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不得邀請吸毒人員參與節目制作? ?《法治日報》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禁毒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10月1日起施行。按照《條例》規定,新聞媒體、互聯網媒體不得邀請吸毒人員參與節目制作。
《條例》指出,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媒體等應當通過專題專欄、公益廣告等形式,宣傳毒品危害,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在面向青少年開設的節目、欄目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毒品預防教育。
《條例》規定,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媒體等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堅持健康、向上的社會導向,不得邀請吸毒人員作為主創人員參與制作廣播電視節目,不得播出前述人員作為主創人員參與制作的電影、電視劇、廣播電視節目以及代言的商業廣告節目。
河北雄安首部綜合性地方法規出臺重點承接8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日報》
日前,《河北雄安新區條例》經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于9月1日起施行。這是雄安新區首部綜合性地方法規。
該條例指出,雄安新區將重點承接8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其中包括在京高等學校及其分校、分院、研究生院,事業單位;國家級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創新中心。
廣州微信群有人罵人?
群主不作為或擔責? ?《羊城晚報》
如有人在微信群里罵人,群主“慢作為”“不作為”要擔責。近期,廣州互聯網法院的兩起案例引發關注。
一起是微信群主對群成員在微信群里辱罵他人置之不理,對被辱罵者求助也無動于衷,被法院以“慢作為”“不作為”為由判決承擔責任。另一起是微信群成員罵人后,群主及時勸阻,在勸阻無效后解散微信群,法院對此判定群主不承擔責任。
廣州互聯網法院的辦案法官李朋表示,微信群主負有對微信群的管理職責,須履行注意義務。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石佳友說,考慮到微信群的功能與特點、群主所具有的職責與權限,對群主責任的認定應基于過錯原則,可參照適用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的“通知-移除”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