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庭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然而伴隨現(xiàn)代社會對學校教育價值的推崇,家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面臨著學校教育的擠壓,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不少家長在子女教育過程中,過多地將精力放在學校交代的任務上,諸如檢查孩子的學校作業(yè)、督促孩子學習以及完成學校布置給家長的任務。家庭教育呈現(xiàn)出“學校化”,成為學校學科教育的延長、家長異化為應試教育的陪練等現(xiàn)象。此外,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界限也存在模糊不清的現(xiàn)象。當前,社會培訓/課外輔導/課后托管已經(jīng)成為我國城市家庭中一個比較普遍的教育選擇。在家長熱衷選擇這些社會教育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社會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的傾向。在競相追逐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逐漸被“接送孩子上培訓班”“陪孩子一起上課”“培養(yǎng)孩子興趣特長”等活動所代替。總之,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程度被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所充斥,家庭教育被擠壓成“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如果去除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當前的家庭所實施的教育內(nèi)容呈“空心化”。
——《光明日報》2021年07月27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