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建設研究

2021-09-23 01:27:49李佩潔
江淮論壇 2021年4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李佩潔

摘要:新時代的大學生是伴隨著網絡時代出生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如何借助融媒體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成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梳理融媒體理論的基礎上,文章結合當前“雙一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建設的現狀及數據比對,分析了當前高校運用融媒體手段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潛力與優勢,并圍繞短視頻融媒體平臺進行典型案例分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三全育人”;融媒體;思想政治教育;“雙一流”高校;平臺建設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推動相關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完善,提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并以此為指導,建立了一個統籌理論與實踐、教學與思政、課堂與課后、校內與校外、網上與網下的系統性綜合性一體化高校育人體系。[1]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這對高校育人與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智能手機完全覆蓋、4G網絡高度成熟和5G網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校園WIFI的全覆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全新的媒體環境,將各種融媒體工具更廣泛地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是大勢所趨。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因此,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平臺創新對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建設的時代內涵

當今世界,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化、智能化浪潮極大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和人類生產生活模式。根據2019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8.54億人,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了8.47億,占比高達99.1%,學生群體占據了全部網民的26%。與信息化和數字化媒體相伴而生的“00”后大學生成為高校學生主體,這對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區別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話語體系和“大水漫灌”式的內容輻射,當代大學生更容易接受分享型、互動型、去中心化的媒體傳播方式和“精準滴灌”的信息推送,因此,如何借助于融媒體平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日益成為高校實現“全員、全過程與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網絡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

針對高校網絡宣教工作的開展,丁凱等(2014)[3]基于傳播學理論分析了自媒體的獨有特點及其對于高校網絡宣教的積極效應與消極效應,提出高校宣教網絡應該注重敘事場、心理場、輿論場三個“場”的創新與優化。在信息傳播的媒介方面,虎業勤(2015)[4]、黃怡寧(2016)[5]、常凌翀(2017)[6]分別以微博、QQ群和微信這三大高校主要輿論信息來源為例,探討了輿情應對與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盡管研究媒介并不相同,但是總體認為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只有把各類媒介傳播模式納入高校宣傳工作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教育認同方面,上官令西等(2016)[7]從全媒體視角下的高校黨建輿論引導和宣傳視角入手,以我國10所高校為例,研究了高校黨建工作在新媒體背景下的運行機制。鄭衛麗(2020)[8]以北京高校為例,指出融媒體以其快捷性、超時空性和匿名性等特點開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戰場。

總的來說,目前針對高校網絡宣教工作的研究較為廣泛,內容從輿論機制到新聞宣傳研究,再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認同都有涉及,但是對“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融媒體新業態的聯系方面還有不足,缺乏針對高校運用融媒體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研究與典型案例分析。

(二)融媒體理論與實踐發展脈絡

隨著個人電腦與網絡的普及,媒體行業與其他領域的交叉滲透日益增多,從2006年“全媒體”概念作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被提出,到2008年南方報業等傳統媒體紛紛嘗試“全媒體”的新聞新業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成為趨勢,這可以看作是融媒體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前身。在3G網絡和個人手機最初普及階段,盡管使用手機瀏覽信息的用戶越來越多,但此時個人電腦及傳統媒體所占的比重仍然較大,這一階段的全媒體仍主要是針對于不同媒介形態的綜合運用。[9]隨著4G牌照的全面發放和5G技術的迅速應用,宣傳方式和傳播渠道都發生了徹底變革,融媒體在融合的形態樣式中逐漸成熟,成為全媒體在新時期的深化概念。

