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10)
神經內科是研究神經系統疾病、骨骼肌疾病的臨床醫學,是醫院中的重要疾病治療科室。而眩暈則是神經內科患者常患的疾病之一,老年眩暈患者的數量尤其多,如若不及時開展臨床觀察找到患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則會嚴重危害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命健康[1]。而且老年性眩暈通常表現為眩暈感、平衡紊亂及失衡感。患者睜眼時感覺自身旋轉、晃動,猶如坐車船一般。發作時不能站立,伴有惡心、嘔吐、耳鳴、出汗、心動過緩及血壓下降等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癥狀,一般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是較為嚴重的常見病癥之一,如若不及時找出患者的病因,將會使患者的病情愈發嚴重,做好相應的治療救治工作至關重要。
1.1 一般資料。根據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共計120例開展臨床探究,并將其按照隨機分配和平均分配的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共計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68~76)歲。對照組患者共計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65~7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實際選擇患者的過程之中,需嚴格遵循以下的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以保障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對比效果與觀察效果的實效性。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其患者都具有明顯性的眩暈現象,和發作性眩暈癥狀,以保障實際實驗研究數據與效果的準確性和嚴謹性。排除標準:將臨床資料不全、不配合治療、有意識障礙的患者排除在外,以保障本院所選擇的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的實驗研究結果準確性,與實驗過程的順利開展。
1.2 方法。在開展對本院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臨床觀察和治療的過程之中,應開展提前開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體格、神經系統和耳科檢查,并全面與仔細地詢問患者的實際眩暈情況和感受,以真實的醫療檢驗數據保障對臨床觀察效果與病因的實際分析效果。而在實際開展對老年眩暈患者臨床觀察的過程之中,應給予觀察組和對照組不同的治療方式,以對比出患者的實際臨床治療效果,分析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的實際病因與有效治療方式。
1.2.1 開展對觀察組老年眩暈患者治療方式: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可分為急性眩暈患者和間歇性眩暈患者兩種類型,在實際開展臨床觀察和治療的過程之中,醫護人員應合理地判斷患者所屬的眩暈類型,對于急性眩暈患者和間歇性眩暈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以保障對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在開展對老年急性眩暈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醫療人員可對進行肌肉注射25~50 mg的異丙嗪,觀察患者注射后的實際臨床反應,并及時調整對患者的注射劑量,有效地保障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而對于老年間歇性的眩暈患者,醫療人員可使其每天口服一次西比靈,藥劑量為每次10 mg,75 mg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同時每天進行靜脈滴脈絡寧20 mL開展對患者的藥物治療,觀察對患者的實際藥物治療情況,并根據患者實際的臨床治療情況,靈活與及時地調整對患者的用藥用量[2]。與此同時,神經內科的護理人員還需注重對老年眩暈患者的用藥護理、病理護理和臨床護理,因老年眩暈患者其年齡普遍較大,其耳背耳聾的情況十分常見,較為容易出現記錯醫囑,產生不按醫囑服藥的不良情況,這將會嚴重影響到對患者的實際臨床治療效果。對于老年性眩暈癥患者,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到思想樂觀,保持心胸開闊,盡量避免焦躁、憂慮、緊張等。適當地開展一些體育鍛煉,但運動量不宜過大,可采取散步、慢跑、健身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環,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而且神經內科的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療人員開展工作,耐心地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定時到病房中監督患者的服藥情況,使其能夠嚴格地按照醫囑開展治療,加強對患者治療效果的保證,使患者能夠取得更高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和醫生的病情觀察分析。
1.2.2 開展對對照組老年眩暈患者治療方式:對照組中的醫護人員同樣應合理地將組內的患者,分為急性眩暈患者和間歇性眩暈患者,這樣才能保障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病情,給予患者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治療,以保障開展對患者臨床觀察治療效果的實際分析結論準確性。
