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社明
宅基地事關農民切身利益,事關農村社會穩定和發展大局,昆山市始終高度重視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相關工作,昆山市抓住被列為國家級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的契機,積極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相關政策體系,推動落實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嚴格規范宅基地資格認定管理,切實維護好農民和農村集體各項權益。他們的具體做法:
組織專業隊伍,全面啟動對全市現有宅基地和宅基地資格戶基礎信息的調查摸底,對宅基地權屬關系、利用現狀和地籍信息進行全面調查登記。由市資源規劃局牽頭,對全市宅基地和農房開展權籍調查和不動產測繪,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開展宅基地權屬關系和利用現狀調查,全面摸清全市宅基地規模、利用等基礎信息,同時對于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要了解分析閑置原因和農民盤活利用的意愿及遇到的困難。在此基礎上建立宅基地基礎信息數據庫,數據庫實行動態更新機制,實現對每宗宅基地相關信息的全面掌握和數字化管理。
在全面調研和梳理各區鎮宅基地農房翻建和增宅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市農業農村局牽頭起草了《昆山市農村宅基地資格權認定管理指導意見(試行)》,明確農村居民宅基地資格和宅基地資格戶的認定標準,規范資格認定程序,指導各區鎮開展宅基地資格戶的認定,同時建立宅基資格戶數據庫,充分保障農村居民的宅基地使用、農房翻建、增宅安置等相關權益。
為實現宅基地的規范管理,市農業農村局還牽頭起草了《加強和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落實區鎮在宅基地審批過程中的主體責任及區鎮各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指導區鎮組建農村宅基地和房屋建設管理辦公室,作為宅基地管理專職部門,牽頭開展宅基地審批、管理等相關工作,規范農戶申請、村級審核、鎮級復審的宅基地申請審批流程。指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宅基地協管員隊伍,加強宅基地的日常監督管理。
為實現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的規范流轉,充分保障房租貸雙方的權益,市農業農村局統一編制了宅基地及農房租賃交易項目審批表、轉讓承諾書、共有權利人同意書等流轉交易標準材料格式,同時積極對接江蘇省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拓展平臺農村宅基地流轉交易功能,通過平臺流轉加強對宅基地和農房出租交易監督和管理,6月11日,全省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首宗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流轉在昆山淀山湖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交易成功。
堅持設計先行,比選確定60余套農房設計圖免費供農戶選擇;嚴格規范流程,明確農房翻建審批和驗收流程,分6個階段對農房建設進行驗收管控;加強農房建設管理,建立優質施工企業“名錄庫”,加強施工企業庫的動態管理考核;開發農村房屋建設管理平臺,建立“一房一檔”電子檔案,實時掌握、查詢農房建設進展,實現農房建設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同時積極推動宅基地規范執法。主動對接省、蘇州市有關部門,擬通過法律法規規定程序,推動省有關部門出臺正式規定,明確將宅基地執法權賦予鎮(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同時加強宅基地執法研究,優化宅基地執法程序,加強對區鎮宅基地執法的業務指導,提升宅基地執法水平,避免宅基地違法違規現象發生。
在全面摸清底數、嚴格審核把關的前提下,全面推進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頒證,一方面對于極少數因歷史遺留問題而未登記的存量農房,通過三級確認程序或依據歷史遺留問題處置指導意見等方式辦理不動產登記;另一方面,對于新翻建農房,根據竣工驗收進度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工作進度,加快推進新翻建農房的不動產登記頒證工作;再一方面,對于權屬關系明確的農村宅基地,積極推進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頒證,賦予宅基地和農房清晰的權屬證明,目前已發放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證書158本,另有800余本正在辦理中。
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金融辦、人民銀行昆山支行等部門起草了《昆山市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探索允許農民將農民住房所有權、使用權及所占宅基地使用權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金融貸款,支持農民利用資金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富民增收,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堅持以特色田園鄉村作為農房翻建示范村,在村莊農房翻建基本完成后,持續推進村莊道路改造、三線入地、公共建筑等基礎與配套設施建設。同時,根據《昆山市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項目資金獎補辦法》,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項目按投資額給予不同比例獎補(省級試點60%,蘇州級試點50%,昆山市級試點40%)的市級獎補,截至目前,已累計撥付10個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項目獎補資金7907萬元。
目前全市已初步打造了淀山湖紅星村以房扶貧、淀山湖永新村以房入股、周莊鎮祁浜村村企合作、張浦鎮金華村村集體建設等多個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模式,下一步,昆山將繼續依托國家級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進一步推進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一是拓展農房盤活利用路徑。探索村集體及成員通過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閑置宅基地和農房途徑,制定閑置宅基地和農房不同盤活方式的標準流轉程序,推進昆山市農村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統與省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數據共享,實現閑置宅基地的規范流轉。二是調整完善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項目市場準入政策。積極協調文體廣旅等相關部門,研究出臺市場監管、消防、特種行業經營等領域便利市場準入機制,加強行業全流程監管,促進新業態項目規范運營。三是加強和推動農村宅基地規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宅基地管理政策體系,建立制度更加健全、權能更加完整、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規范的宅基地管理機制,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基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