伴隨近年來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融媒體平臺建設中大量引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對系統支撐平臺進行再造,使之能滿足輿論陣地生產的現實需要。融媒體區別于以往媒體的關鍵點在于“融合”:一是傳播形式的融合,將以往的電視、廣播、PC端網站進行有機整合、集中管理和統一發布,通過簡化形式來提升信息傳播效率;二是內容信息的融合,將以往刊載于不同媒體上的新聞、資訊、用戶反饋等綜合在一個或者少數幾個信息主體中,對一系列媒體傳播過程進行數據分析,將融媒體平臺打造成綜合信息服務的移動門戶;三是受眾用戶的融合,通過融媒體平臺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用戶受眾進行整合,了解不同受眾的反饋進而針對不同受眾進行精準信息推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融媒體綜合了互聯網運營模式、即時信息傳播思維以及數字技術工具,是一種新型傳播生態,具有全媒體、全覆蓋、全功能和全時空的特點。[10]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融媒體建設的優勢和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的媒體形式日益在信息傳播中占據主導地位,各類直播平臺和短視頻APP廣泛出現,線上會議和在線學習成為常態,深刻地改變了青年學子的信息獲取與傳播渠道,尤其對于出生于信息化浪潮的青年學子,微信、釘釘逐步取代了短信甚至電話功能,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成為他們獲取資訊、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豆瓣、知乎等社區逐漸成為高校學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融媒體技術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學生的積極參與促進了高校宣教機制的創新,拓展了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及渠道。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在思想、內容、機制上創新,使得學生易接受、思想易傳播、教育易開展,在融媒體時代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話語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是在高校黨政部門主導下構建的以媒介整合與創新而構建的跨形態、跨渠道的宣教內容傳播平臺,并根植于學生社會交往的媒介環境,它既是媒體傳播的集合,也是信息流通的場域。在“三全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首先可以拓展全員育人的內涵,不僅將社會、校友、教師、職工以及家長等各種角色整合起來,還能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發揮朋輩影響的重要途徑;融媒體應用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傳播的即時性,能夠充分拓展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空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無處不在卻又能夠育人于無形。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媒體平臺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勢所趨,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融媒體建設實踐中,不同建設主體的側重各不相同[11],以新華社、人民日報等為代表的大型中央媒體立足于已有的平臺、團隊和渠道優勢,在堅持內容生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新的數字技術構建更為全面迅捷的融媒體報道平臺,提升信息傳播效率,把現有媒介由相加變為相融;各地政府機關的融媒體平臺構建側重于通過融媒體政務平臺的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政府管理與服務水平。而與之有所差異的是,單個高校往往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打造自身獨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而且各校自行開發的平臺往往會因為缺乏足夠的受眾支撐從而流量不足,也不符合互聯網的共享精神,因此各高校應側重于內容領域的深耕,運用已有的中央媒體資源和成熟的市場媒體平臺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立體化傳播,立足于各自傳統優勢和特色、以師生為中心來推進高校融媒體平臺建設。特別是在信息時代,媒介形式更新極快,從人人網到微博、微信和短視頻平臺的風靡,不過十來年時間。因此,高校需要更為靈活地運用師生常用的媒體平臺,依托不同平臺的不同優勢來引導學生,通過內容的深度加工和精準推送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

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的發展

(一)融媒體環境下的高校網絡宣教平臺建設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建立起了融媒體宣教網絡,其中以微信、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為主。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本文以這42所雙一流高校為樣本,分析2019年的融媒體宣教平臺建設情況,發現總體上存在著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融媒體宣教平臺已初具規模,而且不同的學校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宣傳風格。在融媒體平臺建設過程中,各個學校大多采用示例引導、新聞報道、資訊分析等方式進行意識形態教育和引領,其中微信更官方、微博更迅捷、短視頻更具表現力。截至2019年年末,全部42所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官方新浪微博,36所雙一流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抖音公眾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融媒體宣傳體系。

二是數量上和內容上更新較為及時。在對比微信公眾平臺、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公眾號的更新情況中,高校平均每周更新微信公眾號20篇,平均每年更新微博數2898次,平均每年更新抖音號80次。微信公眾號以發布資訊與新聞報道為主,微博則以新聞轉發、校際互聯、實時動態為主,而抖音則側重于活動宣傳與校園風采展示。就具體數據而言,不同的融媒體形式存在著較大差異,微博更新頻率較高,每年更新次數多達800至8000不等;微信公眾號更新頻率相對較低,每周更新次數主要集中在20次左右,每年更新可達上千次;而抖音號的更新頻率最低,大多集中在每年更新數十到200次不等。鑒于文字傳播和視頻媒介的相關特點,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可以預測的。總體看,42所高校的新媒體宣傳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定標準,順應了當前時代的信息傳播規律與學生信息資訊的獲取需求。

三是高校黨政融媒體宣傳實現了一體化。2019年42所高校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報道均通過高校整體的融媒體宣傳平臺得以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宣傳資源的浪費和重復,也給學生們關注校園資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體化平臺的便利。但在高校下屬學院、學部甚至書院的宣傳平臺中,不同學院、學部、書院的宣傳形式各不相同,有些學校下屬學院的整體宣傳平臺和黨建平臺是分開的,有些學校下屬學院的教師黨建平臺和學生黨建平臺也有所區別。因此,基層黨建思想政治新媒體平臺建設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