對照組中的醫護人員在開展對老年急性眩暈患者治療的過程之中,可以通過肌肉注射5.0~10.0 mg的安定開展治療,使患者的眩暈病情能夠得到有效緩解。而對于老年間歇性的眩暈患者則可以每天一次口服75 mg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同時每天一次靜脈滴注丹參注射液20 mL開展藥物治療,觀察患者的實際臨床治療效果[3]。
同時,對照組中的護理人員同樣需要注意對老年眩暈患者的護理,通過為患者安排安靜的病房環境,使其能夠得到有效地恢復,并及時對于急性眩暈患者采取相應的輔助護理治療,使患者的神經系統重新調整對視覺、本體感覺及前庭信號之間的關系,使病人脫離一種慢性虛弱狀態。對于病房中的老年眩暈患者都需采取24 h全天候的護理,以保障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的眩暈問題,并能夠有效地觀察和記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能夠真正得到有效地治療和護理,促使神經內科對老年眩暈患者的治療效果不斷提升。
1.3 觀察指標。研究人員應開展對接受治療的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開展24 h全天候臨床觀察和記錄,以保障能夠及時記錄患者出現眩暈癥狀好轉和惡化的時間現象,隨之有效地保障臨床觀察的實際效果。而在實際開展對老年眩暈患者的臨床觀察過程之中,應將患者一個月內未再次復發眩暈癥狀,定為治療有效的標準;將患者在一個月內眩暈癥狀有所改善的現象,定為治療顯效的標準;將患者在一個月內眩暈癥狀并未得到改善,其眩暈癥狀更加頻繁的現象,定為治療無效,以此保障實際的對比數據準確性[4]。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19軟件進行對本文所有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數據資料的統計學分析,其將計數資料用(n,%)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據相關的檢查資料顯示。從對本院神經內科老年眩暈患者的實際調查情況可見,120例患者分別有著不同的誘發眩暈病因。其中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有60例(50%),精神因素誘發眩暈患者26(21.7%),不明原因的前庭周圍性眩暈20(16.7%);良性位置性眩暈8例(6.7%),其他原因6(5%)。而其中后循環缺血性眩暈則是導致老年眩暈的重要病因,如表1。

表1 老年眩暈患者病因因素概率對比表(n,%)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方式。根據臨床觀察的實際情況可見,觀察組的整體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中的患者,觀察組的治療時間同樣相比對照組患者更短,這代表著觀察組的治療方式比對照組的治療方式更加有效,而且兩組的實際治療對比數據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效果數值對比(n,%)
從表2的實際研究數據可見,觀察組中60例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6.7%,僅有2例是治療無效的患者,而有59例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眩暈的癥狀得到了有效地緩解和治療。而對照組中的治療有效率僅有88.3%,其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觀察組的治療方式和護理方式更加有效,根據患者的病因合理地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出現眩暈的病癥。
老年眩暈病癥因其是毫無癥狀的突發眩暈,使其會令患者十分頭痛與害怕,逐漸成為了醫院神經內科十分重要的老年眩暈病情。本身老年人的身體靈活度低,一旦出現了在走路中或家中的眩暈情況,較為容易使其產生摔傷或是其他的突發性疾病,這會嚴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生命安全。醫院神經內科應重視對老年眩暈病癥的治療,在開展治療前分析患者的實際病因,當疾病得到明確診斷之后,針對實際的病因開展相應有針對性的治療,以保障對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保障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5]。
從上文的實際臨床觀察情況可見,觀察組中醫護人員的治療效果要遠遠高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可見根據患者實際眩暈的病因開展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是保障實際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之所以觀察組中的治療效果高達96.7%,就是因為觀察組的醫護人員針對患者的病情情況做出來有針對性的合理治療,使得患者的眩暈癥狀得到了有效地治療。而對照組中的醫療人員則應根據實際不同的病因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則使其臨床治療出現了效果低下的不良現象。總而言之,后循環缺血性是導致老年眩暈癥狀發生的重要原因,根據患者的實際病因和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才能有效地保障其實際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后循環缺血性是導致老年眩暈病癥的重要原因,在實際開展臨床治療的過程之中,醫護人員應根據其不同的病因制定出不同的治療方案,以保障對老年眩暈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而且從上述的觀察組臨床治療方式和效果可見,觀察組的治療方式更加有效,神經內科可以將觀察組的治療方式合理地運用到老年眩暈治療之中,促使老年眩暈患者的早日康復,使其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早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