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畹琪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貴州 貴陽 550003)
在人體生長發育中,由人體腦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可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生長,其還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影響脂質及礦物質代謝。但部分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會出現矮小癥。還有部分兒童誒生長激素缺乏,且不存在明顯的進行性病理性改變,也表現出矮身材,臨床將這一情況成為特發性矮身材[1]。rhGH是一種通過重組基因技術合成的與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類似的激素,其是治療兒童身高發育不足的藥物之一。但在治療不同原因導致的矮小身材兒童時,rhGH也表現出一定的臨床差異。故本次研究就該藥物在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及特發性矮身材中的應用效果展開探究,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醫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8例身材矮小患兒的一般資料,其中生長激素缺乏癥(GHD)及特發性矮身材(ISS)患兒各54例,前者為GHD組,后者為ISS組。GHD組男36例、女18例,年齡4~11歲、平 均(7.11±1.28)歲,身 高(46.53±5.87)cm;ISS組男35例、女19例,年齡5~12歲,平均年齡(7.08±1.33)歲,身高(46.46±5.94)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GHD或ISS診斷標準;(2)臨床資料完整;(2)患兒家屬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智力發育障礙患兒;(2)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患兒;(3)治療持續時間未超過6個月患兒。
所有患兒均采用rhGH(長春金賽藥業,S20050024)治療,每天睡前半小時皮下注射0.1~0.2 U/kg,持續治療6個月。
(1)生長參數,在治療3、6個月時測量患兒的身高,計算身高差值及生長速度。(2)激素水平。于治療前、治療3、6個月時測量患兒的IGF-1水平,計算IGF-1標準差積分。(3)不良反應,包括輕度脊柱側彎、耐糖量異常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GHD組治療3、6個月時身高差值、生長速度均高于IS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在治療6個月時的身高差值均高于治療3個月時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長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生長情況比較(±s)
治療3個月組別 例數治療6個月身高差值/cm生長速度/(cm·a-1)身高差值/cm生長速度/(cm·a-1)GHD組54 2.94±0.68 12.06±2.47 6.03±1.11 11.86±2.51 ISS組54 1.99±0.39 9.68±1.75 4.73±0.84 9.54±1.66 t 8.9055 5.7776 6.8627 5.665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治療3、6個月時,兩組IGF-1水平均呈上升趨勢,且GHD組高于ISS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IGF-1標準差積分變化比較(±s,分)

表2 兩組IGF-1標準差積分變化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3個月 治療6個月GHD組54 -0.98±0.44 0.11±0.03 0.86±0.22 ISS組54 -0.52±0.27 -0.08±0.02 0.39±0.18 t 6.5480 38.7239 12.1504 P 0.0000 0.0000 0.0000
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生長激素是人體垂體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其可通過刺激胰島素氧生長因子對肝臟組織發揮生理功能,還能刺激骨髁軟細胞分化、增殖來促進骨生長。因此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則會出現身高發育不足情況,在幼兒中表現尤其明顯,這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GHD及ISS是導致兒童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前者與遺傳有一定關系,具體是指垂體生長激素缺乏或生長激素生物效應不足引發的生長障礙;后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認為其可能與基因突變、生長激素結構異常等因素相關,患兒通常不存在慢行系統病、內分泌性疾病密,且臨床排除生長激素缺乏癥[3]。GHD患兒在出生時體質量、身長多表現為正常水平,但隨著年齡增長,其生長速度會逐漸緩慢。對于該類患兒,臨床可采取激素替代療法來促使機體生長激素水平恢復正常,從而幫助患兒獲得正常生長速度。但對于ISS患兒來講,較為復雜的致病機制可能會影響到激素替代療法的效果[4]。rhGH是通過基因重組大腸桿菌分泌型表達技術產生的在氨基酸含量、序列和蛋白質結構與人體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完全一致的激素,其被應用于兒科領域行替代治療,可明顯促進兒童身高增長。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兒均接受rhGH持續治療6個月后,所有患兒身高及生長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說明rhGH短期療效可促進身高增長。兩組比較,GHD組的身高及生長速度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rhGH在GHD患兒中有更好的應用效果。這是由于ISS患兒并無明顯的生長激素缺乏癥狀,但rhGH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ISS患兒身高增長,故其可被用于GHD及ISS治療中。作為一種活性蛋白多肽物質,IGF-1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細胞有絲分裂促進劑,在維持與細胞分化有關蛋白質水平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物質在促進生長激素合成代謝的同時還能通過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對細胞完成生長、分化、凋亡的調節,故成被臨床作為診斷GHD的指標[5]。本次研究中,GHD組患兒治療前IGF-1水平比ISS組更低,這是由于兩種發病機制差異所致。在經過6個月治療后,兩組IGF-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GHD組IGF-1水平上升更加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GHD患兒對rhGH治療有更高的敏感性。激素治療部分疾病可取得理想效果,但其依舊被臨床應用限制,這與激素治療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相關。rhGH治療可能引發甲狀腺功能減退、脊柱側彎等多種并發癥。本次研究顯示,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均較低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rhGH在治療GHD及ISS中有著較高安全性。但有研究指出,IGF-1水平升高可誘發癌癥,而rhGH治療可誘發IGF-1水平升高[6]。故在實際治療中,臨床應密切關注患兒生命體征、激素水平變化,及時調整rhGH劑量,確保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和特發性矮身材治療中,rhGH可使患兒身高及生長速度增長,且該治療法在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中表現出更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