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韋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江濱醫院 心血管內三科,廣西 南寧 530000)
冠心病是影響年齡高于80歲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冠心病患者出現增加的趨勢,特別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增加的最為明顯[1]。心臟血管阻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心肌缺血缺氧,進而導致心室重構,心臟擴大,心功能下降,最終出現心力衰竭。今年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上,以表觀遺傳學新機制為切入點的新型能量代謝治療策略已非常清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靶向激活心肌賴氨酸去乙酰化酶Sirtuins。激活的Sirtuins會調節心肌賴氨酸乙酰化水平,調控線粒體功能,改善能量代謝,進而抑制心肌能量重構與結構重構。目前,多項研究表明外源性補充輔酶I(NAD+)是激活Sirtuins的最佳策略[2-3]。本研究旨在考察注射用輔酶I對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為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癥治療提供數據支持。
1.1 一般資料。選取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2例,心功能分級標準均為II~Ⅳ級[4],其中II級24例、Ⅲ級49例,Ⅳ級11例。其中,研究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65.5±7.3)歲,II級12例,III級23例,IV級7例;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65.9±7.2)歲,II級12例,III級26例,IV級4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60歲,且經臨床檢查符合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②排除各種腫瘤及因服用抗腫瘤藥物引起的心衰患者;③排除合并縮窄性心包炎、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梗阻性心肌病或急性心肌梗塞者;合并肺栓塞、惡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④排除繼發性或原發性意識不清、認知障礙或精神行為異常者;⑤排除妊娠期、準備妊娠、哺乳期婦女;⑥排除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嚴重營養不良者,正在參與其他藥物臨床研究者;⑦簽署由本院倫理研究會制定的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臨床常規藥物治療,即冠心病二級預防用藥和抗心力衰竭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ACER(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RB(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NI(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藥物。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注射用輔酶I(主要成分: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簡稱輔酶I或NAD+)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H41024721。注射用輔酶I 5 mg,氯化鈉注射液2 mL溶解,肌注,一日一次,14 d為1療程。
1.3 評價指標。①療效評定:根據體征、癥狀和心功能改善情況進行分級。療效評定分級見表1。②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NT-proBNP、LVEF、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

表1 療效評定標準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通過數據分析研究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LVEDD、LVEF及NT-proBNP指標分析。治療前研究組和對照組LVEDD、LVEF及NT-proBNP無顯著差異,治療后兩組LVEDD、LVEF及NT-proBNP均有改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LVEF、NT-BNP對比對照組進一步改善癥狀,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LVEDD兩組治療后差異無顯著性,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高齡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加。導致冠心病的原因為心臟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狀態下,使心肌細胞供血供氧受限,進而使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下降,最終導致心力衰竭。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心輸出量減少,無法提供充足血液到全身各組織,危害患者生命,心力衰竭為冠心病發展的最后期。研究證明心肌內皮細胞功能下降和能量代謝異常是加重心衰的重要環節。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為心肌細胞提供能量,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細胞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異常,進而導致能量生成障礙,最終心肌細胞壞死,引發心肌生理解剖結構變化,誘發心力衰竭[5]。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輔酶Ⅰ(NAD+)),研究表明缺血過程及再灌注過程中NAD+含量降低,其中在再灌注過程表現的更為明顯,NAD+可降至20%~30%[6]。輔酶 I 作為人體內脫氫酶輔酶,直接作用于細胞水平,抑制和缺氧細胞線粒體受損和心肌細胞脂肪酸β氧化,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凋亡,保護心肌細胞,促進氧化葡萄糖,促進三羧酸循環,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和受損心肌收縮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缺血再灌注的情況下能的心肌細胞功能[7-8]。輔酶 I同時是Sirtuins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底物,在基因水平上可以通過激活Sirtuins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進而對染色體重組及基因轉錄進行調控,在細胞水平表現出抑制心肌凋亡、心肌纖維化、心肌肥大和恢復線粒體穩態的功能,因此輔酶 I對全面阻斷心肌重構進程,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衰發生率具有一定的治療價值。
在本研究中,注射用輔酶I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慢性力衰竭患者總有效率為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雖然兩組治療后LVEDD無明顯差別,考慮與樣本量小,觀察周期短有關,研究組患者LVEF、NT-proBNP心功能指標的改善程度也優于對照組,表明注射用輔酶I可明顯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癥狀,心功能,提示注射用輔酶I在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方面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