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姚二倩,楊娜
(西藏民族大學附屬醫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攝食-吞咽障礙為腦卒中后患者常見發病后遺癥,對于腦卒中患者預后及生活產生較大影響[1-2]。腦卒中后患者會產生假性延髓性麻痹,如未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容易產生吸入性肺炎、嗆咳等不良癥狀,嚴重者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因此,需要對于攝食-吞咽障礙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幫助患者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并適當實施水分及營養補充,有效促進機體抵抗力增強,使臨床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本次對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進行探究。
1.1 一般資料。研究選取西藏民族大學附屬醫院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階段,進行急性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治療的入院患者,入組病患共計100例,通過抽簽法為兩小組成員實施分配,兩組人數均分,各組均為50例。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5~74歲,平均(60.42±1.41)歲。參比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55~75歲,平均(60.36±1.54)歲。本次患者一般資料統計結果研究中未顯示出比對差異,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因此,該研究分組方式可行。
1.2 方法。參比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為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干預。實驗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①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吞咽程度對于患者家屬進行進食種類、進食量以及喂食方法、喂食速度等實施詳細告知,同時告知患者家屬急救知識,叮囑其為患者實施親情照護,使患者能夠提高治療信心。②經口進食護理:為患者創造舒適安心的就餐環境,餐前需要休息30 min后進食,引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進行漱口、洗手,就餐時避免觀看電視分散注意力,對于食物吞咽順利度產生影響。③攝食-吞咽訓練:患者保持坐位,配合頭部移動進行進食,避免利用臥位進食,需要對于患者的吞咽障礙程度進行了解,需要選擇先易后難進行吞咽,早期吞咽不易松散,易于下滑食物,每口食物攝入量約為4 mL,可逐漸加量,最大不超過20 mL,協助患者將食物放在健側位置,放入食物后需要利用湯匙北部對于舌部進行輕壓,刺激患者進行吞咽,照護人員喂食時需要保持足夠耐心,進食后需要利用消毒棉球對于患者口腔殘留食物進行清潔,預防口腔感染。
1.3 觀察指標[5]。觀察研究護理指標:利用藤島一郎攝食-吞咽障礙評分標準進行評分,護理有效率:患者護理后分數9分以上為顯效;患者癥狀減輕,患者護理后分數提升6~8分判定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則為無效;護理有效率最終結果=(入組人員總例-無效病例)/小組患者總例×100%。利用生活質量評分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滿分為100分,分為休閑娛樂、不良反應、癥狀表現、社會關系、家庭關系,分數高表示生活質量優。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 22.0對于早期護理干預數據指標實現統計學計算,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有效率采取(n,%)進行表示,利用卡方實現指標計算并進行檢驗,生活質量評分表示為(±s),指標計算檢驗利用t實施,統計學軟件中顯示P<0.05,則指標比對為有意義數據,P>0.05則指標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 參比組、實驗組護理有效率比較結果。對比實驗組、參比組護理有效率結果,實驗組護理有效率相對更高(P<0.05),見表1所示。

表1 參比組、實驗組護理有效率比較結果[n(%)]
2.2 實驗組與參比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與參比組24%比較,存在明顯對比優勢性(P<0.05),見表2所示。

表2 實驗組與參比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結果[n(%)]
2.3 實驗組、參比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比對實驗組、參比組休閑娛樂、不良反應、癥狀表現、社會關系、家庭關系各項評分,對于生活質量實施評價,實驗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較高,參比組占據比對劣勢(P<0.05),見表3所示。
表3 實驗組、參比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s)

表3 實驗組、參比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s)
?
急性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主要為患者腦卒中發病后食物經過口腔、咽部以及食管進入胃內過程中存在功能性認知障礙。相關研究中顯示[6],腦半球組織受損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被破壞,例如腦干中樞、皮質、皮質下白質內傳導纖維束以及神經核團等,會導致對于口、唇、舌支配過程中存在中樞神經運動、神經受損情況,進而引發口唇緊閉,舌運動功能障礙。急性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患者產生肺炎的幾率較高,主要由于患者存在攝食-吞咽障礙,導致機體營養指標降低,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細菌侵襲,引發肺炎,使患者病死率提升[7]。
對于急性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患者在治療基礎上需要結合早期康復護理,為患者實施攝食、吞咽訓練,使患者大腦皮層控制功能重建,促進咽部及舌部肌肉的協調性及靈活性,同時,持續性鍛煉能夠促進中樞突觸有效重建,使患者急性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得到有效改善[8-9]。
綜上所述,急性腦卒中后攝食-吞咽障礙患者利用早期康復護理可對患者吞咽、攝食功能進行訓練,護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