四是黨建思想政治融媒體運營團隊基本形成。各個高校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融媒體宣傳運營團隊,以各個高校的黨委宣傳部為主導,成立了一批運營融媒體平臺的學生組織,培養了一批掌握融媒體運營技巧的優秀學生骨干,也讓較多的學生參與高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參與群體的廣泛化和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自我教育,拓展了“三全育人”的廣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建設的主要指標和比對分析

本文在綜合調研42所高校的融媒體宣教平臺的建設情況后,選取微信公眾平臺、微博以及抖音號三個典型的新媒體平臺進行匯總,并以微信公眾號周更文章數、微博年度發博數、抖音號年度更新數為觀測指標。通過匯總數據,發現42所高校均在融媒體建設中頗有成效,就平均數而言,每所高校微信公眾號周發文篇數高達20.8,相當于每所高校每日進行微信推送3篇左右;微博年平均轉發數多達2898次,相當于高校每日進行微博轉發8次左右;抖音公眾號年平均制作量為69次,相當于每五天就有1篇新的短視頻上傳至短視頻平臺。考慮到在制作成本上,短視頻高于微信推送,微信推送也高于微博發布,故以上數據比較客觀地反映了高校應用融媒體工具的情況與態勢。此外,本文還計算了以上三個數據的中位數,發現微信公眾號的平均周更新中位數為17.5,微博年更新數量中位數為2706.5,抖音短視頻更新中位數為60.5,均小于以上三個數據的平均數,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42所雙一流高校在融媒體建設方面的不平衡,不同平臺媒體的建設情況中前21所學校明顯高于后21所學校的建設情況。

因為42所高校所在地分布不均、各種資源本來就存在分布不平衡的現象,直接通過排序進行位置分布篩查的方式有失公允,所以本文將三個指標分別進行排序,選擇每個指標的前十個和后十個進行分析。對比發現,42所雙一流高校在融媒體資源利用中確實存在著不平衡的情況。其中既包括三個數據前十高校和后十高校的差距,也包括前十高校內部和后十高校內部的差距。例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數量比較中,前十高校平均發布數為40篇/周,后十高校平均發布數為8.3篇/周,前后相差近5倍。在微博發布數量比較中,前十高校平均發布數量為5462.3條/年,后十高校平均發布數量為495.3條/年,前后相差近11倍。在短視頻發布數量比較中,前十高校的平均發布數量為152.7個/年,后十高校的平均發布數量為29.6個/年,前后相差近5倍。從數據中,可以發現,短視頻平臺作為近年新興的視頻宣傳方式,雖然在部分高校中已經得到初步應有,但是未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高校融媒體宣教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以上42所雙一流高校進行整體的數據總結和具體的對比分析之后,本文發現高校融媒體宣教平臺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各個高校之間、各個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總體來說,東部高校優于西部高校,南部高校優于北部高校。而且,在融媒體利用方面,利用較好的高校與利用較差的高校差距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各個高校運用融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差異仍然很大。

二是各高校在不同融媒體平臺建設上存在差距。除了少部分高校在三大主流融媒體平臺能保持較好的利用率和發布數之外,其余的高校有所側重,均衡度還有待提升。比如有的偏重于微信公眾平臺建設,周發文數量很高,但是微博和短視頻平臺的應用則相對較少;而有的大學則側重于微博平臺的發布,但是微信公眾號和短視頻平臺的應用較少。因此,如何在保持傳統宣傳優勢的基礎上實現各類新媒體工具的均衡發展仍然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是在內容建設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本文在調研中發現,微信公眾號以發布資訊為主,微博則以實時動態為主,而抖音則側重于活動宣傳展示。這雖然展現了不同平臺的功能優勢,但如何利用融媒體平臺展現比較成體系的思想政治宣教內容、真正實現內容的深度融合,仍需要重點研究。

三、高校融媒體平臺典型案例分析:以短視頻為例

就目前的融媒體平臺建設而言,抖音、快手等融媒體平臺已成為大眾廣泛接受的信息來源渠道,相較于傳統的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融媒體平臺,短視頻憑借其短小精湛的信息展現效率以及更為出色的聲像傳播形式為大眾所接受。因此,通過對部分高校的短視頻平臺進行案例分析,可以在充分了解其目前建設現狀的基礎上,對于高校師生喜聞樂見的短視頻類型、形式進行歸納,為短視頻融媒體平臺建設提供助力。

