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球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究其原因,是和尚們互相推卸責任,缺乏團結協作的精神,并且沒有激勵機制,使他們工作懈怠。要想讓班里的各項工作正常運轉,班主任就絕不能讓“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重演。
加強教育,責任在心
如今的學生個性鮮明,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常常是“我”字當先,責任意識非常淡薄。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做人要有責任心,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就是一個不健全、不能全面發展的人。
在一個班集體中,事務多且瑣碎,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確實無法面面俱到。班主任必須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責任意識,讓學生明白,班級是他們在學校共同的大家庭,班里的一切事務都要積極主動參與,人人都是班級的小主人,人人都有義務和責任為它爭取榮譽。
因此,班主任要利用每日小結或每周的主題班隊會時間,做一個會念經的“老和尚”,不厭其煩地引領學生學習做人;在班級中樹立榜樣和模范典型,培養各方面能力突出的班干部,樹立正氣、弘揚正能量;創建勤奮向上的班集體,營造“先做人后求知”的和諧教育環境;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學會自我管理,促進學生責任意識形成和發展;不定期在班級或者與同年級兄弟班舉行讀書比賽、拔河比賽、朗誦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逐步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培養他們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
個人與集體的不斷成長,都源于學生的自我管理,源于學生責任意識的不斷增強。班主任要有意識地長期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的責任心就會越來越強。
分工明確,職責清晰
班務工作涉及學生的學習、衛生、日常行為規范、健康、就餐、班級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班主任一定要制訂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班委分工責任制、班級日(周)評價小結制、互幫小組負責制、衛生清掃分工承包制、班級與個人目標分層管理制等。
學校要求班級每個月辦一期主題黑板報,當班里成立黑板報籌辦小組時,活躍分子紛紛舉手想要參加。我暗自高興,吸納他們為組員后,把主題方案和驗收時間給他們交代清楚就放手了。
然而,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過去了,黑板上依然只有插圖和文字的區域輪廓圖。我有些著急了,問他們怎么回事,其中一個學生回答我:李同學搜集到了資料,可是沒有打印機;鄭同學的字寫得工整漂亮,可是沒有文字資料;彭同學會規劃設計,可是不會畫畫……我立即明白了:是我的工作沒有做細,事先對他們沒有充分的了解和明確的分工。我立馬現場了解每個同學的情況,快速選了4名學生:一個負責搜集并打印資料,一個負責繪畫插圖,一個負責文字謄抄,一個負責黑板報標題的設計和書寫。任務分派下去后,第二天下午放學之前,我就看到了圖文并茂、內容充實的黑板報。
班級的其他事務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但一定要明確每名學生的職責,讓每一名學生都弄清楚自己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務,都能各盡其能、發揮特長。對是否完成任務、完成任務質量好壞、完成任務速度快慢等進行量化評分,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協調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逆向而行,收效頗豐
一天早上,我匆匆趕到學校,一到教室門口,就看到門口兩個垃圾桶全滿了,桶外各種垃圾散落一地,特別刺眼。再走上講臺掃視教室,桌椅下面都是垃圾,顯然,今天沒人掃地,而學生都若無其事地做著手頭的事。
我當即一拍講桌,強壓著怒火說:“教室是你們在學校的家,現在是疫情期間,尤其要注意衛生。講衛生,你們受益;不講衛生,你們受害!這么淺顯的道理,老師已經說過無數次了!今天的衛生情況讓我很不高興。既然大家都不想掃地,那么從今天起就再也不掃地了。”
我頓了頓,教室里格外安靜,同學們停住了手頭的事,都驚訝地望著我。我對教室的衛生要求一向嚴格,這次居然說再也不掃地了!有人竊喜,有人在交頭接耳,更多的人想知道我葫蘆里到底賣的啥藥。我繼續說下去:“是的,再也不掃地了。我倒要看看我們的教室究竟能臟成什么樣子,我也想看看我教出來的學生制造垃圾的能力究竟有多強!”有人愧疚地低下了頭,有人在觀察自己座位附近的衛生情況,有人彎下腰在座位下收拾……我話鋒一轉:“雖然不掃地了,但是每個人的座位必須保持干凈!倒垃圾的同學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保潔員每天負責巡查教室衛生,登記每個人座位下的垃圾類型和數量。我會把每人每天的衛生情況進行通報并納入行為規范積分考核。”說完,我再次強調:“雖然不掃地了,但是,我想在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里上課。”然后,我頭也不回地去辦公室了。
下午第二節課后,我特意去教室巡查了一遍,發現雖然沒人掃地,但是整個教室反而比以前更干凈了。這并不奇怪:安排值日生掃地,大家私心作祟,都覺得自己亂扔亂丟不要緊,反正有人打掃;不準掃地后,又要保持地面干凈,看似矛盾,其實是把責任轉移到了班里的每個人身上。這樣一來,“小和尚”失去了依賴,為了自保,一定會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衛生,教室反而比以前更干凈。
有時,在處理班務時不如換個解決問題的角度,逆向思維,反而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出其不意,偶造驚喜
我常常把我們的班級比喻成一艘船,把日常班務比作遠航途中的風景,每天重復相同的事情,就好比每天看到同樣的風景,難免單調。所以,班主任有時候需要一點點浪漫情懷,給學生制造一點點驚喜,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時又能促進學生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那天,我準備在學生做完課間操后給他們調座位。趁著其他學生都出去做操,我請當天值日的同學留下來打掃教室、擺放桌椅、整理書架、擦黑板、倒垃圾……“小和尚”抗拒的表情被我看在眼里。等學生陸陸續續回到教室,我靈機一動,先請大家說說教室前后的變化,接著熱情洋溢地表揚了值日的同學,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誠摯的感謝,然后我拿出準備好的小獎品雙手遞給他們,最后給予他們挑選座位的特權。在全班同學羨慕的目光中,值日生的臉色在慢慢地“陰轉多云”,最后“陽光普照”。
從這以后,但凡我安排“小和尚”做事情,他們無不激情高漲。當然,驚喜不能次次都有,否則激不起任何漣漪。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灄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