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霞
【內容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階段數學學科的教學也在面臨全新的挑戰,數學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必須要轉變教學方法,嘗試用更加新穎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融合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本文將圍繞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展開思考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信息技術初中數學融合思考
初中階段數學學科的學習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無不是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科目。不僅僅是因為這門學科本身存在的枯燥和低效性,更是由于數學學科需要學生投入較多的時間進行鉆研,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數學教學能夠產生質變,教師可以從教學理念上豐富自我,運用信息技術來為課堂增彩。
一、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預習數學
現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整體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否清晰,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內容是否有條理,而這也要求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提前一段時間感知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為學生設置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課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讓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前感知教師的教學重難點內容。
例如:在教學魯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實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需要注意本單元的學習,需要讓學生重點掌握一些概念性的數學知識,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一方面需要教師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學生自己花費時間去進行記憶。對于這一類記憶性較強的知識,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就會發現,如果不讓學生進行提前的預習,教師在課上講到有理數和無理數等抽象概念性的知識時,很多學生的腦子里是一片空白的,學生并不明白教師在講什么,教師課堂上花費的時間也全都變成了無效教學。
為了轉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預習階段觀看的概念視頻。比如為了讓學生提前了解什么是實數,什么是有理數、無理數的概念。教師可以提前在備課階段錄制好視頻微課,當學完第三章最后一節知識后將微課上傳到班級群中,引導學生進行觀看。并且教師也要提醒學生:“老師,剛剛已經把下一節課的預習視頻發到咱們班群里了,希望同學們今晚回家后都可以認真觀看,最好是將老師在視頻里講的這幾個概念全都理解透徹,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老師也整理好都發到群里,大家回家后可以一邊看視頻一邊思考這些概念的具體含義,希望大家都可以認真預習哦!”
需要注意的是,在預習階段,由于學生還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這些概念的具體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預習的時候最好不要一上來就讓學生將概念性的知識背誦下來。可以先讓學生從理解的角度入手,嘗試去分辨每一個概念的差別,等到課堂教學結束后,再讓學生進行背誦。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有效的數學課堂。通過科學合理的預習,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預習材料,轉變了傳統的預習形式,也直接使學生的預習效果得到了升華,有利于從根本上提升學習效率,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數學難點內容
初中階段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數學知識是比較多的,而在這種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壓力也會隨之加大。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吸收重點數學知識,很多教師會受制于學前目標,而無法在培養學習興趣和教學重點知識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初中數學始終沒有脫離枯燥低效的教學狀態。為了轉變這種狀況,讓學生的低效學習變為高效學習,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為有趣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內容。
例如:在教學魯教版七年級上冊“函數”的相關內容使很多學生一上來就不理解函數的概念,經過教學實踐調查筆者發現,學生之所以沒有弄清楚函數的概念主要是因為沒有理清楚“Y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這句話具體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沒有搞清楚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為了幫助學生弄懂函數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接下來的函數知識,教師可以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幫助學生去理解函數。比如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小短片:大頭兒子家最近準備裝修房子,但是圍裙媽媽發現大頭兒子的房間里沒有窗戶,為了幫助房間通風,小頭爸爸就和圍裙媽媽商量,決定在大頭兒子的房間里重新打通一扇窗戶。打通窗戶后,就要在窗戶上放置玻璃,玻璃有很多尺寸的型號,但是比例是固定的,那么我們要怎樣來確定窗戶的大小呢?通過播放這樣一段短片,學生就會開始思考,在一面墻上打通一扇窗戶,需要考慮窗戶的長和寬,同時考慮長寬比例和玻璃的長寬比例是否一致,如果大頭兒子想要擁有一扇更大的窗戶,就需要增加窗戶的長。而在增加窗戶長的同時,為了保障比例一致,也需要適當增加窗戶的寬,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來對因變量和自變量進行理解。
在這個問題中,大頭兒子想要擁有一扇更長的窗戶,但是為了保證窗戶和玻璃的長比一致,在窗戶的長加長的過程中,窗戶的寬也會隨之加長,這實際上就是我們數學中常提到的自變量和因變量。通過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案例,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也理解了和函數因變量、自變量相關的知識。由于視頻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直觀的信息,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思考,就能夠快速理解視頻中的相關內容。不僅有利于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而且可以大大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除此之外,在數學多媒體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用傳統教學手段很難畫出的圖形或無法觀察到的物體。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用圖形、動畫等方式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從而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要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而不是教,沒有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談不上教學。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合作關系。在師生合作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兩者地位是平等的,應該平等交流,合作學習。由此可見,在教師實現了理念轉變之后,學習就不再是困擾教師的事了。
初中階段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原因就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難感受到比較明顯的自我效能感,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設計更多的練習環節,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正確解題來刺激自身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一次次地感受到數學的成功之后,學生才能變得越來越愿學數學。
例如:在教學魯教版七年級下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會發現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學習這一模塊的知識,主要是因為在做題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做了大量的題目,但是正確率卻遲遲沒有得到提高。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愿意在這種抽象計算題上花時間。在筆者看來,教師發生質變,教育才能發生質變,學生的發展才能形成質變。教師要想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讓課堂教學發生質變,首先就要在教學理念上豐富自我,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完成學習。
比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特殊的泡泡龍音效,將該音效添加到課件當中,教師通過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呈現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練習題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邀請臺下的學生上講臺前來解答多媒體上的問題。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就可以觸發特殊的泡泡龍音效,用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以及能夠挑起學生興趣的音效來鼓勵學生,有了這樣的新鮮刺激學生的學習意愿會更加強烈,學生此前并沒有經歷過這樣特殊的練習,當一名同學獲得了泡泡龍的特殊音效鼓勵之后,其他學生也會出于好奇,心里主動舉手上講臺前來回答教師接下來的問題。這也就為學生創造了更加具有趣味的課堂環境,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求獲知識的最佳場所。
四、利用信息技術,完善數學學科教學
初中階段數學知識相對繁雜,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比較多,如果僅僅依靠課堂之上的教學時間,學生是很難將所有的數學知識都吃透的。為此教師在開展數學學科的教學時,也應當充分注意到學生學習的局限性,除了重視課堂之上的教學,還應當注意學生在課后的復習環節。
例如:每教學完一節新課,教師都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份課后復習大綱,大綱上包含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讓學生根據教師畫出來的重點,有目的、有指向性地進行復習。這種教學方法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傳統的教師強制布置作業不同,教師并沒有在課后為學生布置任務,而是通過將本節課的知識總結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覺有意識地進行復習。比如教學“證明三角形全等”的相關內容之后,學生會在課下進行一些自主練習,但是由于課堂上教師為學生講解的證明思路有限,學生在處理多元化的幾何證明題時會發現有很多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都是沒有學習過的。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較差的學生而言,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學生可能就不知道如何解決手中的題目,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課后復習,教師可以提醒學生,一旦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等多種方式來聯系教師。教師隨時都可以給學生提供教學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課后難題,完善數學學科的教學。
結語
在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思考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在每一個環節中都將兩者巧妙的融合。同時,還需要教師對于現代信息化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進行進一步的探討,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數學智慧課堂,符合新時代對于數學課堂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姜寧.信息技術視野下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構建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2):122,124.
[2]龔建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教學[J].寫真地理,2020(3):225.
[3]張生玉.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高效應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0(5):28-29.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