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林 來有武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應該不斷汲取生活中的經驗,將數學知識融入日常實踐中,不斷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實現數學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的能力。而且,教學課程的全面推進,也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涉及生活案例和素材,改變傳統數學教學單一、枯燥的課堂氛圍,進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生活數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20
數學基本知識是源于生活的,因此小學數學的學習要重視與實踐的結合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能力發展并不完善,小學生活數學的探索剛好適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強調生活數學教學的積極意義,幫助學生建立對生活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際素材引用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數學知識,并學會主動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將教學真正回歸生活。還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總結和歸納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積極探索和把握生活化的教學理論,不斷優化教育模式,提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有效性。以下主要圍繞著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內涵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小學“生活數學”教學的內涵
小學“生活數學”教學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理論知識生活化的過程,它將生活素材融入基本數學知識的教學中,將教學工作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更多地融入了社會的元素,也能夠滿足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有利于從小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生活數學的概念進行強調,按照教學安排和目標,對數學教學進行全新的規劃。要抓住小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敏感度,引導學生主動將生活現象和數學知識之間形成聯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受到生活實踐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慢慢提高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其主要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教學內容方面,現有教學資料中基本數學知識占有很大比重,其中的生活素材和案例都不是很好。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其他的輔助資料,這個資料要更多地體現生活素材,幫助學生在聯系實際的過程中掌握好數學知識。第二,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方面,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不僅要對基本的數學知識進行掌握,還要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發現并且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第三,在教學方法方面,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和題目的練習,要通過數學生活的實踐,讓學生掌握更多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并學會主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問題的探討和解決中。
二、小學“生活數學”的教學現狀
(一)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
我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存在內容缺乏的現象,許多教師礙于小學生接受能力有限,理解能力有限等情況,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總是會把基本知識的學習當作教學重點,并不會重視對學生聯系生活、理解社會能力的培養。課堂的教學內容呈現單一、空乏的形勢,這會使得小學階段學生的培養受到限制,嚴重影響學生之后的發展。而且長此以往,會固化教學觀念,教師逐漸形成只需要對學生進行課本教學的意識,將理論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忽略了生活實踐對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并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這種學習模式只會消耗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枯燥單調的課堂氛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自我學習和自主反思能力的提升也沒有很大幫助。
(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產生脫節
小學生處于各種能力和習慣開始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對社會的好奇心和探索力是非常強的。在學校教育工作結束之后,回到家庭中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鞏固學習,家庭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學生只在學校對數學知識進行基本的學習是完全不夠的,家庭需要給學生創造一種學習和探索的氛圍,使得學生在家庭的學習中實現能力的突破、進步。當前的教育形勢出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脫節的現象,家長把學生的學習任務完全托付給學校,將學校的課堂學習當作學生能力提升的主戰場,但是他們大多都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會使得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得不到鞏固和提升,并不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
三、小學“生活數學”教學的現實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傳統教學模式只局限于課本知識的講解,內容過于單一,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這種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對學生發展的要求,也不能夠達到現代教學的目標,教師必須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不斷融入新穎的教學模式,調動課堂學習的氛圍,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數學知識。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思考和探索的習慣,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通過主動發現和探索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和知識,會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社會各種新鮮事物的敏感度,進一步將數學知識的原理運用到生活中,形成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認識,也能夠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分析社會生活,從而加深學生對生活數學的理解,更好地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形成自己思考和發現的能力,這非常有利于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為之后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三)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