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欣 王亦龍 寇瑞 楊婭雪
摘要:熟皮技術作為我國一項傳統工藝技術,在過去被廣泛運用于服裝、家居等領域,由該技術制成的制品也廣受消費者的歡迎。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審美的改變等,該類制品逐漸退出服裝、家居市場,與此同時沒落的是傳統工藝熟皮技術的傳承。本篇文章就是通過對該技術及制品進行研究,結合對市場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調研數據,希望能夠為熟皮技術及其制品今后的傳承和推廣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運用傳統工藝創造經濟價值,讓大家能積極參與到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中來,意識到傳承傳統工藝的重要性。
關鍵詞:傳統工藝;熟皮技術;市場;消費偏好
一、熟皮技術及制品
1.熟皮技術
熟皮技術,又稱硝皮技術。最早起源于內蒙古草原,它是對動物生皮通過鞣制的方式進行化學和物理加工,使其皮內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的工藝。生皮通過鞣制后不僅會變的柔軟牢固,而且耐磨損,不易發生腐敗變質,所以人們通常將鞣制后的皮革用來制作服裝、家居等生活用品。
傳統的熟皮工藝需要數十道工序,包括清割、浸水、去肉、修邊、水洗、軟化、浸酸、剖層、削勻、繃板干燥等等。在過去,老一輩手藝人都是純手工鞣制加工的,通過鞣制完成的動物皮稱為熟皮,但是想要成為可以銷售的產品,還需要進一步根據需要裁剪縫制,而一批制品從生皮到加工成為產成品則需要耗時長達一百多天。
2.熟皮制品
熟好的皮子按需求經過剪裁、縫制后完成的產成品,統稱為熟皮制品。市面上的熟皮制品多為皮革、皮草、皮毛毯等。經鞣制工藝制作而成的皮毛一體大衣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適合中老年人、風濕關節炎患者以及天寒畏冷人群,對關節疼痛具有緩解的作用。
二、技術的傳承和推廣意義
1.技術傳承的必要性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1]。近年來,國家推出許多相關的政策文件,來扶持傳統工藝技術的發展。在17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關于轉發文化部等部門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通知》中,意旨對中國優秀傳統工藝的發展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國家還對進入產業化發展的傳統工業技術提供了特別的優惠政策,不僅降低了這類企業的準入門檻,還設立特別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鼓勵傳統工業技術的傳承和發展,這也為熟皮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再者,熟皮技術是一代又一代傳統技術工人一脈相承的結晶,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結晶,熟皮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復雜工序,而且還有著充滿了傳統技術工人的勤勞智慧,熟皮技術充滿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各個元素,在人類文明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對對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是非常有必要的[2]。
2.制品推廣的重要性
熟皮制品是熟皮技術發展的產物,熟皮制品種類繁多,除了我們最為熟悉的皮革、皮草以外,還有毯子、褥子等。一方面,由于熟皮制品具有其他制品無可替代的保暖效果,比起一般的保暖制品性價比高,所以一直深受中老年人以及患有風濕關節炎人群的厚愛。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老年人口的比列在擴大,意味著熟皮制品最基本的消費人群在擴大,這是熟皮制品的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另一方面,制品的推廣勢必會創造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經濟產業發展,對緩解就業方面有一定的貢獻。因此,熟皮制品的推廣具有重要作用意義。
三、可行性建議
1.技術如何傳承
熟皮制品在農業文明時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對于一些游牧民族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近代,隨著工業化時代下機械產品的批量化生產使熟皮制品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熟皮技術也慢慢趨于沒落。而在現代社會,隨著國家對傳統技術的大力推廣以及人們對機器生產的大眾產品的疲勞審美,使得人們開始逐漸向往精致,純樸而又充滿人性化的手工藝品,曾一度出現手工藝產品的"回歸熱"現象.而要想讓熟皮技術立于不敗之地,我們就需要以自身的不斷創新、與市場接軌來激發熟皮技術的生命力與創造活力,從而為熟皮技術傳承提供不竭動力[3]。
2.制品如何推廣
根據我們對皮革、皮草市場的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更側重于選擇適合自己(64.50%)、穿著舒適(55.50%)、款式新穎(26.50%)的服裝。而對于產品的實用性和保暖效果(12.50%),質量好(14.00%)等實用性指標并沒有預期中的重視。由此可見,在當今社會人們對于服裝類產品的選擇不局限于傳統理念中的質量與保暖需要,更多的則是傾向于個性化的需求[4]。且由于涉及的客戶人群面較廣,各種階段的客戶需求也截然不同,使得我們對這些客戶群進行了精細的劃分。其中對于年紀較大的客戶群體,推薦傳統皮革的服飾風格,主打以服飾的質量和實用性為主;對于年輕群眾而言,則可以更多的追求產品的設計和創新,推出更多的潮牌款皮革類服飾;對于喜歡定制版的客戶群,還可以不定期的發售限量手工定制版皮革產品來吸引更多的客戶,擴大消費群體;而在面對高端客戶群時,就可以根據其自身的需求進行私人定制,按照客戶自身的偏好和需求制定出與之相匹配的高端定制皮革類產品。
并且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9.50%的消費者傾向于選擇線上購買,線下購物的比例相對較少。在如此環境下,我們可以通過引進專業性電商人才,進行網絡直播銷售,打造具有傳統工藝風格的網絡店鋪,并舉辦網絡直播等活動進行熟皮制品的展示介紹,擴大熟皮制品的線上知名度來爭取到更多的線上份額。此外,也需結合線下店鋪進行售賣,線上與線下的結合,讓人們更直觀的感受到熟皮制品的特點[5]。
參考文獻:
[1]沈欽,姜悅.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傳承與振興發展[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2):144-145.
[2]晏愷嬙. 旅游體驗環境中的傳統豆腐坊設備再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3]鄭智中. 休閑農業視野下西安市城郊鄉村空間規劃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9.
[4]王子佳. 鄂倫春族樺樹皮制品工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
[5]陳舒.論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可行途徑思考[J].現代商業,2018(05):11-12.
基金:西北民族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本科生科研能力項目訓練項目(項目編號:XBMU21080)
第一作者:陳佳欣,女,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會計學。
通訊作者:王亦龍,男,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保障、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