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張泳
【摘要】? ?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工具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教育方式建設也同步發生著變革,已有眾多中職學校將信息化手段應用于日常教學之中,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從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出發,總結其價值和實踐的必要性,另外對其實踐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進行分析,致力于消除不利因素對改革措施落地的影響,進而總結出具有普適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策略,從而為我國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撐和幫助。
【關鍵詞】? ? 中職學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信息化建設
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教育層面的手段和工具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即指利用線上教育或多媒體教學等其他方式,依托“互聯網+”的整體方針和思路,從而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用于實踐,提高教學水平和效率。
雖然中職學校側重于職業化和技能化教學,但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其綜合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水平和綜合素養,因此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
一、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1 改革教學方式,跟隨時代潮流
從本質上來說,教學方式是由物質發展水平所決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也是由世界的互聯網發展趨勢所決定的。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教學方式的革新帶來了新的契機。
中職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建立校園網、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線上教學等措施,能有效地為職業院校學生過濾不良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廣泛的接觸和學習新知識。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是跟隨時代潮流的表現,也是新時代發展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需要。
1.2 易于學生接受,培養綜合人才
傳統的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學,在課堂上往往由教師主導,學生的參與度非常低,學生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生抗拒甚至“抵制”思想政治教育課,這對學生的發展和教學工作的展開十分不利。
而采取信息化手段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采取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近的教學方式,如網站教學以及線上教學等,可以有效的消除學生對課程的心理排斥,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從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挑戰
2.1 基礎教學設施不完善,信息化教學意識淡薄
中職學校的資源投入更多集中在實踐性學科的機器設備上,對于理論性學科教學方面的投入往往有所欠缺,信息化基礎設施存在缺失的現狀,也就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難以展開。
中職學校中缺乏相關網絡技術人才,技術手段不足,再加上相關設備的缺失,導致系統化建設工程還不完善。另外中職學校的教學側重于培養技能型人才,技能型學科的重視程度要遠遠大于思想政治方面學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意識淡薄,其信息化建設自然也處于邊緣位置。
2.2 信息化教學手段自由度高,學生易受影響
信息化教學以計算機和多媒體為主要的教學手段,相對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其自由度較高,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雖然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但在思想理論知識的價值認定上仍然認知能力不夠,因此網絡上的負面及消極信息很容易對中職學校的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網站的搭建和信息的甄選是中職學校的教學工作者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網站材料必須選擇積極向上以及適合學生的內容,不適合學生閱讀的以及消極內容應當予以摒棄。
三、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應用策略
3.1 建設校園網站,重視學習交流
在信息化時代,傳統的強制性灌輸式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應當尊重學生的表達欲,給其抒發對學習的困惑以及對知識的體會。在互聯網時代,中職學校不應該僅僅把信息的來源和交流局限于書本和課堂上,而應該順應“互聯網+”的新思路,建設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真正將互聯網與思想政治教育進程結合起來,幫助學習更便捷的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關于網站的內容的設置主要應當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展示,幫助學生更便捷的獲取與課本理論知識相關的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邊界。另一部分則側重于思想政治理論的現實實踐,從而避免學生囿于理論的學習導致眼界局限,引導學生建立思想政治理論的實踐觀,真正成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實踐者。
另外,信息化時代學生有了較以往更為豐富的表達渠道,學生也更加樂于并擅長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因此,建立學生的網絡交流社區也極為重要。網站的核心是要做到言論相對自由,不能讓學生“帶著鐐銬跳舞”,保證學生不會因受到約束而不敢在網絡環境下發言,或者表達內容與自己內心想法并不一致,從而讓學生盡可能展現最真實的面貌,這種情形下的交流才是簡潔而高效的。
3.2 變革教學方式,推行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與其他學科并無二致,教學方式側重于單方向的講解,即強制性的灌輸式的教學,這種方式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自由思想的發展外,也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率,與思想政治的學科向性并不契合。思想政治理論的內容多是現實世界規律的科學總結和概括,因此在知識的語言描述上呈現高度抽象化的特點,學生很難在短期內做到知識的全盤掌握和吸收。尤其是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其年齡尚小,認知能力尚未達到快速掌握理論知識的要求,因此上述教學方式在實踐中是極為低效的。
信息化時代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可引入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理論概括為圖形或者表格加強理解,完成理論知識的具象轉化。在此過程中學生除了可以建立起理論知識的概括性觀念外,也能對細小的知識點達到快速理解和掌握,對圖形知識的記憶效率也會強于抽象理論。
比如在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中,過于抽象的哲學語言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教師便可采用圖形示例幫助理解。
比如教師可以播放《拔苗助長》故事的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背后的哲學道理——即要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不能過分的夸大主觀能動性。
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示例,學生除了可以快速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理論知識點外,還可以形成更加深刻的圖形記憶,從而幫助學生更牢固的記憶知識。因此,多媒體教學應當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3 豐富課后學習內容,實行網絡課程自行學習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方式往往集中于課上,在課下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接觸機會相對較少,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眼界。另外,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由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和教師同步,因此學生往往在思考路線上趨于固化,在創造層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區別于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我們可以在特定場景下引入網絡公開課程供學生們自行學習,以此來擴大學生知識學習和思考的內容范圍。
在中職學校中推行線上教育的好處在于,首先對于學生因為距離原因難以參加的講座或者論壇等學習活動,線上學習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沖破地理和空間界限,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到更為豐富的理論知識,思考問題的視角也會因此被拓寬而不僅僅局限在老師的講授上。其次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公開課程快速把握學習要點,如果學生在課堂上遇到了較難理解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后通過網絡公開課程對知識理解做進一步的深化。
最后線上課程在特殊場景也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比如周末、假期以及突如其來的疫情等,線上課程都可以解決知識傳輸的空間局限,幫助學生不會在特殊情形下落下自己的學習進度。
3.4 加強信息基礎建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統
所有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都需要有充足且先進的基礎設施做支撐,否則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學建設僅僅只是空中樓閣,無法被應用于實踐。
因此中職學校應當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如網站建設和維護費用以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購置等,同時做好現有資源的整合,在通信、有線電視、計算機之間實現互聯互通,為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奠定基礎,從而做好信息化教學的后備保障工作。
在互聯網時代,學生信息的處理都被轉化為數據進行,其過程也更加明確和高效。在教學過程中職學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統,首先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對每一位同學的個人信息和學習情況做好記錄和管理,從而能讓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而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次在系統中設置教學反饋功能,在學生教師間建立雙向溝通,教師可以向每一個同學發送學生在學習中值得夸獎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也可以向教師反饋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以及對教學的建議,由此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高效的溝通機制,提高教學水準和效率。
四、結束語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須隨時局而變,摒棄不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在“互聯網+”的互聯網與多行業融合的大背景下,積極采取多媒體教學、線上教學等全新的授課形式,讓學生能夠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參與到思想政治的學習中去。教學立足于長遠,保持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常態,讓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高質量可持續進步,切實幫助年輕人在時代環境下不斷成長。
參? 考? 文? 獻
[1]謝雨辛.做好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07):28-29.
[2]高紅玲.淺談做好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風景名勝,2019(11):83-84.
[3]張瑞敏.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03):68-84.
[4]孫顯水.信息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評《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設與學生思政教育管理思考》[J].中國科技論文,2019,14(0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