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提·阿尤甫 呂穎璇 袁驍 耿霖峰 劉鑫



【摘要】? ? 西部某油田地處邊疆偏遠地區,油井多為無人區,幾乎無電信運營商的光纜和無線基站信號覆蓋。給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帶來諸多不便,本文結合油田生產的實際需求,對無線網絡技術進行了對比分析,本著高“效費比”的原則對該無線網絡進行了討論與構建,實現了TD-LTE 4G和無線網橋混合組網模式,為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關鍵詞】? ? 無線網絡技術? ? TD-LTE 4G? ? 帶寬? ? 無線網橋? ? 物聯網
一、無線網絡技術
無線網絡技術是利用電磁波發送和接受數據的非線纜網絡技術,具有較強的移動性和靈活性特征,它突破了有線模式束縛,實現了用戶在網絡覆蓋范圍內的任何地方的數據傳輸和交互,它具有:
1.1安裝便攜
網絡布線施工工程在網絡建設中施工工期最長,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特別是在石油行業中,危險區域較多,地下管線復雜,簡單的開挖動土,都要經過極嚴格的審批,浪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而無線網絡一般只安裝一個或多個AP設備即可實現。
1.2高移動性
由于擺脫了線纜束縛,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區域,現場操作人員就可以進行移動辦公。
1.3可擴充性強
無線網絡組網靈活,打破有線網絡結構方面的局限性,可根據現場的情況靈活配置,距離長增加中繼,用戶多增加AP,不用時還可以移動到其他區域,特別適合于我們油井場所。
無線通信技術經過多年發展,主要形成了TD-LTE 4G、McWill (Multi-Carrier Wireless Information Local Loop,多載波無線信息本地環路)、無線網橋及無線WIFI等技術。
二、無線網絡技術對比
通過技術對比,無線網橋更適合點對點之間數據傳輸,WIFI覆蓋范圍只為100m,MCWill帶寬無法滿足多單井同時傳輸視頻的要求,LTE是由3GPP組織制定的全球通用標準,包含FDD和TDD兩種模式,用于成對頻譜和非成對頻譜。TDD即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是移動通信技術使用的雙工技術之一,與FDD頻分雙工相對應。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術。TD-LTE技術的優缺點:
2.1優點
(1)頻譜利用率高;
(2)對功控要求低。
2.2缺點
(1)同步要求高 TD需要GPS同步,同步的準確程度對于整個系統至關重要;
(2)碼資源受限TD 碼數少于業務需求的量;
(3)干擾問題;
(4)較慢的移動速度。
由表1可知:TD-LTE網絡作為高帶寬、低時延、低成本、廣覆蓋的網絡平臺,可以很好的實現一線井場/站點的業務終端與上層數據采集、生產管理和自動控制的連接。采用全IP網絡架構設計的TD-LTE系統,可滿足油田的地形特殊、生產工作現場分散和重點區域視頻監控等業務需求。
三、西部某作業區無線網絡架構
3.1在油井比較密集的區域、計量間和處理站,我們采用TD-LTE 4G網絡進行組網。
TD-LTE 4G無線通信技術引用,可彌補光纖網絡的不足,沙漠腹地網絡布線較困難的問題可被解決。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移動沙丘對TD-LTE 4G網絡的影響,地勢較為平坦處,選用30米鐵塔部署基站,沙丘起伏較大處,選用55米鐵塔部署基站。其主要設備和部署為:
(1)核心控制設備eCNS安裝在各個作業區機房,通過GE端口與eNodeB基帶單元BBU主控傳輸板LMPT連接。eCNS和匯聚層交換機采用負荷分擔或主備方式進行連接,以增強可靠性。
(2)基站eNodeB通過FE/GE接口連接核心控制設備。RRU安裝在塔上,通過光纖接入BBU基帶處理板LBBP CPRI接口。
