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在新時期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教師需要在減負增效背景下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并且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加強對減負增效問題有效了解以及認識,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相互融合,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減負增效;實施作用;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7-044-03
【本文著錄格式】陳瓊.減負增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課外語文,2021,20(27):44-46.
教師在減負增效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需要將減負增效教學思想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并且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當前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有效了解以及認識,幫助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要縮減課堂教學的某個環節,以增強學生學習針對性和科學性為主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所提出來的新要求。
一、減負增效的特點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在減負增效背景下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需要明確減負增效的主要特點和含義,從而為后續教育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減負增效背景下,教師需要明確減負增效并不是減少一些教學內容,也不是減少一些教學時間,也不是單純地減少學生在課業上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精簡性處理,提煉出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從而實現教學課堂的有效改革。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地認識減負增效的教育使命,減去學生在心理方面的負擔和學習壓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減負增效教育目標在小學語文教育課堂中實施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教師需要明確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實施減負增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課堂教學作為主要的陣地,將減負增效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和指導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加強對自身教學理念的有效分析以及轉變,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主來進行實施。
二、減負增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作用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實施減負增效教學模式時,需要明確主要的教學意義和教學作用,從而為后續教學提供良好的開端。從減負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對學生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進行降低,從而使每個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小學語文的樂趣以及作用,更加快樂和積極地進行知識的學習。通過這一教學背景的實施,能夠消除學生對語文課堂所產生的恐懼感和壓迫感,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與此同時,隨著學生課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對于語文課后學習的興趣愛好也會在不斷地提升。教師需要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和學生學習興趣進行相互的融合,讓學生能夠轉變自身的學習壓力,更加積極地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從而使得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這是小學語文減負增效的具體現實意義。從減負增效的實際意義來看,實際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體現在實際教學和課后教學中。因此,教師在班級教學中需要加強對減負增效的全面了解以及認識,對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先進的教學思想進行深入的挖掘以及分析,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主,貫徹落實減負增效的教學理念,從而使得小學語文內在價值能夠得以充分地凸顯。
三、以往小學語文教學對減負增效的誤解
雖然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在減負增效理念下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活動,但是由于教師并沒有把握住減負增效的一些本質性內容,所以在實施減負增效教學模式時存在的偏差和問題是比較多的。因此在當前時代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在實施減負增效教學模式時,需要明確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主,貫徹落實減負增效的教學優勢和作用,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減負增效,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以往新課程改革中就已經提出了,并且減負增效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探討的重要課題。但是減負增效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的困擾是比較多的,一些教師認為減負增效主要是為了減輕學生課后的負擔,給學生充足的自由發展空間,但是相對應地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學生自由空間過多,并沒有重視語文課程的學習,甚至是一些學生認為語文學習是可有可無的,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高。并且在減負增效的背景下教師也沒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以及指導,只是單純地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空間和成長的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傳統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對減負增效有著片面的認識,比如教師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太過強調學習興趣的有效挖掘,雖然這一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大量地融入了課外的內容,對課堂教學重點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把握,這就會導致課堂教學重點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使學生無法把握住課堂教學的重點,這就會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時遇到難點問題越來越多。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減負增效,并不是單純地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思想壓力,而是要讓學生認識到小學語文的學習作用以及樂趣,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時間,從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加高效率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質量。