因為大部分高校的短視頻平臺建設集中在抖音APP上,所以本文以抖音APP為研究平臺,選取了2019年短視頻發布數量前三的高校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發布數量由高到底排序分別為Z、B以及W大學,在搜集上述三所高校2019年與2020年點贊量前十的具體短視頻情況的基礎上,對上述三校的短視頻建設情況進行具體案例分析。

數據顯示Z大學的短視頻最高點贊量、點贊數超過5萬的短視頻數量以及點贊量前十的視頻平均點贊量最高,其次為W大學,最后為B大學,上述數據的出現是與三所高校的師生數量規模密切相關的,特別是Z大學的短視頻受歡迎程度高、選材范圍廣泛,比較好的抓住了受眾心理。在具體的視頻類別導向方面,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因素的影響,2020年和2019年的點贊量前十的短視頻類別存在著較大差異:Z大學從側重于日常宣傳和師生風采轉向了關注社會熱點和時事政治;W大學對于社會熱點也有較多涉及;B大學則推出了疫情相關課程,獲得了不錯的吸引力。

對上述三所高校的具體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關于短視頻內容如何更好地吸引服務高校師生有如下建議。

(一)關注社會熱點,突出政治引導

目前高校師生對于社會熱點和時事政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的演變,越來越多的師生希望獲取相關的知識及信息,所以可以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在社會熱點相關事件中突出政治引導,Z大學在2020年就充分利用了這一方式。

(二)發掘校友資源,構建模范力量

高校相對于其他社會組織而言,最主要的貢獻是人才培養。充分利用校友資源既可以為高校吸引更多的關注度、提升對于高校的認可,也可以為高校師生樹立模范力量,推動高校學生學習模范,弘揚青春力量。Z大學和W大學的短視頻情況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三)發揮科研優勢,推出熱點課程

高校相較于其他社會團體的重要優勢在于有專業的科研機構與專家團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引導性,在社會熱點以及相關政治時事出現時,可以進行引導與知識傳授。因此,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專業優勢,針對時事熱點與社會大眾關注的相關問題推出專門課程,進而滿足社會需要,B大學在2020年推出的疫情期間教育課程短視頻就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四)發現校園特色,提升吸引能力

目前高校短視頻平臺的相關視頻存在內容與類別相似的傾向,對于校園情況的展示也趨同化,如何發現校園的特色就成為在趨同化的短視頻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以目前的高校來說,W大學的校園風景具有鮮明的特色與優勢,故關于校園美景的視頻取得了很不錯的關注度。而Z大學在選材過程中更加著重于特色的學生活動或者重大的典禮,點贊量也相對較高;B大學則在除了相關景色之外側重于具體的學生風采展示,比如日常有趣的校園生活以及社團活動等等。因此在未來高校短視頻的發展方向上,需要充分考慮不同高校的校園特色,才能夠充分提升短視頻的吸引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建設的改進

高校運用融媒體平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滿足了以“00”后為主體的高校學生的日常信息需求,多元化、即時性的信息符合當前青年大眾的資訊獲取偏好,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式體驗。在社群化交流成為主要信息傳播方式的背景下,高校的黨建和思政工作更容易滲透進黨團支部等組織和學生個體的日常交流互動之中,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媒體方式對學校的黨建以及思政工作進行及時反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僅僅是上傳下達的灌輸教育,而成為上下互動、積極反饋的交互式教育體驗,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做實做細,把工作深入開展到每一個細節之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一)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內容建設的思想性和引領性

融媒體的發展是技術形式和傳播內容上的雙重創新,特別是高校的思想政治融媒體要凸顯黨建意識形態工作,新媒體應用只是手段,必須遵循內容建設至上的根本原則。網絡時代各種思潮層出不窮,各個思潮、各種信息、各個群體都在爭奪話語權,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根本,必須在新媒體的發展潮流中獨樹一幟,旗幟鮮明地傳播新思想、弘揚正能量、倡導新風氣,特別是要堅決避免為了追求形式上吸引眼球而導致內容的膚淺化和低俗化。立足于“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融媒體平臺關鍵在于內容建設,充分發揮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各種載體的互補優勢,及時傳播黨的理論思想、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堅持做好內容建設,開發出能夠給予學生“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憂、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壓”的精品內容,才能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實現良性發展,真正體現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引領性。

