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月秀
(桂林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流產或分娩后胚胎組織于子宮內停留的現象稱之為宮腔胚物殘留,能夠引起感染、出血、腹痛、閉經、宮腔粘連,嚴重時可導致不孕,影響身心健康。胚物殘留多繼發于流產之后,少數病例見于剖宮產術后或自然分娩之后[1]。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殘留出血需及時處理。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的抗孕激素藥物,常用于早期妊娠的終止、引產等,同時也被廣泛應用于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殘留陰道出血的治療當中,臨床療效較滿意;致康膠囊被廣泛應用于創傷性出血、嘔血、便血、崩漏的止血治療當中,應用于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殘留,同樣能獲得理想的止血效果。本文將觀察人工流產術后胚物殘留出血病例經致康膠囊+米非司酮治療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桂林市婦幼保健院人工流產病例154例,按1:1將其分成實驗組77例,對照組77例。實驗組:年齡21~38歲,平均(26.23±3.26)歲;產次0-3次,平均(1.23±0.12)次;停經時間40~56 d,平均(51.23±2.36)d;術后陰道出血時間(8.22±1.32)d;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26.55±3.56)歲;產次0~3次,平均(1.32±0.23)次;停經時間43~60 d,平均(51.23±2.65)d;術后陰道出血時間(8.23±1.44)d。對比兩組宮腔殘留出血病例的基線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單胎妊娠,B超檢查提示宮腔殘留;②均于本院行人工流產術,均因宮腔殘留致陰道出血;③知情同意此研究;④研究符合醫學倫理。排出標準:①伴血液性疾病;②伴血小板減少;③伴精神障礙;④研究中途失訪。
1.2 一般方法
1.2.1 對照組:本組病例應用米非司酮(國藥準字H20033551,武漢九瓏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治療,單次給藥劑量為50 mg,1次/d,連續治療6 d。
1.2.2 實驗組:實驗組經致康膠囊(西安千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43)+米非司酮治療,米非司酮用藥方法同對照組,致康膠囊0.9 g/次,3次/d,同樣連續治療6 d。
1.3 觀察指標。為兩組病例提供同規格衛生巾,根據衛生巾應用情況統計出血量;記錄兩組陰道出血停止時間,為兩組病例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評估宮內殘留情況;詢問患者下次月經來潮情況,統計月經復潮時間;隨訪病例,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進行比較。
1.4 療效評定。顯效:3 d內患者陰道無出血,影像學檢查顯示宮內無殘留物,止血效果滿意,月經來潮正常;有效:7 d內患者陰道無出血,影像學檢查顯示宮內殘留物長徑<2.0 cm,無需清宮處理,14 d天后復查影像學檢查顯示宮內無殘留物,后期隨訪月經正常來潮;無效:用藥后陰道出血癥狀未得到改善或加重,14 d天后影像學檢查顯示仍有宮內殘留物。
1.5 數據處理。應用SPSS 19.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數據,t檢驗,以(±s)表示;計數數據,χ2檢驗,以[n(%)]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觀察指標統計。實驗組陰道出血量、月經復潮時間、陰道止血時間分別為(63.23±12.36)mL、(25.62±3.59)d、(3.45±0.45)d,與對照組的(88.26±17.59)mL、(29.23±7.56)d、(4.26±0.26)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陰道出血量、月經復潮時間、陰道止血時間統計(±s)

表1 兩組陰道出血量、月經復潮時間、陰道止血時間統計(±s)
?
2.2 兩組宮腔殘留出血治療有效率統計。實驗組宮腔殘留出血治療有效率為90.91%,高于對照組的75.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宮腔殘留出血治療有效率統計[n(%)]
2.3 兩組宮腔內殘留情況統計。實驗組宮腔內殘留率為2.60%,低于對照組的15.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宮腔內殘留情況統計[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實驗組5例出現不良反應(2例不全流產,1例月經失調,2例術后感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9%;對照組22例出現不良反應(12例不全流產,5例月經失調,5例術后感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97%。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人工流產,是避孕失敗后較為常用的一種補救措施。早孕女性多采取人流負壓吸引術治療,效果肯定。然而,人流負壓吸引術后容易并發人流不全的病癥[2]。妊娠孕婦行早期人工流產術后,一般會伴7 d陰道出血現象,若病例伴宮腔殘留,則出血時間更長,患者發生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及宮腔粘連等的風險也較高。因此,對于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殘留出血病例,應積極進行治療。本研究選擇米非司酮聯合致康膠囊對照單用米非司酮對患者實施治療,比較臨床療效。
米非司酮是一種抗孕激素藥物,在婦科手術中比較常用,對終止妊娠、促進宮頸成熟有較佳的治療效果。研究指出,米非司酮能夠強有效的親和孕酮,加快子宮內膜及絨毛變形壞死,促進蛻膜脫落,繼而改善陰道出血癥狀。有學者[3]觀察了米非司酮對妊娠產后出血的影響,認為借助米非司酮行藥物流產,不會增加妊娠產后出血風險。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米非司酮能拮抗子宮內膜孕激素受體,降低孕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加快絨膜組織壞死,促進黃體溶解,致使蛻膜壞死,促進宮內物排出,繼而實現止血。需注意的是,米菲司酮雖能促進宮縮,但長期應用可造成機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影響正常月經,嚴重時可導致閉經。人流后胚物殘留出血屬“產后惡露不絕”范疇,祖國醫學認為[4],淤血不盡、新生受阻是人工流產術后患者陰道流血的重要原因,人工流產后瘀血于子宮,導致新血不能正常歸經,最終導致陰道血流不止,治療時遵循“通經脈、祛淤血”的原則可收獲較佳的止血效果。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致康膠囊能有效平衡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具有促進組織修復、活血止血的作用。致康膠囊聯合使用米非司酮治療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殘留出血,可協同促進宮內殘留組織排出,達到盡快止血的作用。
本研究將154例人工流產術后宮腔殘留出血病例按1:1比例分組,對照組經米司非酮治療,實驗組經致康膠囊+米非司酮治療,研究結果得知,實驗組宮腔殘留出血治療有效率為90.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32%,實驗組宮腔內殘留率為2.60%,低于對照組的15.58%[5]。另外,實驗組陰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月經復潮時間、陰道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致康膠囊與米非司酮聯合用于宮內殘留出血病例,能夠增強止血效果,促進康復。
有類似研究顯示[6],致康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聯合組出血量更少,月經復潮時間更短,陰道出血停止時間更短,宮腔殘留發生率更低,提示聯合用藥在人工流產術后持續陰道出血病例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沈金鳳[7]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工流術后持續陰道出血病例經致康膠囊+米非司酮治療后,宮內組織物逐漸排出,止血效果滿意,安全性佳,認為致康膠囊與米非司酮聯用,能夠協同增效。上述研究均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既往報道中,單用米非司酮或聯用致康膠囊+米非司酮治療人工流產術后持續陰道出血病例,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首次將兩種藥物聯合用于于宮內殘留出血病例。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9%,低于對照組的25.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用藥的安全性較佳。
綜上所述,致康膠囊與米非司酮聯合用于宮內殘留出血病例,能夠增強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