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娥,盧保華
(解放軍中部戰區空軍醫院,山西 大同 037006)
子宮內膜息肉(EP)是生育期及圍絕經期婦女常見疾病,發病率為7.8%~34.9%,35歲以下3%,35歲以上23%,50歲為高發年齡,惡變率與年齡呈正相關,絕經后惡變率高達10%[1]。臨床表現子宮異常出血、經量增多、不孕等,診斷首選經陰道彩超,術后病理確診。傳統治療方法為刮宮術,因盲刮有子宮內膜損傷可能,近幾年開展超聲監控降低了并發癥,提高了治療效果。隨著宮腔鏡應用,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成為現階段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主流及療效可靠手段,但術后仍復發率高[2-3]。臨床上針對術后復發進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通過藥物預防復發,如左炔諾孕酮(曼月樂)、屈螺酮炔雌醇片(優思明)、地屈孕酮(達芙通)、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媽富隆)、黃體酮膠囊(益瑪欣)、炔雌醇環丙孕酮(達英35)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4-6]。本研究觀察了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聯合刮宮術或宮腔鏡檢查后直接行刮宮術,術后給予黃體酮膠囊預防復發,療效確切。
1.1 一般資料。選取解放軍中部戰區空軍醫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門診或住院10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均經陰超診斷,宮腔鏡下證實并行息肉電切或刮宮,最后病理確診。年齡30~54歲,平均(40.1±2.3)歲,均為未絕經婦女;孕次1~4 次,產次1~3次;子宮內膜息肉直徑0.3~4.0 cm,單發45例,多發55例;月經過多38例,異常子宮出血32例,繼發不孕7例,6例曾B超子宮內膜增厚行刮宮術2~3次。均無手術禁忌證,簽知情同意書。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術后加用黃體酮膠囊治療。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均行血常規、血凝四項、輸血五項及心電圖檢查,月經干凈3~7 d或陰道不規則出血隨時手術,術前2~3 h將米索前列醇400 ug置于陰道后穹窿軟化宮頸,選取靜脈麻醉,宮頸、頸管涂抹鹽酸奧布卡因凝膠10 mL,5%葡萄糖液作為膨宮液,膨宮壓力80~100 mmHg,電切功率60~80 W,腹部超聲監控,宮腔鏡直視下環形電極將內膜息肉完整切除,同時行刮宮術,或宮腔鏡檢查后直接行刮宮術,切下組織及刮出物送病檢,術后給予抗感染及對癥治療。觀察組術后第16 d加服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益瑪欣,50 mg/片)100 mg/次,2次/日,連服10 d為一療程。下次月經第16 d開始下一療程,連續3個療程。術后6、12個月隨訪月經改善及血紅蛋白,月經干凈3~5 d陰超復查子宮內膜厚度及內膜息肉復發情況。
1.3 統計處理: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t檢驗用于測量數據,χ2檢驗用于計數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比較兩組術前各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12個月兩組月經改善明顯,月經量正常或減少,周期規律,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6、12個月子宮內膜厚度均較對照組薄,血紅蛋白水平均較對照組增加,子宮內膜肉息復發率均較對照組減少,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別見表1、表2、表3。

表1 兩組術后月經改善及子宮內膜息肉復發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術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s)

表2 兩組術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6個月 術后12個月觀察組 50 1.52±0.38 0.51±0.11 0.68±0.12對照組 50 1.56±0.41 0.74±0.21 0.92±0.13
表3 兩組術后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術后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6個月 術后12個月觀察組 50 85.61±2.25 108.16±3.36 119.26±4.23對照組 50 86.22±2.31 96.60±3.21 101.62±4.19
子宮內膜息肉病因及復發機制:子宮內膜息肉是激素依賴性疾病,是高效能的雌二醇蓄積于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形成有蒂或無蒂的贅生物,由子宮內膜腺體和厚壁血管的纖維化內膜間質組成,可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數毫米至數厘米。也與細胞增殖和凋亡失衡、感染、藥物效因等相關。激素水平變化使子宮內膜中的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表達失衡,子宮內膜息肉中ER高于息肉旁組織,PR低于正常內膜,子宮內膜局部被持續雌激素的不斷刺激,而沒有孕激素對抗作用,導致局部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息肉形成及復發[7]。
子宮內膜息肉手術及預防復發:宮腔鏡電切術是目前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最佳手術方式,刮宮術一度是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最主要手段,陰道四維彩超因其對微小病變分辨率高,已成為子宮內膜息肉首選的臨床檢查方法。所以宮腔鏡聯合刮宮術對內膜息肉的治療更徹底,同時腹部超聲實時監控,直視手術器械進出宮腔,防止刮宮過度損傷內膜基底層。但術后仍有復發,隨著時間延長復發率升高,因此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復發問題越來越引起臨床醫生的關注。子宮內膜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基底層的腺體侵及肌層達2~3 mm,往往手術僅切除息肉,不能破壞內膜及其下的血供,以致術后易復發。孕激素類藥物,主要用于防止子宮內膜息肉術后的復發[8]。黃體酮膠囊為天然孕酮,具有拮抗雌激素,內膜的增生受到抑制,改善內膜間質水腫及血管增生,內膜萎縮變薄,緩解異常子宮出血或月經過多,提高血紅蛋白水平,改善妊娠結局,降低息肉復發。本研究應用黃體酮膠囊預防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復發,效果顯著,無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