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萍,薄維波,王杜雨,李曉丹,樊媛媛
(江蘇省海濱康復醫院 心臟康復科,江蘇 連云港 222042)
近年來有關GDF15臨床研究越來越引起重視,GDF-15是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家族中的應激反應因子,在體內表達廣泛,心肌細胞在受到機械牽拉、缺血、缺氧等過程中會釋放GDF-15[1],GDF15與心腦血管疾病[2]發生發展有關,不僅是有關心血管功能和疾病獨立的生化標記物,還與慢性炎癥、損傷有關[3];GDF15還參與能量代謝,與糖尿病[4]、體重及肥胖等密切相關[5]還與腫瘤[6]等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是全因死亡率的生物標志物[7]。本研究旨在分析GDF-15與相關因素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觀察216例志愿者(均為漢族人,無心肺運動試驗禁忌證,無運動障礙,無神經系統疾病,均能配合測試)其中男128例、女88例,年齡19~82歲。
1.2 方法
1.2.1 記錄基礎數據:平時運動量(少量運動量:記錄1;中等運動量:記錄2;高強度運動量:記錄3)、性別(男性:記錄:1;女性:記錄2)、年齡、身高、體重。
1.2.2 計算: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1.2.3 做心肺運動試驗:用COSMED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儀,以slope法測無氧閾,記錄無氧閾時跑臺速度“VAT”。
1.2.4 靜脈血檢驗:抽取早晨空腹靜脈血,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檢測血清GDF-15、AngⅡ數據。
1.3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進行Pearson雙側相關性檢測,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高度統計學意義,P>0.05為無統計學意義。
216名志愿者GDF-15與AngⅡ正相關(P<0.01),有高度統計學意義。G D F-1 5與“V A T”正相關(P<0.05),有統計學意義。GDF-15與BMI負相關(P<0.05),有統計學意義。GDF-15與性別、身高、平時運動量正相關(P>0.05),無統計學意義。GDF-15與體重、年齡負相關(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GDF-15與相關因素Pearson雙側相關性檢測數據
GDF-15或許可以作為評價無氧閾標定的運動能力以及AngⅡ相關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體重指數相關的脂質代謝的指標。
GDF-15在多種疾病領域均受到關注,又稱巨噬細胞抑制因子1,與多種代謝指標有關,包括肥胖參數BMI[5]。目前GDF-15與肥胖和體重的關系尚無定論[8]。本研究GDF-15與BMI負相關(P<0.05),與體重負相關(P>0.05)。GDF-15還與氧化應激反應、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AngⅡ有關[9];本研究GDF-15與AngⅡ正相關,有高度統計學意義。GDF-15與無氧閾相關指標尚未見報道,本研究GDF-15與“VAT”正相關(P<0.05)。GDF-15或許可以作為評價無氧閾標定的運動能力以及AngⅡ相關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體重指數相關的脂質代謝的指標。當前數據存在一定局限性,樣本量也不太大,GDF-15相關因素分析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