每個eNodeB規劃到網管設備、eCNS設備的路由,業務、網管及X2通訊的需求可被滿足。同時eCNS設備也需要規劃到所管理的各eNodeB局點路由。考慮到安全,可為TD-LTE規劃獨立的VPN進行邏輯隔離。eNodeB傳輸帶寬可根據實際需要配置。
項目實施后,使用30米的鐵塔部署基站,信號覆蓋范圍為10km,現場生產實時數據及視頻圖像傳輸的需求可被滿足;使用55米鐵塔部署基站,覆蓋范圍達12KM,基本的傳輸需求可被滿足,但個別單井由于地勢較低,信號質量較差。
3.2比較偏遠的單井或TD-LTE 4G網絡的盲區,我們采用了無線網橋作為有效補充。
無線網橋技術是目前流行的無線寬帶局域網技術,它具有帶寬高,傳輸速率快,支持短距離視距傳輸,不具備頻率復用,并具有大規模組網能力的無線傳輸網絡。 無線網橋一般采用點對點傳輸方式,也可以采用點對多點傳輸方式進行部署,點對多點方式由于受傳輸距離、覆蓋范圍所限,一般一個中心站網橋帶20個左右的用戶站網橋。
根據地理位置,目前安裝點對點無線網橋4對。聯合站是4條無線鏈路的匯聚點,為了避免4跳無線鏈路之間相互干擾,確保高帶寬無線鏈路穩定,特別在聯合站安裝無線網橋同步系統1套。所有設備使用POE的供電方式,設備體積小,連接簡單,傳輸穩定,基本滿足該作業區油氣生產物聯網的需求。
根據油田統一規劃,該作業區無線網絡架構已經基本建成,實現了作業區油氣水井、計量間、處理站等場所生產數據自動采集、生產過程實時監控、生產環境自動監測,優化了生產管理方式與組織結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配套開發實時數據監測分析系統,多渠道、多場景使用實時數據,實現了作業區中控室、區域中心、油田協同中心、總部決策中心多層協同工作。
四、結束語
通過對無線網絡在油氣物聯網中的應用研究,西部某作業區接入層實現了TD-LTE 4G和無線網橋混合組網模式,大大降低了物聯網項目建設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網絡的穩定性,但無線網絡的安全性值得我們以后重視和研究。
項目實施后,選用30米鐵塔部署基站,信號覆蓋范圍可達到10km,單基站平均上行吞吐率75Mbit/s,下行吞吐率63 Mbit/s,滿足現場生產實時數據及視頻圖像傳輸需求;選用55米鐵塔部署基站,覆蓋范圍達12KM,基本滿足傳輸需求,但個別單井由于地勢較低,信號質量較差。
3.2比較偏遠的單井或TD-LTE 4G網絡的盲區,我們采用了無線網橋作為有效補充。
無線網橋技術是目前流行的無線寬帶局域網技術,它具有帶寬高,傳輸速率快,支持短距離視距傳輸,不具備頻率復用,并具有大規模組網能力的無線傳輸網絡。 無線網橋一般采用點對點傳輸方式,也可以采用點對多點傳輸方式進行部署,點對多點方式由于受傳輸距離、覆蓋范圍所限,一般一個中心站網橋帶20個左右的用戶站網橋。
根據地理位置,目前安裝點對點無線網橋4對。聯合站是4條無線鏈路的匯聚點,為了避免4跳無線鏈路之間相互干擾,確保高帶寬無線鏈路穩定,特別在聯合站安裝無線網橋同步系統1套。所有設備使用POE的供電方式,設備體積小,連接簡單,傳輸穩定,基本滿足該作業區油氣生產物聯網的需求。
根據油田統一規劃,該作業區無線網絡架構已經基本建成,實現了作業區油氣水井、計量間、處理站等場所生產數據自動采集、生產過程實時監控、生產環境自動監測,優化了生產管理方式與組織結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配套開發實時數據監測分析系統,多渠道、多場景使用實時數據,實現了作業區中控室、區域中心、油田協同中心、總部決策中心多層協同工作。
四、結束語
通過對無線網絡在油氣物聯網中的應用研究,西部某作業區接入層實現了TD-LTE 4G和無線網橋混合組網模式,大大降低了物聯網項目建設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網絡的穩定性,但無線網絡的安全性值得我們以后重視和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何琳琳,4G移動通信系統的主要特點和關鍵技術.移動通信, 2004.
[2] 劉偉,4G移動通信系統研究進展與關鍵技術.中國數據通信,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