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陽 楊博 屠書榮
摘 要:針對目前工科院校美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和理論分析,對工科院校開展美育教學的優勢與劣勢進行深入分析,對工科院校美育教學改革與質量提升的路徑及方法開展深入研究,提出科學設定學校的美育教學目標,系統構建學校美育教學課程體系,加強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在美育教育方面要以一定的教學策略展開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新時期符合時代特點的美育工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工科院校的美育改革發展新路。
關鍵詞:工科院校;美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美育在培養個體的創造力方面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應注重藝術素養、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倡導下,我國高校美育工作呈現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當然美育教育中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尤其是工科類院校更是存在美育教育理念的偏差以及數量和內容上的不足、美育工作體制機制不健全、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不完善等問題。
一、工科院校美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調查發現,我國高校工科學生教育比較重視應用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訓練,對學生的審美素養、道德情操和健康心靈等全面發展的問題重視不夠,很多工科學生創新意識不強、眼界不夠開闊。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課程設置隨意性大
美育活動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密切相關,只有將德育、美育和體育有機融合為一體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成長。很多高校和教師對美育的認識比較膚淺,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路徑和方法知之甚少,美育課程設置隨意性大,教學理念和方法陳舊。有的高校開設了藝術概論、藝術與美學、色彩美學、名作欣賞等理論課程,而藝術實踐類、史論類和批評類課程開設較少,相近課程重復開設的現象比較普遍,課程體系設置的系統性和綜合性較差。
(二)美育教學建設和教育資源不足,缺乏統籌和協同推進機制
部分工科院校很難在美育教學質量與數量上滿足學生對人文、藝術類課程的需要,美育課程(尤其是實踐訓練類課程)數量少、質量低、課時短、門類不齊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很多工科院校還存在整合協同機制較差、美育資源配置不達標、師資隊伍力量不足、缺乏建設發展規劃等問題。
(三)學生審美趣味廣泛,但相關知識匱乏,觀念與行為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多數工科學生能認識到審美素養對個人成長和全面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書畫、詩詞、音樂、戲劇、舞蹈、美術等美育課程表現出濃厚興趣,有一定的審美追求,但很多工科學生缺乏審美常識性知識,參與審美活動的情況不盡如人意,審美觀念與行為存在一定的偏差,亟須系統性改革和提高。
二、工科院校開展美育教學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針對工科院校美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從高校自身實際出發,分析工科院校開展美育教學的優勢和劣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普通工科院校而言,由于對美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高水平美育師資缺乏、美育資源平臺和條件較差等原因,客觀上對開展美育教育教學造成了諸多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拓展思路,利用當地美育資源,搭建開放的美育平臺,拓展教育空間,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借助外部力量提高工科院校自身的美育教學質量。
另外,工科院校擁有多學科(交叉的)技術優勢,信息技術力量較強,加強美育與各個學科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美育教育應該是一個全面滲透的過程,也是和各個學科有機、交叉融合的過程。教師在學科教育的過程中將美育教育巧妙貫穿其中,通過工科專業教育的特點來挖掘美育的依托點,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美育教育的價值,同時更生動地展現學科教育。工科學科教育和美育教育并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融合互補的,只有共同合力才能更好地開展育人過程。
三、工科院校美育教學改革與質量提升的路徑研究
2019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新時代高校美育教學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提高工科院校美育教學的質量必須找到正確的發展路徑和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一)通過教育教學融合美育教育,疏通美育教育渠道,找到美育教育途徑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之一,而美育教育能很好地輔助實現這個目標,尤其是工科類學科,由于其學科自身的特點,融入美育元素能更好地實現育人目標。新時期美育教育更要借助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展開,積極利用各種平臺和載體增加美育教育資源,實現美育教育的目標。
(二)結合美育教育和學科優勢,積極尋找美育教育契合點
將美育教育和學科優勢結合起來,在挖掘學科教育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尋找美育教育的契合點,這樣才能有效拓寬美育教育的內容和范圍,學生也能在充足的美育教育中浸潤式地感受美育教育的內容,像中國優秀的文化和道德規范等,以特色和品牌提升美育教育教學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三)著力構建全員參與的“大美育”工作機制
美育教育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整體的教育過程和體系,學校要構建相應的教育教學體系,在學科教育中系統化地貫穿美育教育,設計可行性的課程實施方案、課程標準和內容,充分利用工科學科中的美育資源,拓寬美育教育空間。要眼界開闊,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以多種方式展開美育教育,像國際交流合作、美育教育實踐基地、社區活動參與等,以促進美育教育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