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哮喘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發病率。目前,本病的發病機制被認為是由多種細胞和遞質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炎癥,臨床表現為突發性喘息、氣短、咳嗽、胸悶、咳痰、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生命安全將受影響,因此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老年哮喘的首選藥物是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能有效改善哮喘癥狀,抑制呼吸道反應[1]。據研究,茶堿控釋片對治療老年急性哮喘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研究[2,3]也使用過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吸入治療+茶堿控釋片聯合治療老年急性哮喘,效果顯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明確其聯合治療的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遼寧省錦州市義縣人民醫院呼吸科收治的60 例老年急性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急性哮喘的臨床診斷標準[4]。結合肺功能檢查、呼吸體征及癥狀,證實呼氣氣流是有限的、可逆的。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關癥狀的疾病類型,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惡性腫瘤等疾病,排除藥物過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68.29±6.13)歲。觀察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68.93±6.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100 μg/撳,吸入治療,必要時給予2 撳,2 次治療間隔4 h,24 h 內的給藥次數應<6 次。觀察組以對照組治療方法為基礎,聯合應用茶堿控釋片口服,0.1 g/次,2 次/d。兩組均接受8 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哮喘癥狀、肺部聽診哮鳴音,測定FEV1 指標,記錄用藥后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根據患者哮喘癥狀體征、哮鳴音、FEV1 指標的變化情況,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對臨床療效進行判定,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3 級,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FEV1 對比 治療前,兩組FEV1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EV1 對比(,L)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EV1 對比(,L)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哮喘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呼吸系疾病。有研究[6,7]認為,大量的免疫細胞參與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這種病可在夜間和清晨加重。哮喘急性加重可導致氣道高反應性黏膜腫脹、氣流阻塞、氣管狹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和腺體分泌過多,導致重度缺氧發生,但該病理過程具有可逆性。老年人急性哮喘發作后,由于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較弱,呼吸道容易反復感染,給治療帶來困難[8,9]。非藥物治療急性哮喘發作可通過應用機械通氣進行,但機械通氣影響因素多,如并發癥多等,因此,臨床多采取藥物治療。
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是治療老年哮喘的首選藥物,每天進行有規律的用藥可以有效防止哮喘發生惡化[10,11]。硫酸沙丁胺醇通過激活β 受體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和細胞增殖,改善或消除哮喘癥狀[3]。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氣霧能顯著提高病灶藥物濃度,迅速控制哮喘癥狀,促進肺功能的改善,提高生存率,而且該藥對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較小[3,10]。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后,藥物有效成分可粘附于支氣管黏膜上,增強β 受體敏感性,抑制炎癥反應,降低血管通透性,促進氣道分泌物的排出,減輕黏膜水腫,并消除支氣管痙攣,迅速改善哮喘癥狀。茶堿增加細胞環磷腺苷含量,增加內源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促使平滑肌松弛;同時茶堿作為嘌呤受體阻滯劑可拮抗腺嘌呤對于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并能顯著增強膈肌、心肌等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和心功能[12]。茶堿控釋片可將茶堿成分緩慢釋放,有助于保持血液中藥物濃度穩定,并減少茶堿中毒的情況發生。
綜上所述,急性老年哮喘的治療方法上選擇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聯合茶堿控釋片治療,療效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