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日古麗·穆合塔爾,其曼古麗·阿不都卡的
(新疆和田地區(qū)人民醫(yī)院 產科,新疆 和田 848000)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多發(fā)生于妊娠中晚期,患者肝臟功能紊亂,該病患者在臨床上主要的癥狀為黃疸,皮膚瘙癢,膽紅素、轉氨酶、血清總膽汁酸水平等生化指標呈現出輕微升高趨勢,該病常被臨床誤診為膽石癥或者是肝炎,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分析該病病因,為患者展開綜合性、針對性臨床治療,對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進行改善,促使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是該病在臨床治療中的重點所在[1]。本次研究以妊娠期肝內膽汁母嬰并發(fā)癥患者為對象,分析其病因及綜合治療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80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母嬰并發(fā)癥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時間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析所有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病因,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6.35±5.74)歲;觀察組年齡22~36歲,平均(26.88±5.13)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婦產科治療方法,分析患者病情,給予患者對癥處理等。觀察組給予綜合治療方法:對入院患者進行間歇性吸氧,采取地塞米松(生產廠商:天津天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553)、醛酸內酯(生產廠商:山西云中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18093)、葡萄糖和維生素等為患者展開治療,對于存在胎兒發(fā)育成熟、肝功損害加重、窘迫、監(jiān)護異常的患者來說,醫(yī)護人員需要加強對此類病人的關注程度,必要情況下,需選取適宜日期為患者展開剖宮產治療。
1.3 觀察指標。分析80例患者的臨床表現: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黃疸、瘙癢和產婦出血的例數,計算各項占比。分析80例患者的致病病因:觀察記錄兩組致病病因為遺傳因素、雌激素、孕激素、環(huán)境因素和肝炎病毒因素的例數,計算各項占比。評估兩組臨床療效:觀察記錄兩組發(fā)生圍產兒死亡、新生兒窒息、早產、胎兒窘迫、低體重兒和剖宮產的例數,對比各項占比[2]。
1.4 統計學分析。數據分析取SPSS 19.0軟件,計數資料用%表示,行檢驗,(P<0.05)時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析80例患者的臨床表現。80例患者中有25例為黃疸,占比31.25%,有45例為瘙癢,占比56.25%,有10例為產婦出血,占比12.50%,詳見表1。

表1 分析80例患者的臨床表現[n(%)]
2.2 分析80例患者的致病病因。80例患者的發(fā)病病因為有16例為遺傳因素,占比20.00%,有20例為雌激素,占比25.00%,有16例為孕激素,占比20.00%,有20例為環(huán)境因素,占比25.00%,有8例為肝炎病毒因素,占比10.00%,詳見表2。

表2 分析80例患者的致病病因[n(%)]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與對照組圍產兒死亡、新生兒窒息、早產、胎兒窘迫、低體重兒和剖宮產發(fā)生率相比,觀察組均偏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作為妊娠期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肝內膽汁淤積給母嬰健康安全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會致使胎兒出現胎死宮內、胎兒窘迫、早產等現象,該病目前在臨床上尚未給出明確的病因,經長期研究發(fā)現,在患兒體內膽酸含量過多影響下,容易引發(fā)不良妊娠結局,機體內部的膽固醇類物質代謝會出現變化,進而引發(fā)宮內窘迫,在高濃度膽酸影響下,胎兒會出現血流量減少、血管痙攣等不良現象,在氧氣交換速率下降影響下,會引發(fā)胎兒窘迫等癥狀,嚴重影響到了妊娠結局。在胎盤出現病理變化情況下,胎兒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胎盤是對母體與胎兒之間進行血氧交換的重要器官,對于胎兒的生長和發(fā)育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氧供出現不足情況下,胎兒有可能出現缺氧現象,嚴重情況下會致使胎兒死亡[3]。對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這一并發(fā)癥來說,該病患者血清中含有的膽酸鹽水平會呈現出明顯增加趨勢,在膽酸鹽于患者胎盤中沉積影響下,會致使血管合體膜減少、滋養(yǎng)細胞增生、粗面內質網普遍擴張、合體細胞微絨毛腫脹稀少等現象發(fā)生。
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母嬰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病因,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①遺傳因素:對于一些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發(fā)生率比較高的地區(qū)來說,該病具有非常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特征,有具體研究表明,2號染色體含有的p23區(qū)具有存在的該病相關基因的可能性,該基因能夠對膽小管轉運體實際功能地發(fā)揮產生阻礙,能夠對膽道組成結構進行改變,另外,該病的發(fā)生還與ABCB4突變、多胎妊娠、谷氨酰轉肽酶水平升高等因素密切相關[4]。②雌激素:在雌激素水平升高影響下,患者的-ATP酶、-K+和Na+活性會出現變化,患者的膽鹽流動驅動力會呈現出下降趨勢,肝細胞內注入膽酸的含量會逐漸降低,進而引發(fā)膽汁淤積;肝細胞中含有雌激素,而雌激素受體介導會致使肝內丙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合成量增加,會對膽汁的代謝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引發(fā)膽汁淤積;在雌激素的影響下,患者的血管通透性會增加,會對膽汁和血清蛋白的分泌過程產生不良影響。③孕激素:盡管與健康孕婦相比,該病患者體內的孕酮水平無明顯差異性,但是二者之間孕酮的代謝情況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該病患者多發(fā)的血清改變現象即為3α羥基類固醇與3β羥基類固醇之間的比率出現變化[5]。④環(huán)境因素:該病的發(fā)生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區(qū)域性,這可能與部分地區(qū)攝入飲食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具有差異性相關,例如,斯堪的納維亞和智利發(fā)生的概率比較高,而者兩個地區(qū)均為“低硒區(qū)”。⑤肝炎病毒因素:在肝炎病毒的影響下,患者的肝細胞會受到損傷,患者肝功能地發(fā)揮會出現障礙,進而引發(fā)膽汁淤積癥狀發(fā)生,例如,當患者受到HCV病毒感染以后,其膽汁功能會呈現出下降趨勢,患者的細胞中出現膽汁潴留現象。根據患者臨床致病病因,結合患者實際臨床表現,為患者展開科學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以往多給予患者底地塞米松治療,在長期作用下,患者的免疫功能、糖代謝功能等均會受到不同程度地影響,同時會干擾到胎兒的正常成長和發(fā)育,肝素治療的臨床機理和療效需要進一步深入,綜合治療措施的應用,有助于對患者的黃疸、瘙癢等臨床癥狀進行有效改善,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為母嬰的健康安全提供更有力地保障[6]。本次研究結果說明明確妊娠期肝內膽汁母嬰并發(fā)癥病因,采取綜合治療措施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綜上所述,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母嬰并發(fā)癥病因,給予患者綜合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