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穎 黃靖怡
兒童因機體發育不完全,抵抗病菌能力差,常導致發生小兒肺炎。小兒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患兒病情進展快,如治療不及時會出現嚴重后果,在疾病早期,患兒癥狀、體征及臨床表現往往不明顯,重癥小兒肺炎病死率較高。小兒肺炎致病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及支原體等[1],如進行細菌培養及病毒支原體血清檢測需較長時間,人為操作會對檢測過程造成干擾等因素,不利于小兒肺炎的早期診斷及正確治療。臨床研究[2]表明,若能早期評估小兒肺炎的嚴重程度,早期進行有效治療,對改善患兒預后、提高患兒健康水平意義重大。同時早期診斷可以避免抗生素的盲目應用。降鈣素原是一種蛋白質,在機體細菌、真菌感染時會明顯升高,其可以作為檢測及診斷細菌感染的有效指標[3]。超敏C 反應蛋白是急性時相蛋白中的一種,在機體細菌感染及組織損傷時會有升高,因此可以作為感染性疾病的檢測指標[4]。為探討降鈣素原聯合超敏C 反應蛋白檢測對小兒肺炎早期診斷的應用價值,本院對近期收治的90 例小兒肺炎患兒開展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兒科2019 年4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90 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觀察組,患兒均有程度不同的發熱、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根據實驗室檢測將觀察組患兒分為細菌性肺炎組(50 例)與非細菌性肺炎組(40 例);另選取同時期進行健康體檢的兒童45 例做為對照組。觀察組所有患兒無混合感染者,患兒均經影像學檢查表現為肺炎征象,均未應用過抗菌藥物,均無其他部位感染。細菌性肺炎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1~9 歲,平均年齡(5.3±1.7)歲;病程1~11 d,平均病程(4.9±2.3)d。非細菌性肺炎組男21 例,女19 例;年齡1~10 歲,平均年齡(5.2±1.8)歲;病程2~12 d,平均病程(5.0±2.4)d。對照組男25 例,女20 例;年齡1~12 歲,平均年齡(5.1±2.5)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三組一般資料對比(n,)
注:三組性別、年齡對比,P>0.05;與非菌性肺炎組對比,aP>0.05
1.2 方法 三組兒童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4 ml,離心分離血清,轉速為3500 r/min,10 min,血清分離出后馬上送檢。降鈣素原應用化學發光法測定,應用羅氏E170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應用羅氏配套試劑。超敏C 反應蛋白應用免疫比濁法測定,儀器為美國Beckman,按操作步驟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比細菌性肺炎組、非細菌性肺炎組及對照組兒童的降鈣素原及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細菌性肺炎組降鈣素原、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均明顯高于非細菌性肺炎組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細菌性肺炎組降鈣素原、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兒童降鈣素原、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

表2 三組兒童降鈣素原、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與非細菌性肺炎組對比,bP<0.05
小兒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對小兒健康影響較大,小兒肺炎是由于細菌、病毒或支原體等病原體浸入患兒呼吸道而致病,早期癥狀不明顯,而預后效果依賴于早期對感染類型的鑒別及及時準確用藥[5]。對于小兒肺炎的診斷主要以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和病毒血清學的檢查,但上述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無法早期、快速判斷,因此尋找新的早期炎癥指標對小兒肺炎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白細胞檢測是臨床上常用的鑒別診斷細菌與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標,但其易受個人體質、環境因素所影響,導致檢測值與病情不符,增加了疾病判斷難度。降鈣素原是甲狀腺C 細胞分泌的降鈣素前體,平時在體內的含量極低,在細菌感染后機體細胞如肝臟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肺淋巴細胞、內分泌細胞等可大量產生降鈣素原并進入血液時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會明顯升高,全身的炎癥反應早期3 h 內即升高,其穩定性好,不受體內激素影響[6-8]。而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降鈣素原無明顯升高。臨床研究證明,降鈣素原水平與細菌感染具有顯著相關性,如降鈣素原水平增高則存在細菌感染,其值越高則表明感染越重[9]。超敏C 反應蛋白是肝臟合成的急性期反應蛋白,是組織受損后的反應產物,其在細菌感染、免疫性疾病創傷時均可升高[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細菌性肺炎組降鈣素原、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均明顯高于非細菌性肺炎組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細菌性肺炎組降鈣素原、超敏C 反應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降鈣素原及超敏C 反應蛋白的檢測對診斷細菌性小兒肺炎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將降鈣素原與超敏C 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可有利于對小兒肺炎的早期診斷及鑒別診斷,因此建議對感染性疾病患兒常規測定降鈣素原及超敏C 反應蛋白,對指導臨床工作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