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秋丹
摘要: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實際能力提升需求,在此情況下,護理專業(yè)教師應當善于調整教學模式,積極應用體驗式護理教學這一新型教學形式,深化學生學習體驗,增強護理知識技能的學習效果與效率。本文先以體驗式教學概述作文行文切入點,接著具體分析如何在護理教學工作中運用體驗式教學。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護理教學;應用;策略
前言
護理在臨床診療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護理專業(yè)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的專業(yè)護理人才培養(yǎng)現狀,故而護理專業(yè)教師務必要積極調整教學思路,改進并優(yōu)化護理教學模式[1]。與常規(guī)的護理專業(yè)教學模式相比,體驗式教學無疑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專業(yè)性以及新穎性,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于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理解認知,還可以促使學生在體驗式課堂上積累相應的專業(yè)實踐經驗,逐步發(fā)展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們的職業(yè)能力與業(yè)務水平。
一、體驗式教學概述
體驗式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探究實踐活動或借助一些實際案例來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通過親自進行實踐操作、親身體驗進行具體問題分析與解決的一種更為強調學生實踐的教學方法。在護理專業(yè)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事實上就是為學生提供更多地參與到護理實踐的學習機會,從而強化其知識學習體驗,不斷提升學生們的護理實際操作能力。從體驗式教學特點角度分析,其一,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會直接面對各種各樣有可能大聲的問題,那么他們也會對生命的意義有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然且直觀地感受生命,善待生命,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愛之感也會進一步增強。其二,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們也能夠逐步地理解生命的成長性,有助于他們能夠始終以冷靜、客觀的專業(yè)態(tài)度去看待生命、看待疾病。其四,體驗式教學會將醫(yī)護人員這一職業(yè)工作狀態(tài)、工作內容更為直接地帶到學生面前,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崗位適應能力,提升其在未來醫(yī)護工作中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以及職業(yè)素質等。從應用優(yōu)勢上看,體驗式教學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更為直觀的教學場景,并且在場景中還原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當學生進入體驗式學習情境后,他們則可以對護理專業(yè)知識產生更為清晰地理解[2]。同時,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輕松地實現護理知識重構,他們護理實踐操作的過程就是利用知識的過程,積累大量的操作經驗也有助于學生綜合專業(yè)水平的提升。另外,體驗式教學除了增強學生對護理知識的理解之外,還能夠促進學生對疾病現象形成直觀的感受,如此一來,他們在面對患者時,也會抱有更多的同理心,更理解患者。
二、體驗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巧妙創(chuàng)設合理情景,強化學習體驗
在護理教學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那么則可以快速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通過言情的場景而聯(lián)想到相關的護理知識,例如在“燒傷護理”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燒傷患者的場景,那么學生在課堂上所羅列出來的護理措施也會有更加鮮明的針對性,不僅使其快速地進入了體驗式教學課堂氛圍,他們在進行護理知識理解記憶時也能夠更好對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們的知識聯(lián)想能力。巧妙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景是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常用手段,面對教師所設置的護理場景,學生們也會在短時間內強烈地感受到自身所肩負的重任,那么在接觸護理知識時學生們也會以更好地狀態(tài)強化自身的學習體驗。對于護理專業(yè)教師而言,在創(chuàng)設護理情景時,所選擇的病理要科學適宜,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現狀,盡量不要超綱,一來防止學生出現畏難、怕難的學習心理,二來避免導致護理重點模糊的教學情況[3]。此外,在當前全面互聯(lián)網+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也應當積極利用好多媒體設備與相關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多角度、多方位的生動情景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接觸更加全面護理專業(yè)知識。
2.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加深學習印象
思維起源于動手實踐、猜測、驗證、分析等一系列與思維活動相關的過程,那么在體驗式護理專業(yè)教學課堂上,教師若想調動其學生的思維,則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在思考與思維發(fā)展中完成具體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逐步強化其體驗性思考,從而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習直觀感受,加深對護理知識學習印象,進一步鍛煉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來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地思考與探索,借助案例材料中所給出的內容,引導學生將其與所學習到的護理知識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尋求到更加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方案。而為了強化學生們在獨立思考過程中的認知能力,教師在開展體驗式學習活動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地完善體驗教學機制,合理把控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重視學生的分析與思考過程,關注其問題的解決與應對能力鍛煉,不斷強化他們的護理知識學習過程。除此之外,獨立思考不僅是重要的思維品質更是行而有效的學習技巧與方式,教師在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學習期間,也應當下意識地強調學生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偠灾隗w驗式教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護理專業(yè)學生而言是十分有益的,通過這一學習模式,他們會在思考中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而在未來的醫(yī)護工作中,學生們也會靈活地應用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對護理狀況作出獨立的、成熟的判斷[4]。
3.加強互動溝通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深化學生體驗式學習過程還需要強化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活動。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課堂為例,若教師只一味地、單向地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那么學生只能夠以被動的狀態(tài)接收數學內容,而他們所形成的數學印象通常也只會是“記住”知識點,缺乏良好的主動性思考會導致學生無法對所學習到的護理知識融會貫通,最終靈活運用。這也在進一步提示廣大教師,開展護理專業(yè)體驗式教學,應當增強師生互動溝通交流,并通過師生之間“有來有回”的互動深化學生知識學習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學習成果或者與教師、同學一起探討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此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專業(yè)薄弱部分進行了解,那么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也便于教師對專業(yè)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優(yōu)化。在課堂之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從專業(yè)內容的角度加以延伸,指導學生加強對實踐內容的總結和歸納,關注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進度、學習偏好等,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起學生們的專業(yè)思維能力,提升體驗式教學的整體質量。
4.實施分組合作教學,促進共同進步
通過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同時也能夠利用創(chuàng)新性的合作模式來豐富學生知識學習體驗,從而促進其共同發(fā)展。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班級中的學生會各自組建成合作小組,那么在完成合作學習任務、解決合作學習問題時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可以幫助學生認清自我不足,并且積極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經驗與學習技巧,做到查漏補缺,更好推動自身的能力發(fā)展。另外,在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護理練習項目中,通過分組的方式開展體驗式教學,學生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體驗不同的護理感受,例如在“打針”護理操作練習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試驗,一則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了實驗實訓的機會,二來在體驗過程中,學生們也會對患者的感受有更為清晰的了解,那么在未來的醫(yī)護工作中,學生也會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更好地處理醫(yī)患關系。臨床護理工作是需要醫(yī)護人員之間配合的工作,故而在體驗式教學課堂上借助分組合作可以引導學生在團結協(xié)作中取得持續(xù)的進步,共同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作為分組合作學習推進的重要引領者,承擔著十分重要的教學指導與學習調控作用,因此在小組合作體驗教學課堂上,教師還應當從學生學習情緒、課堂教學進程、教學問題、合作學習時間等不同因素角度出發(fā),做好合作學習調控,促使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更具合理性與實效性[5]。
結束語
護理專業(yè)教學工作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其教學過程會更加貼合學生的認知心理與能力發(fā)展需求,在知識經驗積累的過程當中學生得以深化學習體驗,那么則不僅有助于加深他們對于專業(yè)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也能夠有效地促進其專業(yè)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羅俏玲,岑慧紅,吳岸晶.基于Living Lab理念的體驗式教學在老年護理課程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1,35(10):1831-1834.
[2]王進,楊藝,沈娟,等.職場體驗式教學在急危重癥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全科護理,2021,19(18):2571-2573.
[3]位南南.體驗式教學在護理倫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21,28(2):1245.
[4]黎辰晨.體驗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進展[J].保健文匯,2021,22(3):115-116.
[5]劉合乙.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11):64-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