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欣
摘要: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對于教育體系帶來的影響,并且盡最大可能降低因為延期開學而耽誤的學業和課程內容,國家教育部及時發布了延期開學的指導意見并且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號召廣大同學在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教育,線上學習。線上教學也成為了疫情期間教育體系的重要補充。但是由于線上教學的開展十分倉促,沒有能夠進行相關監管體系的建立和有關規章制度的完善,一些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面臨一些阻礙。疫情后期,線上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常態化,學校大多將在線教學和傳統的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混合式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為相關領域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混合式課堂;在線教學;教學質量評價
1引言
互聯網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教育領域帶來了重大變革,新的教學模式以及全新的信息化教育手段相繼出現。國家非常重視信息化教育和數字化教育,因此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強調要建立“互聯網+教育”的大平臺”,這是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教育領域的一種新的方式,在互聯網上可以共享全世界的教育資源,有利于偏遠地區實現教育資源公平化,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獲取外面優質的教育資源。信息化教育已經是大勢所趨,線上教育、線上數字資源、MOOC等教育信息手段的出現推動了教育與信息化的進一步融合與發展[1]。
2020年,疫情的發生對教育領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所有培訓機構嚴禁開放,學校延遲開學。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提出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好在線學習平臺和線上教學資源,將線上數字課程資源依托在各種在線教學和學習平臺上進行教與學,提倡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活動,將互聯網技術與教育領域相結合,從而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2]。疫情后期,線上教學不僅僅是作為當初的應急教學方式,而是在課堂教學中成為常態化,學校大多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因此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適合當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2高職混合式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困境
目前國內各高職院校都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針對傳統課堂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而線上教學以救急的方式進入課堂,它的教學模式和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同,因此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此時如果將傳統課堂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直接用到到線上教學中來不合適。課堂是學生獲取專業知識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適應于當下混合式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既適合傳統課堂教學又適合在線課堂教學。通過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能實時獲取老師的教學情況、課堂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督促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能力。
2.1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價工作認知不夠
學生是教與學工作最核心的主體,教學質量評價的實質核心內容就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常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學校的安排對任課老師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學生自己根本無法意識到教學質量評價對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教師的意義和重要性,完全不了解自己的評價會給教師和教學帶來的什么樣的影響和后果,因此學生的評價往往不客觀,帶有很強烈的個人主觀看法,隨意打分。如果一個老師課堂管理很嚴格或者學生被這個老師批評過,那么這個學生會帶著個人主觀感受去評價這個老師,無法反應教師真實的教學水平,與此同時教師也可能會為了獲得高的教學質量評價的分數而特意跟學生搞好關系,放松對學生的要求[3]。
教學質量評價主要是從教學手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這些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但是學生并不了解教學質量評價的工作內容和相關專業術語的含義,學校也沒有針對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宣傳和培訓,這樣會導致學生作為評價主體而無法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做出正確的評價。
2.2教學評價指標設置不科學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測評指標是依據傳統課堂的教學評價指標而設立的,這就很難體現出線上教學的特點,線上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在教學手段和方式上不同,因此在評價指標上也應該有所不同。線上教學過程中督導或者同行評教沒有辦法直觀的感受課堂教學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資源的利用情況等[4]。因此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的改變,深入分析線上教學與線下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不同,突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根據它們的特點設置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最終建立符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2.3教學質量評價時間安排不合理
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時間安排不太合理,一般學校是安排在期末進行,此時課程己經接近尾聲,甚至已經結束,這樣就存在兩個問題。第一:信息反饋屬于滯后狀態,導致教師沒辦法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教師改進后的教學方法無法運用到這批學生身上,因此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就沒有發揮它該有的作用和價值。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質量評價所反饋的信息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如果反饋的信息滯后的話,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就沒有辦法發揮它該有的作用和價值[5];第二:如果在課程結束之后進行教學質量評價,會導致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給老師的教學質量打低分的情況出現,因此會嚴重打擊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沒辦法反應教師的真實教學水平。
2.4教學質量評價反饋機制過于簡單
目前,督導評測、同行評教都是采用隨機抽查聽課、填寫聽課記錄、教學情況評價的方式進行,最后在課間休息的時間,跟教師進行口頭交流并將聽課建議反饋給教師[3]。這樣就存在兩個問題,第一:課中的休息時間比較短,不利于督導和老師的充分深入的溝通交流,便會導致督導評價對老師的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沒辦法幫助老師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第二:教師針對督導和同行提出的問題進行改進之后效果如何,并沒有渠道可以反饋給他們。因此教師和評價主體人之間缺乏雙向的信息流動,而只有督導信息單向傳輸給教師,不利于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充分發揮作用。
3高職混合式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改善對策
3.1培養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正確認識
針對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采取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兩種方式結合。對學生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宣傳教育,著重強調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培訓,讓學生了解教學質量評價相關專業術語的含義,比如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提高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認識程度,端正學生評價教師的正確態度和思想認識,從而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給予正確、客觀的判斷和評價。
3.2設置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線上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在教學手段和方式上不同,因此在評價指標上也應該有所不同,應著重突出在線教學所獨有的特點,比如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學生與老師在互聯網平臺的互動情況等。
此外,應該根據學科專業的不同和課程性質的差異等設置不同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來提高教學測評工作結果的準確性。同時,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內容也應該有所差異,學生評價側重于在線教學內容和在線組織教學。教學內容評價主要指課堂知識的難易程度及接受程度的評價,組織教學評價主要是指教學互動情況和教師對學生關注度的評價。督導評價主要側重于教與學兩個活動。教的活動評價主要是指在線教學的方法、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教師的課堂掌控力等評價,學的活動評價主要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接受程度、課堂學習的興趣度等的評價。同行評價側重于關注教學的質量,包括教學內容和課程資源的合理性和充實性、重點難點講授的清晰度的評價等。
3.3合理安排教學質量評價的時間
可以每月安排一次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有助于老師參照測評系統反饋的信息改進教學方法和調整教學內容,也避免了學生由于期末成績不理想而對老師的教學工作不進行客觀評價的情況發生。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個評價的結果,而是合理的利用評價結果,借助教學質量測評機制監督老師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督促老師根據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反饋的信息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
3.4評教反饋機制過于簡單
可以在線建立一個教學質量評價信息反饋平臺,學生可以將課堂知識的接受程度、課程的興趣度以及課堂氛圍等方面在平臺上作出反饋,督導和同行可以從教師教學的語言表達、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學方法等方面對教師的教學做出判斷,然后將信息反饋到平臺里面,教師可以在平臺查看學生、督導和同行對自己教學的意見與建議,學生、督導與教師也可以在該平臺進行雙向的交流溝通,以便讓教師得到精準指導。這樣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督導、同行三個維度發現自己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
4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實行線上教學的大背景是基于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開展的,但是在疫情后期,線上教學是對于傳統教學的重要補充,對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必須建立與之相符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這個時候就需要基于當前的實際情況來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改進,不僅要從形式上改進,而且要從學生、督導、同行三個評價主體綜合考慮,對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各方面進行創新和發展,突出傳統教學與線上教學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曉冬,仲崇奕,張敏.疫情下高職院校在線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3.
[2]劉亞楠,郭文劍.高職院校在線教學質量保障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9):2.
[3]李玉清."后疫情時代"高職混合式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分析——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辦公自動化(3):3.
[4]羅利,柳亮.高校在線教學質量評價現狀及對策[J].教育觀察,9(41):3.
[5]周冉.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20.
基金項目: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質量診斷與改進研究基地”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1myj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