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內容摘要】在新課改的趨勢下,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培養,還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中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變革教學模式,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通過對學生的多方面培養,讓學生對生物課堂和生物相關的知識充滿興趣,使學生充分掌握生物探索的一般方法,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用來評價人才的一項重要指標,高度重視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每位任課教師都應該承擔起來的責任。在這次新課改視域下,教師不但需要著眼于學生自身所有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還需要著眼于學生自身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廣大高中生物教師們都應該根據其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立足于生物學科的課堂教學優勢,加強對于學生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和訓練。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1.符合社會發展的實質要求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課堂的許多教師大多采用較為落后的傳統教學模式,在理論知識的傳輸上耗費大量的精力,沒有做到結合實際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展開教學,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和主觀性。這種形式的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成績,但是卻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導致學生舉一反三和拓展學習的能力較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應該擺脫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創造性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培養。
2.符合新課改的宗旨
在新課改大力推行的教育背景下,我國高中階段的學校教育注重的不再只是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會結合目前的實際教育條件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個性化的舞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到不同學科的內涵和實質內容,這一認識對生物教育來說尤為重要。其符合新課改的宗旨,能夠為我國新課改的實施和落實提供更多的依據。
二、我國高中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1.培養意識與動力不足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高中生存在對創新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方面的欠缺,主要體現在對各個學科信息的接受與處理能力上。高中生每天都要上課,學校生活被各個種類的科目所包圍,每天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學科信息,高中生面對這些信息時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對各種學科知識的主動學習和加工程度不夠。高中生雖然有創新意識,但是大部分高中生的創新意識過于淺淡,沒有穩定持久的內部驅動力,有些高中學生在進行一些初步的創新嘗試時由于缺乏恒心和毅力而以失敗告終,承受挫折的能力較低,導致創新想法停滯不前沒有真正的實施出來,久而久之高中生的創新意識被消磨殆盡。由于高中生還沒有完全進入到社會中,見識和眼界有限,看待問題只顧著眼前而缺乏長久的目標。對創新的重要性還停留在學校設立的各種活動的獎項上,導致高中生一旦對學校的活動不感興趣就很容易喪失創新的動力。
2.陳舊教育觀念的束縛
正確的教育理念雖然能夠引領教師進行教育理論實踐,但是相對片面的教育理論的進行也往往可能導致教師在實踐中出現不可逆轉的錯誤。我國的傳統教育,更多的時候是強調教師要以教材為中心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強調教育的標準化和統一性,從而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力求使教育成為統一標準的應試教育,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會讓學生成為沒有個性和想象力的考試機器,其中蘊含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這些傳統教育觀念嚴重制約了當代高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3.教師創新意識不足
想要在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求生物教師具有高度的創新意識。教師只有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在課堂上無形地引導和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開拓,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長進步。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高中教師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和經驗,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創新。還有些教師不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只是簡單地進行指導草草處理,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培養高中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1.大膽質疑
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鼓勵高中生大膽質疑來提出問題,來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展開實施:
首先,教師在講授有關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時要營造良好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長期以來,高中校園內的師生關系就像企業中的上下級關系,大部分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懼怕教師,害怕被教師批評或者給教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大大降低了學生主動提問的積極性。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就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覺得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像朋友一樣親切。基于此,教師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一定會取得顯著效果。
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教師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然而,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高中教師不重視提問這一環節,導致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未能主動向學生提問,在課堂上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提高課堂設問的頻率和質量,比如在學習免疫系統時,教師要牢牢把握住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核心問題,圍繞課堂核心展開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
師:人為什么會生病呢?同樣是生病,為什么有的人吃藥就能好,而有的人卻需要打點滴呢?
生:因為有的人體質強,有的人體質弱。
師:同學們可以自主思考下,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免疫系統功能不同。
師:免疫系統的功能是?
生1:防御功能!
生2:可以抵抗病菌入侵體內。
生3:讓人體保持健康狀態。
通過對學生提問來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回答問題,活絡學生思維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氛圍。總之,高中生物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課堂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巧妙穿插設計問題,以促進學生獲取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2.創設情境
通過創設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中教師的常用方法之一。教學情境的設置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所要講的具體內容來進行靈活的設計,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積極認真地探索生物問題,提高創新能力。比如在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教學課上,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設備,借助多媒體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孟德爾實驗的過程,讓學生看完之后對這門課的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也可以問學生:“孟德爾的設想和實驗設計有哪些缺陷?你能自己改進孟德爾的實驗嗎?”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自己建設性的意見,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在討論過后,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小組不同回答,對小組成員進行獎勵和表揚,進一步激勵高中生進行創新的積極性,促進其創新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3.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對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起著重要作用。比如,教師在講三種跨膜運輸的方式時,可以用人們渡船的方式來進行類比。一個會游泳的人,順著河流方向向下渡河——無需渡船和外界幫助(供能),這就好比是自由擴散;一個不會游泳的人順流而下渡河,就需要一條小船漂流而下,這就像是協助擴散。主動擴散就好比一個人不會游泳還要逆流而上,不僅需要一條小船還需要耗費能量。讓學生具體地感受這其中包含的知識點,在腦海中形成生動具體的畫面,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當然需要教師格外注意的是,不是任何兩個事物都能夠進行類比,只有二者之間存在某種特定的聯系才能夠巧妙地進行類比。
4.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創新,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從微視頻的科學應用入手。微視頻,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短視頻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方式。一般情況下,微視頻時長為三到五分鐘,里面所講的內容是一節課的重點或難點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在生物課堂上,生物教師不妨利用微視頻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生物知識,然后讓學生通過課堂活動進行討論,為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發展提供平臺。
結語
總之,高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引導學生,結合目前學生在生物學習上存在的不足,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促進學生在新課改背景下不斷創新,在復雜紛亂的知識海洋中明確自己前進的方向,把對生物的學習融入生活當中去,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知識,成為未來更具潛力和創造性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蒙愛元.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21(12):129-130.
[2]王憲杰.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2021(3):40-41.
[3]查林森.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0(36):60-61.
[4]張紅亮.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107-108.
[5]王娟娟.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6):125-126.
[6]李睦.論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