(二)堅持全過程育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性和前瞻性

融媒體平臺建設要具有大數據思維,運用好現代智能技術,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宣教方式的靜態思維。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平臺建設中要將大數據分析技術、行為實驗與心理學研究的成果相結合,動態掌握同學們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從而實現信息的精準送達,從根本上解開同學們理論上和思想上的扣子,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腦入心。同時,融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還承擔著校園輿論引導的重要責任,肩負著搭建校園文化的重要義務,需要在主題策劃和傳播渠道上增強對輿論前沿的預判力,形成搶先占領輿論陣地、引領新時代學生思想政治動態的新局面,增強育人效果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因此,“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融媒體平臺建設,必須運用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運用最前沿的理論成果、前瞻性地回應現實問題。

(三)堅持全方位育人,注重傳播渠道的多樣性和融入性

高校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帶來了資訊便捷的同時,也造成了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特別是在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上,由于信息孤島和信息繭房效應,年輕學子因為信息不對稱容易形成片面的認知,造成思政工作難以實現預期的效果。因此,在融媒體平臺下進行黨建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信息權威性與親和力的結合,注重傳播形式的多樣性和傳遞渠道的豐富性,利用融媒體的多元平臺優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思想引領。首先是充分發揮權威媒體的平臺優勢,運用新華社、人民網、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來進行正面宣傳,通過從學校到院系再到支部和班級的傳統宣教渠道廣泛傳播,起到全面占領宣傳主陣地的作用。同時,通過學校設立的微信、微博、視頻號等多種平臺,融合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種元素集成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廣泛性,發揮新媒體的迅速、靈活與互動的優勢,讓同學們在日常瀏覽和交流中鞏固思想政治學習的效果,打造融入式和全景式育人場景。

(四)堅持全員育人,發揮學生受眾的主體性和協同性

全員育人首先要充分調動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等主體的育人作用,并重點關注知名教授、杰出校友、先鋒模范人物在融媒體平臺上的分享與展示,通過身邊人的引領和身邊事的熏陶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建設要特別重視自下而上的力量,注重學生在平臺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既是信息傳播的受眾主體,又是信息傳遞的重要渠道,還可以成為信息的重要生產者,在高校融媒體建設過程中,要通過深入挖掘不同類別學生的用戶畫像,準確定位不同學生的不同偏好,再對其進行精準的思想政治指引。此外,還要充分運用學生自身的內容創造力與信息傳播力,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朋輩效應與社群之間的正向反饋,讓廣大學生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者與踐行者,使得用戶與平臺維護者共同構成融媒體平臺建設主體,充分發揮“三全育人”的協同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習近平.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N].人民日報,2019-01-26(01).

[3]丁凱,曹石亞.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網絡交流新特點與高校宣教網絡的優化[J].江淮論壇,2014,(5):188-192.

[4]虎業勤,孫寧.淺析高校微博對高校網絡輿情的影響及引導路徑[J].鄭州輕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31-34.

[5]黃怡寧,楊茜茜.協同治理視域下的大學生網絡輿情事件研究——以QQ群匿名輿情事件為例[J].決策與信息,2016,(5) :119-127.

[6]常凌翀.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網絡輿情分析及引導機制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5) :107-112.

[7]上官令西,袁玥,孔令達.全媒體視閥下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的研究與實踐[J].今傳媒,2016,(11) :125-127.

[8]鄭衛麗.北京高校融媒體助力“微思政”建設路徑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0,(12) :44-46.

[9]姚君喜,劉春娟.“全媒體”概念辨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6):14-16.

[10]周鹍鵬.試論媒介融合背景下國家品牌的融媒體塑造[J].傳媒,2015,(16):59-61.

[11]王辰軒,安爍羽.基于多案例分析的高校融媒體管理模式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9,(6) :110-113.

(責任編輯 吳曉妹)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52:19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8:09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天| 91偷拍一区| 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伊人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偷拍久久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黄色a| 毛片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片911|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久久婷婷六月|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欧美天天干|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啪在线91|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蜜桃| 毛片基地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偷倩视频| 亚洲区第一页| 国内视频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精品视频第一页|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色亚洲成人| 国产爽妇精品|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国产免费网址|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97国产在线视频| 天天综合网色|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乱论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