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要:開發種植活動課程的意義不僅在于可以讓孩子在親身經歷種植的過程中開動自己小腦瓜,去探索去觀察,從而培養孩子對周圍實物,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激發對一切事物想要去探究的欲望。同時培養了孩子的愛心,創造力,讓孩子感覺到生命的神奇。親身實踐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開展種植活動的意義在于為幼兒提供一個親身體驗、切身感受、主動動手操作的實際生活課程,通過有效的經驗學習,以符合幼兒興趣和需求的開展方式對幼兒進行活動教學。
關鍵詞:幼兒園;種植活動;開發利用
種植活動課程就是一個可以給幼兒灌輸多方面課外知識的實踐活動,教師引導學生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游戲學習。讓孩子能夠有愛心,學會自立自主,做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最終得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開發課程與開展規劃
(一)尋找開發地
在幼兒園的空地上進行規劃,開發利用,合理的安排出種植區。可以對班級自然角和灌木叢進行改造,再結合已有的天臺等空地,選擇日曬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地點規劃種植活動,甚至還可以在合適的地方設置種植大棚,讓種植活動能夠開展的場地多樣化。與此同時,在選擇場地時教師還要考慮到幼兒取水的便利性,必要時,可以考慮在場地周圍鋪設自來水管道,或者在露天場地周圍或屋檐下放置一些盆、桶來收集雨水。一切準備就緒以后,以班級劃分出班級公區,分區域安排種植活動。
(二)植物的選取
選擇適宜當地條件,氣候的各種植物,蔬菜。在班級區域劃分出成熟期較長的植物和短期內就可以成熟的區域,盡量選擇成熟期適中的植物,便于下次種植,后期開發。每個班級所選的種植物不要相同,方便每個班級互相參觀觀察。盡量選擇蔬菜來播種,讓孩子參與播種的同時還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并且親口吃到自己種植的蔬菜。例如耐寒性的蔬菜:白菜,油麥菜,生菜,油菜,芹菜……種植容易種,好養活的蔬菜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興趣。
(三)科學種植
選好適宜的植物,并且要了解好所選植物所需的養分,生長條件。需要日照充足的植物,喜陰的植物,耐旱的植物,耐澇的植物這些也做好區域的劃分。通過打造和諧的生態環境,以便于幼兒隨時觀察。教師還應引導幼兒合理且有序地種植,讓他們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和滿足感。
二、全程研究種植活動并進行探討
從植物最初的播種期,發芽期,生長期,成熟期每個不同階段帶領幼兒進行記錄,并且觀察幼兒在每個階段的各個舉動。也可以邀請家長參與進來,先以班級對家長進行集中小培訓,協助老師完成種植活動。以蔬菜為例:先帶領孩子開發出空地,最好讓每個孩子有屬于自己的小地點,并且對自己種下的蔬菜進行編號取名。此活動開展還需做好相關的安全培訓。幼兒可在班級內,或跨班級進行互相參觀,觀察不同蔬菜的不同形態。
(一)播種期的觀察
松土工作完成后,帶領孩子到達自己種植的小區域,聽從老師的指揮,統一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進行播種,澆水,并且插上標記牌。如需施肥,必須做好一切安全措施,防止化肥對孩子造成危害,特別要是避免兒童誤食。孩子可以自己動手的時候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教師負責從旁指揮,協助,并且觀察孩子的舉動。播種期是激發孩子興趣的開始,種下種子的同時還要告訴孩子不久種子就會發芽了。后續老師需要監督提醒幼兒該給植物澆水了,同時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責任心。
(二)發芽期
時刻帶領幼兒觀察種子是否發芽,種子的發芽期有快有慢,對發芽慢的種子的小主人要給予安慰,需要告訴幼兒:不久你的種子也會發芽的。在這一環節中,植物的變化不會很大,因此我們可以適當的安排幼兒使用放大鏡、直尺等工具來觀察植物的細微變化,在玩耍的環境中進行生活必備品的學習,在和同伴分享時,感受分享的快樂和增強溝通能力,也能夠同時感受到植物發芽茂盛的生命力。讓孩子仔細觀察發芽的蔬菜,并且畫出自己的種子芽圖畫,看著小小的芽,可以培養出幼兒的愛心,對于大自然的生命力的感慨,看著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的植物破土而出,教導幼兒要像“小嫩芽”一樣堅強,培養幼兒的豁達樂觀品質。
(三)生長期
讓幼兒注意觀察每天的變化,顏色,形態,同時引導幼兒照顧好它,保護好它,不能傷害它。觀察生長的每個小變化,并且畫出每次變化的圖畫,生長期每次奇妙的改變都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生命的神奇。我們所種植的蔬菜需要是天然無公害的,所以生長期的照顧很關鍵,注意人工除蟲,不讓蔬菜收到蟲害。
(四)成熟期
看著蔬菜一點點長大,慢慢進入成熟期,最后到了豐收的時候,這時候再次邀請家長參與豐收活動,共同品嘗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體驗到豐收的喜悅,努力的成果,并且讓孩子畫出自己蔬菜的圖畫。
(五)整理出蔬菜圖集
讓孩子動手老師從旁指導協助孩子整理出自己的蔬菜圖集,做成畫本,畫本也可在班級內,學校內進行互相參觀分享。班級,學校,可評出優秀圖集進行展示。在完整觀察整個植物生命周期后,幼兒教師應當結合生命教育的理念,鼓勵幼兒回憶種植過程中發生的趣事,深化鞏固教育成果。可以引導幼兒取有趣味的主題名字,例如,“遇見番茄王”“土豆成長日記”等等,合理發揮種植活動的教育性,讓幼兒在探索中學習,在動手中學習,同時記錄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和挑戰,也記錄下成功的喜悅。這不僅僅是對于幼兒生活經驗的豐富,也是對于心靈健康的合理培養。
三、結語
總而言之,種植活動可以培養出孩子熱愛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意識,了解大自然,了解植物生長的生物知識。播種發芽時可以激發孩子的愛心,為后續對植物的照顧增加興趣,讓孩子感到需要照顧自己植物的責任,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當植物成熟了豐收了,看著自己親手播種,照顧,直到成熟從而提起孩子的自信心。整個過程還能側面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在家長參與進來的過程中,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另一面,同時還能促進孩子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總而言之,崇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是每個學校,每位老師需要去尊崇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英格麗德·查魯福,卡仁·沃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