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江華,劉永林
(1.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二區,廣東 高州 525200,2.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廣東 高州 525200)
腦梗塞常見于中老年中的疾病之一,而癱瘓是腦梗死的主要后遺癥,肢體功能的癱瘓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恢復,給患者的家庭生活帶來嚴重負擔,因此,對腦梗塞病的及早發現、預防以及治療成為近年來臨床研究的重點。依據《國家心腦血管疾病報告》,腦血管疾病約75%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喪失,其中約40%患重癥殘疾,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1]。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儀被認為中風康復良好的輔助工具,以幫助肌肉鍛煉和加強電機通過提供肌肉活化的視覺或聽覺反饋再學習[2]。早期康復可以有效減少殘障率低,但恢復程度與護理密切相關[3]。采用生物反饋神經肌肉康復儀對腦梗塞后偏癱早期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入本院神經科的84例腦梗塞偏癱早期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2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49~81歲,平均(65.34±5.42)歲。對照組中男20例,女22例,年齡50~79歲,平均(61.35±4.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的比對,無統計學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患者評分:神經功能缺損>8分;②無顱內高壓癥狀;③無嚴重心,肝,腎疾?。慌懦鰳藴剩孩儆捎谄渌蛟斐蔀槠c的患者;②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③患者不愿配合本研究的治療方式。
1.2 研究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康復治療,包括起坐、下蹲、平衡感以及步行等基礎訓練,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生物反饋神經肌肉康復儀(STU-500,北京東健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功能電刺激療法是通過電流直接刺激陰部神經核盆腔神經或肌肉,喚醒患者深層和淺層肌肉收縮的本體感覺,使肌肉被動鍛煉。對于偏癱患者的放置部位:在上肢股二頭肌起止點以及下肢股四頭肌起止點各放置一塊。而痙攣性癱瘓患者放置部位:在上肢伸指肌和下肢伸腕腹各放一塊,下肢比目魚肌外側端放一塊。按下輸出鍵,調節桿的電強度逐漸增加到患者肢體出現明顯的功能性收縮。強度在30%~78%,需要一至兩個療程,一個療程共14 d,每次治療30 min。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以及治療后,分別對神經功能缺損、FAM以及Barthel進行評分,并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4 療效評價標準。療效評定標準:神經功能缺損分數下降90%以上為痊愈,下降46%~89%為顯效,降低18%~45%為有效,18%以下為無變化。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療效評定,采用FMA總分為66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上肢運動功能越好;Barthel分為10項,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受試者獨立能力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 20.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2.1 神經功能缺損。治療前,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且研究組病人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MA和Barthel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的FMA與Barthel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FMA、BI評分明顯上升(P<0.05),且研究組上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FMA和BI評分比較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92.8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腦梗塞的發病機制與局灶性腦損傷與腦血流減少的程度和持續時間有關。近年來,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在腦卒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且在復雜治療中相對較新、有前景的治療方法。生物反饋神經-肌肉電刺激是一種短脈沖電刺激肌肉療法。臨床上用于在附著點使神經纖維去極化,誘導肌肉收縮,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有利于中風后患者的治療,減輕肌肉痙攣[4]。
生物反饋訓練可提高機體對體內信息的敏感度,加強直接感知,并使間接感知轉化為直接感知。利用生物反饋進行訓練的目的在于增強患者對機體內部的自我感知能力,達到由意識控制內環境、調節機體、治療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結果表明,常規治療與肌電圖生物反饋技術聯合,使患者下肢功能能較快恢復,應用生物反饋神經-肌肉刺激在治療過程中充分調動患者積極性,促使患者主動進行肢體康復治療[5]。治療后患者的FMA和Barthel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聯合應用肌肉康復療法的上述功能量表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肌電生物反饋技術對癱瘓患者的康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研究表明,腦梗死的早期治療和康復可能會使患者致殘降低程度,提高生活質量。針對偏癱早期患者,腦損傷的影響因素眾多,包括腦循環的血流量減少、時間以及局去極化反應的發生有關,此外,還與釋放興奮性氨基酸神經介質和氧自由基的增加[6]。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的生物反饋神經肌肉康復儀,加速了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恢復,提高患者康復訓練的主觀能動性,臨床效果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