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香
摘 要:在我國教學改革越發迅速的當下,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都開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就小學科學教學來說,新課標的實施使其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新的教學理念下,需要以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為主,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觀察品質。文章主要通過分析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性及教學現狀,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途徑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觀察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1-0131-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aching reform,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ubject teaching at all stages,which is committed to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promoting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s far as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is concerned,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as made great change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Under the new teaching concept,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scientific observ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and briefly discusses the ways to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Observation ability
人們在接觸社會的過程中就需要進行觀察,其不僅包括對人們行為活動的觀察,也包括對自然界事物觀察,從而研究社會活動及行為。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其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并且能夠從中發現、提出、解決問題。因此,要加大對小學科學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力度,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較強的科學概念體系,提升其綜合學習能力。
1.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性
科學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門啟蒙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開展基礎內容教學,還要培養學生形成相應的科學素養,讓其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很多小學生將科學課程看做是一門次要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嚴禁的態度,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也缺乏關注,導致科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不順利。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下,教師就需要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核心,讓學生可以結合其學習的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科學知識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讓學生對于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等現象有更加明確的了解。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其對生活中的事物事無巨細進行觀察分析。通過有效的觀察,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全神貫注,提高其對于科學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給予學生正面影響。
2.小學科學教學觀察能力培養現狀
(1)脫離實際生活
就目前的小學科學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來說,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缺乏關注,尤其是在講解科學知識內容時,存在脫離實際生活的問題。科學來源于生活,并且需要應用于生活,教師在教學當中并沒有貫徹這一要點,導致小學科學教學脫離實際,不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很多小學科學教師都是按照教材內容“就事論事”,沒有對課程知識內容進行延伸,導致小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了解程度不足。這種照搬教材的方式雖然可以達到按部就班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但是沒有與生活相互銜接,學生對于教材上的內容不能深入理解,因此無法給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對于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事物缺乏認知和分析,并且不能將生活對應科學知識,導致綜合教學比較死板,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理論與實際沒有結合
在當前的小學教學當中,很多學科知識都需要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才能夠達到教學要求。就這個方面來說,小學科學教學中的理論與實際結合尤為重要,但是在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這點,尤其是在開展科學實驗時,沒有將實驗內容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無法對科學知識達到深入的理解。教師在演示科學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實驗原理死記硬背,沒有講解科學知識提出的具體原因和過程。還有部分教師并沒有給予學生相關的實驗操作機會,無法讓學生自己驗證實驗結果。對于以科學實驗為主的科學課程來說,這種以簡單的知識為主的教學難以達到新課程改革要求,影響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
(3)課內外結合度較低
小學科學課程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不僅要求教師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講解,還需要結合課外實驗、觀察等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使其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識內容。目前的小學科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存在課內外結合度較低的問題,沒有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禁錮。科學觀察能力的培養需要讓學生通過課內外知識的結合進行拓展延伸,以第二課堂教學為主,將科學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及學習當中。小學科學教學體系的很多內容都是源于課外內容,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時,教師對于課堂知識與課外知識的結合沒有達到目標,導致學生的觀察眼光首先,不能很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觀察欲望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