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綺云 陳文濱

【摘 要】 目的:對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例數均為30。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均連續治療2個月。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及中醫證候積分。結果:治療后,兩組的中醫證候積分均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的降低幅度更加顯著(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西藥聯合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膽熱脾寒型糖尿病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對癥狀及中醫證候積分的改善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參考借鑒。
【關鍵詞】 柴胡桂枝干姜湯;膽熱脾寒;慢性膽囊炎;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575.6+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1)17-0120-03
慢性膽囊炎發病率較高,病因較多,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細菌感染[1]。以往研究[2]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的效果明顯提高。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多年前就有記載,在中醫范疇該病屬于“脅痛”范疇,主要表現為肝氣郁結、肝膽濕熱、肝陰不足等證,本病發作具有反復性,長時間無法治愈的患者,考慮為膽熱脾寒型[3]。研究[4]顯示,采用柴胡桂枝湯在慢性膽囊炎的臨床治療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為探究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采用西藥聯合柴胡干姜湯治療的效果,本文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間來我院就診的膽熱脾寒型膽囊炎,展開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連續納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30~62(48.9±7.4)歲,病程0.5~6(2.1±0.8)年;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31~61(47.5±7.6)歲,病程0.5~5(2.0±0.9)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可以比較(P>0.05)。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內科診療共識意見(2018年)》[5]的診斷標準:①有右上腹疼痛且持續時間較長,肩胛區同時伴有疼痛;②出現腹脹、泛酸、噯氣癥狀,對油膩食物有厭惡感;③緩慢急性交替發作;④輕壓或扣擊膽囊有明顯疼痛;⑤膽囊造影結果顯示膽囊體積縮小或有結石;⑥超聲診斷結果顯示膽囊壁增厚、粗糙。符合①~④ 中任意兩項或滿足⑤或⑥中任意一條即可確診。
中醫診斷標準:符合《膽囊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6]中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的辨證分型:①少陽本證,右上腹疼痛、腹脹不適,惡心嘔吐;②太陰脾寒證,大便溏瀉、肢冷;③舌苔白,舌胖有齒痕。
1.3 病例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中西醫診斷標準;②患者的年齡≧18歲;③經過倫理審查,患者對研究內容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其他消化系統疾病;②合并腫瘤、感染、嚴重心腦肺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③對研究藥物過敏;④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⑤孕婦或哺乳期婦女。
1.4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阿莫西林膠囊(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44021518),每次0.5 g,每天2次;曲匹布通片(江蘇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540),每次40 mg,每天3次;均于飯后進行服用,連續治療2個月。
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治療,組方:炙甘草、干姜各6 g,桂枝10 g,柴胡10 g,黃芩10 g,瓜萎根10 g,生牡蠣(先煎)30 g;伴嚴重腹痛癥狀者,加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脾虛嚴重者,加白術12 g;泄瀉日久、完谷不化兼腰膝酸冷者,加淫羊藿10 g、肉豆蔻10 g;舌苔黃膩、濕熱嚴重者,加藿香10 g,茵陳18 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飲食,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月。
1.5 觀察指標 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對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進行評價,包括納呆噯氣、大便溏泄、肢冷、舌質淡嫩、右上腹脹痛或不適等6個方面,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明顯。
1.6 療效判定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治愈:經治療,患者療效指數為95%或以上;顯效:經治療療效指數超過70%,低于95%;有效:經治療療效指數高于30%,低于70%;無效:經治療后療效指數低于30%,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痊愈與有效之和。
1.7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之間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中醫證候積分均明顯降低(P<0.05),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兩組之間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作為消化內科的常見疾病之一,慢性膽囊炎是由于膽囊發生了炎性病變從而引起的疾病,大多數慢性膽囊炎患者為結石引發[8]。該病的發生可能是慢性起病,也可能是由急性膽囊炎發作反復引發。慢性膽囊炎患者的癥狀表現不明顯,缺乏典型性,多數患者會出現右上腹及心窩部位的疼痛,在飯后出現強烈的腹脹感和噯氣等癥狀,多數患者在食用一些油脂較多的食物后會出現嘔吐和惡心的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學習[9]。所以臨床上有必要選擇有效、安全的方法對慢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各種癥狀[10]。西醫治療慢性膽囊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手術及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對患者的影響較大;阿莫西林、曲匹布通是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炎的常用藥物,阿莫西林屬于抗菌藥物,能夠對慢性膽囊炎的細菌感染起到治療作用[11];曲匹布通能夠促進膽汁的分泌及膽囊的收縮,對于慢性膽囊炎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2];但是西藥的長期效果不夠明顯,且不良反應多。
在中醫學范疇中,認為慢性膽囊炎雖然經肝膽部位發病,但在其發生的過程中受到脾胃的影響較大,因此脾胃不和在慢性膽囊炎的發生過程中也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作為一種慢性疾病,該病往往反復發作,且病程長,久治不愈,嚴重危害了患者身心健康。在臨床中認為治療慢性膽囊炎最關鍵的是要苦寒疏利,在治療過程中要注重疏肝利膽、溫寒通陽、解結化飲[13]。本次研究對觀察組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進行治療,藥方中的柴胡和黃芩能夠和解少陽之熱;干姜驅寒效果顯著;桂枝能夠補陽益氣;瓜蔞能夠散結化痰;炙甘草能夠調和諸藥;牡蠣軟堅散結,聯合使用能充分發揮其利膽疏肝之功效。柴胡桂枝干姜湯性溫寒,利膽和中及溫脾化濕效果明顯,在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患者的治療中,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各種癥狀,臨床價值顯著[14-15]。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的中醫證候積分均顯著改善,且對照組顯著高于觀察組,表明西藥聯合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患者,療效顯著高于常規西藥治療。但本研究因研究時間有限,因此選取的研究對象數量較少,范圍較窄,因此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對此進行更加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西藥聯合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對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對中醫證候積分的改善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田學昌.膽樂膠囊對慢性膽囊炎患者膽囊功能、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1):100-101.
[2]蔣平.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合并膽結石的臨床療效[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5):65-67.
[3]任逸東,韓旭,石立鵬,等. 慢性膽囊炎中醫治療研究現狀[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7):882-884.
[4]顧瑞,陸瑤瑤,戴洪山,等.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療效及對炎癥因子、膽囊功能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17):64-69.
[5]中華消化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肝膽疾病協作組.中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內科診療共識意見(2018年)[J].中華消化雜志,2019,39(2):73-79.
[6]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 膽囊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4):241-246.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281-285.
[8]陳勇. 膽石片聯合頭孢唑林鈉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研究[J]. 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8):1978-1981.
[9]張留龍.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臨床分析[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5):554-555.
[10]夏三繼.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膽囊炎合并膽結石的臨床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2018,34(7):119-120.
[11]朱麗萍.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及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3):142-143.
[12]錢小洲,常寧甫. 化瘀愈膽湯聯合曲匹布通,阿莫西林膠囊治療慢性膽囊炎療效觀察[J]. 現代醫藥衛生,2019,35(22):3519-3521.
[13]王小琴.柴芩舒膽湯對慢性膽囊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膽囊收縮功能的影響[J].光明中醫,2020,35(4):476-479.
[14]鄭鵬飛,屈會化,等.《傷寒論》柴胡桂枝干姜湯方證淺析與臨床應用[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7,32(5):11-13.
[15]李霞.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膽囊炎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4):87-88.
(收稿日期:2021-01-23 編輯:徐 雯)
作者簡介:王綺云(1987-),女,漢族,本科,主治中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內科學。E-mail:35717929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