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弟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是重要的知識獲取環節,學習豐富的文學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對書籍的篩選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多數教師都會選擇以文學名著為重點書籍。名著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可以對學生的心靈產生滋養,傳遞給學生人生經驗。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喜愛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有效落實閱讀工作的關鍵。基于現階段班上學生的閱讀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閱讀缺乏興趣,尤其是名著閱讀,他們普遍認為這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因為沒有全身心地投入閱讀當中,他們并不能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也不能理解名著的精華所在。這樣的閱讀氛圍不僅對學生毫無益處,甚至會浪費學習時間,消耗閱讀興趣?;谶@樣的狀況,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內在閱讀動力,讓他們喜歡上閱讀。教師要發揮引領者與示范者的作用,當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出現消極心理時,教師應當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通。教師也要不斷學習,增加自己的閱讀量,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在上課過程中對名著的片段進行引用,將名著的內容、思想與上課的內容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課下自主閱讀。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閱讀的書籍進行嚴格篩選。由于本文所針對的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書籍優劣的分辨能力不足,所以教師要承擔起挑選書籍的責任。教師要明確開展閱讀教育的目的,確定被選書籍的標準。對學生開展閱讀教育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人文素養,汲取文章所傳遞出來的正能量。并且,為了符合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選擇的書籍要盡可能語言直白,主題明確。在為學生推薦外國名著時,教師更應當注意選擇合適的翻譯版本,這是由于譯者的自身能力決定了翻譯作品的水平,如上海譯文、人民文學、三聯等出版社翻譯的作品水平相對較高,應當作為教師的首選。對于古典名著來說,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推薦一些底蘊深厚的名著,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是經過歷史積淀和考驗的經典之作,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人生經驗,幫助他們增長見識。
(一)摘要名言感受文學魅力
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快速發育的時期,在這一階段里,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保持長期集中,所以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內容摘要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加仔細地閱讀,領會作者的描寫手法,感受名著的語言之美。如果學生能夠做到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對每一章的字句進行斟酌,充分了解作者的創作手法及主題思想,就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名著所使用的詞匯往往豐富而形象,不是過分堆砌,而是恰到好處。學生在仔細品味的過程中能提升語文閱讀素養,更好地理解名著的魅力所在。此外,教師還要提倡學生進行多次反復閱讀。第一次當然是略讀,快速知曉文章所講述的事情。之后就是熟讀,這一階段學生能夠完全掌握名著中的人物和情節,并熟知人物之間的潛在聯系。最后就是精讀,這一階段的閱讀最為關鍵,也是學生進行摘要的過程。學生可以從名著中學習寫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也可以通過對文中語句的細細品味,反復思考文章中的意象,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在這樣反復琢磨的閱讀中,學生方可汲取到名著中的語言精華。
(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如最受學生歡迎的《西游記》,它有著極高的藝術成就。不僅如此,里面師徒四人的優良品質也值得學生學習,如唐僧的堅韌不拔、悟空的愛憎分明、八戒的樂觀善良和沙僧的勤勞樸實。閱讀這類作品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樣,許多寓言故事也能為學生帶來啟發作用,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感受人物的善與惡、正與邪,比起教條式的說理,閱讀的形式更能讓學生感同身受,激發他們對美好品質的認同感。
(三)設立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由于名著語言深奧晦澀的特點,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所以教師也可以在學生開始閱讀前適當提出一些閱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意識的閱讀。教師要依據名著所講述的重難點,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設置問題,這樣不僅能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方向,還能方便學生更快地串聯起文章脈絡,對書中的關鍵情節有更細致的解讀。閱讀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對名著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方便學生對閱讀中不細致的地方進行反思,查漏補缺,掌握閱讀的經驗。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及時向教師咨詢,借此拉近師生距離,提升日常課程的教學效果。
(四)分享閱讀體驗,促進交流
教師要讓學生對于書籍中所掌握到的知識進行暢所欲言,讓學生互相推薦自己閱讀過的好書,在班級中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分享閱讀經驗是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和整合網絡資源的方式,將名著的脈絡進行梳理,制作成以“閱讀分享”為主題的幻燈片,用PPT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加深學生自己的閱讀體會,還能激發其他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置讀書角,讓學生將自己讀過的書籍放在讀書角,方便學生互相借讀,學生也可以在此進行讀書交流。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也能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習慣是在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開展這項教學活動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涵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閱讀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培養閱讀必須要從小做起。教師要讓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文學素養熏陶,為以后的學習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郭城驛鎮郭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