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小說中塑造人物、講述情節(jié),離不開語言的合理運用。語言是小說的“支架”,小說的藝術歸根到底是語言的藝術。因此,讀者在看一部小說時,重要的是讀懂其中的語言藝術。基于此,本文主要圍繞語言這一主題,對《人間喜劇》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述。
《人間喜劇》反映的是當時法國的環(huán)境以及社會面貌,主要分為貴族衰亡、資產(chǎn)者發(fā)跡、金錢罪惡三大主題。巴爾扎克獨特的語言藝術是成就這本巨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對《人間喜劇》中的語言特色進行分析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巴爾扎克與《人間喜劇》
巴爾扎克于1799年出生在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chǎn)者家庭。父親是法國農(nóng)民家庭出身,母親是資產(chǎn)階級家庭出身,因此,巴爾扎克的家庭條件較為良好。
巴爾扎克被稱為“現(xiàn)代法國小說之父”,其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這本著作包含90余篇具有關聯(lián)性的小說,體裁多樣,有小說、散文、隨筆等,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人間喜劇》不僅具有豐富的內(nèi)容,其特有的語言藝術也被廣大讀者所喜愛。
《人間喜劇》的藝術成就表現(xiàn)在對典型人物的塑造上。書中出現(xiàn)了2 000多個人物,涵蓋各個階層。巴爾扎克在對人物進行塑造時,著重突出人物性格中的某一個側(cè)面,讓其成為人物命運的主導力量,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刻畫人物的典型性格,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栩栩如生。
二、《人間喜劇》的語言特色
(一)人物外貌描寫
在進行人物外貌描寫時,巴爾扎克會運用不同的語言藝術進行刻畫,從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自然、真實,也讓讀者對人物的特征以及性格等有一定的了解。
以《高老頭》為例,在描寫主人公高老頭時,巴爾扎克介紹了高老頭的居住環(huán)境——住在二樓一間最好的房間,每年交1 200法郎的膳宿費;又描寫了高老頭的外貌——他衣著講究,每天還請理發(fā)師來給他梳頭發(fā),連鼻煙匣都是金的。通過這樣的描述,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高老頭是一個較為富有且生活比較精致的人物。
巴爾扎克通過十分直觀、簡單的語言對高老頭的理發(fā)師、鼻煙匣進行了深入刻畫,通過側(cè)面描寫,讀者就可以對高老頭的性格特點有初步的了解,高老頭的人物形象也瞬間躍然紙上。
巴爾扎克描繪《交際花盛衰記》中的人物艾絲苔:她是個年輕美貌、心地善良的姑娘,救人之急難之中,一個情人挨餓,她就故意多剩下一些飯菜;一個情人偷了錢,她就借錢給他,讓他把錢歸還原主;她還裝成是另一個情人的妻子,和一個權(quán)貴同居,為情人謀取錢財。艾絲苔的善良行為與后來遭到情人的背叛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達到了很好的諷刺效果,巴爾扎克將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陰暗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采用直觀的語言對人物形象進行描寫,還是通過反諷的手法展現(xiàn)人物形象,巴爾扎克總是會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以及中心思想而選擇合適的語言描寫人物的特性,使得每一個人物形象活靈活現(xiàn)。
(二)人物語言描寫
人物的語言是小說的核心。許多小說都通過大量的對話或者人物獨白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性格,因此,在進行人物語言描寫時,作家要仔細斟酌,以保證人物的生動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的真實。
巴爾扎克在其著作中巧妙地運用了語言,寫出了精彩且傳神的人物對話。以《交際花盛衰記》為例,文中描述了巴黎交際場的狀況。交際場中的人物魚龍混雜,巴爾扎克在描述這種環(huán)境時,不但運用了交際場上的典雅語言,而且大量使用了巴黎底層人民的粗俗詞語。此外,巴爾扎克對紐沁根蹩腳的法語發(fā)音這一部分的描寫進行了多次引述,這部分描寫看起來煩瑣、拗口,但是卻把紐沁根的丑惡面目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形象。
在《夏倍上校》中,夏倍上校歸來時說:“當初我被埋在死人底下,如今我被埋在活人底下,埋在各種文書各種事實底下,埋在整個社會底下,他們都要我重新鉆地下去。”這句獨白直觀易懂,巴爾扎克通過這句直觀易懂的獨白有力地批判了現(xiàn)實主義。
巴爾扎克在運用語言時較好地結(jié)合了時代特點以及人物特征,使得文章更具有真實性,讓讀者在閱讀時并不會有虛幻之感。
(三)修辭手法等技巧
《人間喜劇》呈現(xiàn)的是一個真實的巴黎社會,巴爾扎克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對比等,生動刻畫了巴黎社會以及人們的生活,展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以及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況。
在《幻滅》中,巴爾扎克塑造了兩個外省青年的形象。一個是野心勃勃、貪圖虛榮的青年人呂西安,他妄想憑借自己的聰明和才華進入上流社會,但最終卻身敗名裂,只能狼狽不堪地回到故鄉(xiāng)。另一個青年是兢兢業(yè)業(yè)、心地淳樸,埋頭于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業(yè)家大衛(wèi),他最終因敵不過陰險狡猾的資產(chǎn)階級野心家,而被迫放棄了發(fā)明專利,最后隱居鄉(xiāng)間。巴爾扎克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塑造了兩個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物,他們的理想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打敗,這一過程也折射出在當時的社會,生活都是受金錢支配的,青年對于未來的憧憬隨時可能破滅。巴爾扎克通過運用大量的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了巴黎社會的腐朽。
(四)人物心理描寫
巴爾扎克在突出人物個性特征時,尤其善于對人物心理進行描寫。小說中的主人公被某種欲望控制著,達到病態(tài)的、瘋狂的、不可遏制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他們將自己囚禁于這種狀態(tài)中,死而無悔。例如,高老頭對女兒偏執(zhí)的愛、葛朗臺的愛錢、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擁有震撼人心
的力量。
在老一代被金錢打倒、新一代被金錢腐蝕的代表作《高老頭》中,巴爾扎克充分運用語言的藝術,對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物心理進行了描寫。主人公高老頭住在價格低廉的公寓中,由于公寓中的大部分人收入都比較低微,因此,他們對高老頭精致的生活十分嫉妒、鄙夷,這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當時金錢社會人性的陰暗面。巴爾扎克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形象。
在塑造人物拉斯蒂涅時,巴爾扎克又運用不同的語言風格,塑造出一個正直有理想的人物。隨著拉斯蒂涅受巴黎物欲生活的影響而逐漸墮落,巴爾扎克運用的語言也發(fā)生了變化,生動地反映出人物性格的變化。
巴爾扎克對待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會運用不同的語言進行刻畫,從而使每一個人物都生動、形象。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刻畫最能反映人物形象,因此,運用合適的語言刻畫角色內(nèi)心活動,可以讓讀者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人物的特點。
三、結(jié)語
巴爾扎克的影響力不言而喻。《人間喜劇》作為他最具代表性的傳世巨作,為廣大讀者帶來了不朽的精神財富,也成為研究那個歷史階段的重要文學作品。巴爾扎克用直觀、簡練的語言,塑造出真實而鮮明的人物和社會環(huán)境,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喜愛。
(西南民族大學)
作者簡介:李園(1981-),女,四川南充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