯動舉措,開展國際設計學術交流。鼓勵教師國內外訪學,舉辦創新設計論壇等學術會議。
第三,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職業道德素養。發揮教研室黨支部作用,積極開展專題教育培訓,思政融入課堂。
3.2 完善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第一,組建校企合作教學指導委員會,實現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依據軍品裝備開發、工業產品、文化創意產業對設計人才的新需求,定期對專業培養標準、課程設置進行指導、調整、評價。
第二,建設四級基層教學組織,統一教學目標并實現高效互聯。構建學院、專業、教學團隊、課題組四級基層教學組織;學院制定規劃產品設計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日常培養教育及教學任務運行;教學團隊負責培養方案制(修)訂和學生素質及能力培養;課程組每周展開教研探討活動,負責課程體系及雙創能力培育建設。
4? 結語
圍繞創新創業育人中心思想,產品設計專業特點不斷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理念、內容、方式上實施“雙創”改革。全面落實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制,發揮基地育人的人才培養優勢,完善實踐育人模式。開拓經濟發達地區“駐廠式”實習基地,對校外創新創業基地實施吸收—建設—優化—固化的動態管理方式,使學生“從干中學”,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雙創”教育的培養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 Tian Luo.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20,9(6):12-23.
[2] 夏遠.研究型高校大學生創業人力資本評價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學,2020.
[3] 韓雪英.“互聯網+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平臺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1):34-35.
[4] Jie Zhang.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2020,3(4):22-34.
[5] 趙秀麗,王薇.擁抱“互聯網+”時代共筑創新創業夢想[J].教育與職業,2021(2):9-10.
[6] 佚名.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創新基地[J].中國機械工程,2021,32(1):127-128.
[7] 王東明.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8] 劉升學,彭仲生,王莉芬.科教融合視域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以南華大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3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