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珠玲 李勤 羅彩紅 楊潔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致使在國家二胎政策開放后的肥胖及高齡孕婦比例也逐漸增多。妊娠期血脂、血糖水平異常幾率增高,不僅會致使孕婦出現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并發疾病,同時還會嚴重影響母嬰結局。部分醫學研究專家表示[1],臨床中需要針對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疾病特點進行分析,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其整體妊娠結局,保障母嬰安全,因此,本次研究將針對這一結論進行分析,為相關妊娠期孕婦的臨床干預效果提供重要的理論性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作為實驗組,另選取同期在本院登記的100 例正常妊娠孕婦作為常規組。所有孕婦及其家屬均知情本研究及內容,自愿參與研究,并已經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實用婦產科學》中對于妊娠期糖尿病[孕24~28 周經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測,FPG≥5.1 mmol/L,1 h 后血糖≥10.0 mmol/L,2 h后血糖≥8.5 mmol/L,以上指標其中1 個異常便可確診]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及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的診斷標準,且病史資料齊全者;②自然受孕且單胎,無精神類疾病者;③服用相關抗脂代謝、糖代謝藥物且產檢均在本院進行者;④對于此次研究分析均已經進行簽字確認,中途未退出研究堅持到最后者;⑤既往無基礎疾病,研究依從性較高者。
1.3 研究方法 由本院權威婦產科專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以及以往病歷,統計可以引發孕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對兩組孕婦的臨床指標[孕前BMI≥25 kg/m2、年齡>30 歲、孕周、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接受教育年限、孕早期FPG≥5.1 mmol/L、初產婦、TG>4.73 mmol/L]進行統計比較。BMI=體質量(kg)/身高2(m2),BMI<18.5 kg/m2表示低體質量;18.5 kg/m2≤BMI<25 kg/m2表示正常體質量;25 kg/m2≤BMI<30 kg/m2表示超重;BMI≥30 kg/m2表示肥胖[2]。孕早期FPG:參照2015 年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妊娠期糖尿病診療指南標準,以5.1 mmol/L為截斷值。TG 水平:高于同期健康孕婦第95 百分位數(P95),即:TG>4.73 mmol/L 表示異常。家族病史包括糖尿病史、高血壓史。對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的進行進一步的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孕婦的接受教育年限、孕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孕婦的孕前BMI≥25 kg/m2、年齡>30 歲、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孕早期FPG≥5.1 mmol/L、初產婦、TG>4.73 mmol/L 占比分別為65.00%、60.00%、50.00%、40.00%、30.00%、55.00%,均高于常規組的40.00%、40.00%、30.00%、18.00%、15.00%、3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臨床指標比較[n(%),]

表1 兩組孕婦臨床指標比較[n(%),]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2.2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的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孕前BMI≥25 kg/m2、年齡>30 歲、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初產婦均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危險因素的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
妊娠、分娩均屬于女性一生中較為重要的時刻,隨著胎兒在女性腹中自身發育需求量的增加,孕激素水平也會發生諸多變化。正常狀態下,妊娠女性的脂肪攝取、腸道脂肪吸收和肝臟脂質合成會出現明顯的增加現象,其體內激素波動的變化直接導致血脂、血糖成分增加,孕婦會因此出現相關并發癥[3]。而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屬于孕婦臨床妊娠期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狀,其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但其可能與妊娠期女性的BMI、年齡、孕早期FPG、TG 水平、家族病史等臨床特點相關,如果不能加以明確并采取相關的控制措施,不僅會影響孕婦的身體狀況,同時也會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臨床特點主要包括:孕前BMI≥25 kg/m2、年齡>30 歲、有糖尿病/高血壓家族病史等,其中BMI 過高可直接影響妊娠女性的TG 水平和血糖指標,導致血脂血糖代謝紊亂,進而增加圍生期母嬰并發癥[4],例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以及巨大兒等。因此,作者建議存在妊娠需求的女性應該在妊娠前進行減重,并在妊娠期間選擇合理的膳食搭配,充分控制自己的體重質量上升情況。年齡是妊娠女性最危險的因素之一,而相關參考文獻中也曾表示[5],高齡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存在明顯的血脂代謝異常,尤其是35~40 歲孕婦的TG 代謝異常率更高,這一文獻明顯提出了年齡≥35 歲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幾率的相關結論。而醫學上曾建議女性在20~30 歲妊娠,高齡及低齡妊娠均會增加母嬰不良結局風險,但是本次研究中未將孕婦的年齡進行詳細分析,例如<20 歲、20~24 歲等,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探究年齡與妊娠期女性合并相關疾病的具體聯系。糖尿病、高血壓等家族病史是影響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因素之一,這與家族遺傳因素及家族內相似的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等具有一定相關性,因此,作者建議女性在妊娠前需要了解自己家族的遺傳病史,并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仔細詢問,是否會影響到其最終的妊娠結局和母嬰安全,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妊娠期及圍生期的調理[6]。在本次研究中,初產婦也是致使妊娠期女性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壓疾病的主要因素,孕婦在初次妊娠階段更容易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這種不良心理狀態促進了病情進展,同時增加了其體內相關激素水平的變化情況。因此,作者建議初產婦在妊娠期間應該尊崇科學的妊娠規律,并主動了解妊娠及分娩的相關知識,按時進行體檢,家人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整體對心理狀態進行改善,以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迎接家庭新生命的到來[7,8]。另外,部分參考文獻中曾表示[9,10],妊娠期間孕婦出現一定范圍內的血脂升高是有益的,這些生理性代謝變化有利于胎兒正常生長發育,也是維持妊娠、發動分娩及產后哺乳所必須,但是需要對其血脂升高程度進行有效控制,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調整飲食結構。
綜上所述,妊娠期BMI≥25 kg/m2、年齡>30 歲、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初產婦均屬于臨床中致使妊娠期女性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主要因素,需要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保障良好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