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剛,田承為,劉俊華
(1.江西省軍區南昌第二干休所 門診部,江西 南昌 330002;2.江西省軍區贛州干休所 門診部,江西 贛州 341000)
糖尿病已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以2型糖尿?。═2DM)為主。我國2015年的糖尿病發病人數超過1億,約130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防治形勢十分嚴峻[1]。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人群,發病與胰島功能的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以及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長期的高血糖可引發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外周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嚴重并發癥,如何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是臨床需要解決的問題。二甲雙胍是常用降糖藥物,能夠抑制肝葡萄糖的釋放,提高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消耗,達到降糖作用,但部分患者單一用藥的療效一般[2]。格列美脲是中國T2DM防治指南推薦的二線藥物,與二甲雙胍聯用能提升降糖效果,保護胰島功能[3]。本研究進一步分析格列美脲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糖尿病的治療作用。
1.1 一般資料。將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所門診部治療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60~87歲,平均(71.2±8.3)歲,病程1~12年,平均(5.8±2.1)年。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0~89歲,平均(71.5±8.6)歲,病程1~14年,平均(6.1±2.6)年。所有患者均確診為T2DM,經口服75 g葡萄糖試驗確診,年齡≥60歲;排除合并心肝腎疾病、甲狀腺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藥物過敏等;對比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使用二甲雙胍片(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23371),起始劑量0.25 g/次,2次/d,餐前服用,根據血糖水平及時調整劑量,一般維持在0.5 g/次,2次/d,連續服用12周。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服用格列美脲片(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10575),起始劑量1 mg/次,早餐前30 min服用,根據血糖調整劑量,最高劑量6 mg/d,1次/d,連續服用12周[4]。
1.3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FPG≤6.39 mmol/L,2hPG≤7.8 mmol/L;有效:FPG在6.1~7.8 mmol/L,2hPG在7.9~11.1 mmol/L;無效:FPG及2hPG均未達上述標準[5]。
1.4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檢測血糖及胰島相關指標,包括FPG、2hPG、HbA1c、FINS、HOMA-β、HOMAIR;治療前后檢測血脂指標,包括TC、TG、HDL-C、LDL-C。
1.5 統計學分析。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率(%)表示計數資料,行χ2及t檢驗,有統計學差異為P<0.05。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胰島指標比較。觀察組治療后FPG、2hPG、HbA1c、HOMA-IR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FINS、HOMA-β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胰島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胰島指標比較(±s)
?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s)
?
老年患者本身的身體機能處于衰退狀態,大多合并慢性疾病,對血糖的控制難度更大,需要臨床合理選擇降糖藥物。二甲雙胍為雙胍類降糖藥物,能降低肝臟對葡萄糖的輸出,減少小腸吸收葡萄糖,增強外周組織及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6]。二甲雙胍不會對機體胰島功能產生刺激,有助于減輕機體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對葡萄糖的敏感性,發生低血糖的幾率較低。但單純應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效果不一,常需與其他降糖藥物聯合使用。
格列美脲屬于新型黃酰脲類長效降糖藥物,其通過胰島β細胞膜上的磺脲類藥物受體結合,關閉K+通道,增加胰腺細胞內K+含量,激活細胞膜上Ca2+通道,Ca2+內流增加,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達到降糖效果[7]。格列美脲具有雙重降糖作用,一方面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對葡萄糖的敏感性,達到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可提高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促進葡萄糖氧化代謝,進一步降低血糖[8]。二甲雙胍與格列美脲聯合使用能夠從不同作用機制協同降糖,保護和改善胰島功能,增加胰島素分泌,減輕胰島素抵抗,提高整體降糖效果,改善機體糖脂代謝紊亂。
綜上所述,格列美脲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糖尿病的治療作用確切,能有效降糖,改善胰島功能,調節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