四、減負增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自由學習效果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在實施減負增效教學模式時,需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個性化成長和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以及空間,從而使得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和優勢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得以全面地凸顯。主體參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地調動自身學習動機,對時間和空間進行有效的安排,從而保證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機械性訓練的教學模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進行閱讀以及思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質量。比如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匆匆》文章內容時,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作者對虛度光陰的無奈和惋惜,并且明確作者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而復雜的心情,讓學生能夠明確人生短暫需要更加珍惜時間把握時間。因此,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以這一教學出發點入手來加強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讓學生試著算一下8000多個日子是幾年,為什么說時光是非常短暫的。在后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來閱讀這篇文章的內容,為了保證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加深對文章內容的印象,教師要為學生布置這樣的學習任務,來讓學生進行閱讀:(1)請同學們勾畫出這篇文章中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感受到時間流逝。(2)結合生活經驗說一下時間為什么是匆匆的。(3)在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對自己有什么啟示?教師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在為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之后,由于這些問題都是緊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的,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強對重點內容的了解以及認識,并且在最后一個問題中為學生進行了生活之有效擴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主題的有效升華。在班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留有一定的時間之后,要讓學生試著回答一下教師所提出來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寫在草稿紙上。在后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認真地聆聽其他同學的回答內容,和自己的答案進行相互的對比,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及時發現在自己思考過程中的一些偏差以及正確的思考思路。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加深對這篇文章重點的印象,還有助于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足之處。相比于以往說教式的教學模式來看,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使學生的自我體驗和感悟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這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讓學生充分地表達了對課文的感悟以及理解,讓學生對文章語言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從而為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素質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發揮課堂黃金時間的優勢,實現多樣性學習模式
教師在減負增效教學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需要充分地把握課堂教學的時間,加強對學生情況引導以及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率地進行學習。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課堂中的重點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每節課的前10分鐘屬于課堂教學的黃金時間,并且學生在學習時的精力也是非常旺盛的,在記憶力方面相比于后續學習來說會非常的深刻,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加深對這篇文章基礎知識的印象,從而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教師在班級中為學生講解《北京的春節》這部分知識內容時,由于每個同學都在生活中對春節的印象非常的深刻,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北京春節的特點和春節喜悅的氣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結合自身在春節中的一些經歷進行作文的寫作。比如在文章中提到了在過年時的吃和穿,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進行簡單的講述,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進行對比性的學習,還有助于讓學生更加明確文章中的結構,通過作文的方式,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學生寫作完成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在班級中與其他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共同讓學生感受到過春節時的愉悅心情,感受到作者寫作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教師會發現后續教學的進行是非常順暢的,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從而完成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
(三)豐富作業設置形式,實現思維教育的優勢
在減負增效教學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將減負增效教學思想落實到課后作業布置工作中,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多樣性的作業中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師需要改變傳統一刀切的作業形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在設置家庭作業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當前的差異設置層次性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內容以及形式,甚至是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前,可以布置一項預習作業:結合課文內容畫一張故宮地圖。教師既可以讓學生從整體性的角度來全面地繪制故宮博物院,也可以結合一些細節性的內容進行繪制,比如宮殿的特點、用途等。其次在班級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開展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作業來精準性地把握文章中的重點。比如講解了《草原》這篇文章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這篇文章中的內容,首先進行圖畫的繪制,進一步地領會草原的景色。在后續作業完成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身想象力和聯想力,想象一下草原還像什么,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作業完成中掌握課堂學習的重點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創新課堂教學手段,實現趣味學習特點
在減負增效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融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來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縮減,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更加深層次地理解文章中的內容,從而減少學生的學習環節。比如在班級中為學生講解《草船借箭》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在影視片中有關草船借箭的片段,通過觀看學生可以迅速進入到角色中,猶如借箭的環節中。在強烈的視覺刺激下,能夠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草船借箭的情景,并且對于一些知識來說也省去了教師煩瑣的講解,通過視頻的方式能夠更加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讓學生感受到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的特點,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
五、結束語
在減負增效背景下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加強對減負增效教學模式的了解以及認識。并且還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緩解學生在內心中的壓力以及不良的情緒,從而使每個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加深對文章內容的印象,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紅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減負增效的策略分析[J].知識窗,2018(12).
[2]杜曉艷.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教育觀察旬刊,2019(9).
[3]劉葉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減負增效的策略[J].好日子,2019(8).
作者簡介:陳瓊,女,1989年生,江蘇蘇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