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薇
乳腺結節是臨床上較為多發的一種乳腺疾病,近些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該病發生的幾率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且趨于年輕化[1]。乳腺結節多發生于乳腺腫瘤性疾病和乳腺增生疾病中,主要包括分葉狀腫瘤、乳腺纖維瘤等乳腺良性腫瘤和乳腺癌乳腺惡性腫瘤,無論是對于良性還是惡性腫瘤來說,盡早發現,并采取有效診療工作,對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2]。淺表超聲屬于一種影像學檢查技術,該檢查方式具有準確性高、容易操作、安全性高等優勢,且患者接受度高。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乳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淺表超聲在乳腺結節微小鈣化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12 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85 例乳腺結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36~58 歲,平均年齡(46.35±5.98)歲。
1.2 納入標準 經活組織穿刺檢查和病理學確診為乳腺結節患者;病灶直徑<1 cm 患者;以乳頭溢液、乳房脹痛為主要臨床癥狀患者;意識清楚患者;患者自愿參加,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排除標準 存在乳腺增生病史患者;治療后出現轉移或復發患者;存在精神系統疾病患者;存在除乳腺以外的其他腫瘤疾病患者;存在免疫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患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淺表超聲檢查:儀器選取為飛利浦EPIQ7 彩色多普勒超聲,相關醫護人員需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要求患者將雙臂外展或上舉,將患者的兩側乳房充分暴露出來,以乳頭作為患者的整體檢查中心,采用多切面方式對患者的兩側腋窩和乳房進行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的乳腺結節病變情況,包括病灶的大小、位置、內部回聲、邊界情況以及有無出現鈣化現象等。
1.5 觀察指標 分析淺表超聲診斷效果: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觀察記錄淺表超聲對微小鈣化患者的診斷情況。
病理診斷結果顯示:85 例患者中55 例存在微小鈣化,微小鈣化檢出率為64.71%,其中良性結節40 例,惡性結節15 例,良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47.06%(40/85),惡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17.65%(15/85)。淺表超聲檢查結果顯示:85 例患者中49 例存在微小鈣化,微小鈣化檢出率為57.65%(49/85),其中良性結節36 例,惡性結節13 例;良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42.35%(36/85),惡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15.29%(13/85)。淺表超聲檢查對微小鈣化診斷準確率為89.09%(49/55)。見表1。

表1 85 例患者的微小鈣化診斷情況分析(n)
乳腺結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乳腺外科疾病,目前臨床尚未給出該病發生的明確病因,經長期臨床研究證實,該病的發生可能與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密切相關[3]。現階段認為參與乳腺結節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環境影響、基因突變和激素水平等[4]。根據患者病情不同,臨床上常將乳腺結節劃分為兩種類型,其一為由乳腺增生引發的乳腺結節,發生率高,雙側和單側均有可能發生,多為外上象限;其二為由乳腺腫瘤引發的乳腺結節,既可單發也可多發[5]。給予患者早期診療對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
乳腺結節在臨床上發生率較高,該病的多發群體為45~60 歲群體,分為良性結節和惡性結節兩種[6]。對于良性結節來說,發生率最高的為乳腺纖維腺瘤;對于惡性結節來說,發生率最高的為乳腺癌,對于該病患者來說,開展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對患者的腫瘤發展情況進行控制,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乳腺結節患者而言,微小鈣化是其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理變化,通常情況下表現出針尖樣、泥沙樣的微小鈣化,主要成簇狀分布,在乳腺結節患者的臨床診斷工作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微小鈣化情況,詳細分析患者鈣化點的數目、形態、大小和周圍結構關系等,能夠幫助臨床醫師更好地診斷出患者疾病類型。同時,良、惡性結節的鑒別可以為患者后續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7]。研究顯示,在某一范圍內乳腺結節含有的微小鈣化點數量越多意味著惡性腫瘤的幾率越高[8]。故而,在乳腺結節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加強對微小鈣化的重視程度具有積極意義。
對于惡性結節患者來說,其癌細胞通常情況下代謝旺盛,在代謝進程中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由于癌細胞內部含有的鈣磷水平比較高,容易在患者的導管和乳腺腺泡內出現鈣鹽沉積現象,進而表現出微小鈣化情況[9];此外,癌細胞大多起源于患者的終末導管腺泡或者是上皮,其存在腔隙小、排列緊密,在出現鈣鹽沉積現象時,大多以成簇分布形態表現出來。在乳腺結節微小鈣化診斷中引入淺表超聲技術,能夠清晰地反映出患者的乳腺結節情況,包括乳腺結節的部位、邊界、數目、與周圍組織之間存在的解剖關系以及有無微小鈣化等,能夠對患者腫瘤結節的良惡性進行鑒別,在實際檢查操作中,醫務人員可以對探頭頻率進行適當提升,進而從多切面、多角度對患者的可疑部位展開掃查,但是當患者的病灶位置比較深,且患者的乳腺比較厚時,醫務人員可以適當地對探頭頻率進行降低,減少信號衰減現象,預防患者出現假陰性表現[10-12]。同時淺表超聲具有快捷、可重復性好、簡單、無創等特征,能夠獲取到顯著的乳腺結節診斷效果,能夠在該病患者中得到廣泛推廣[13-15]。
本次研究結果中,病理診斷結果顯示:85 例患者中55 例存在微小鈣化,微小鈣化檢出率為64.71%,其中良性結節40 例,惡性結節15 例,良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47.06%(40/85),惡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17.65%(15/85)。淺表超聲檢查結果顯示:85 例患者中49 例存在微小鈣化,微小鈣化檢出率為57.65%(49/85),其中良性結節36 例,惡性結節13 例;良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42.35%(36/85),惡性結節微小鈣化檢出率為15.29%(13/85)。淺表超聲檢查對微小鈣化診斷準確率為89.09%(49/55)。說明淺表超聲應用在乳腺結節患者的微小鈣化診斷中,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在乳腺結節微小鈣化診斷中應用淺表超聲能夠獲取準確的診斷結果,有效區分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