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彬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廣東 江門 529100)
冠心病是一種因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所致的心臟疾病,由于心臟供血不足,因此患者發病后常出現心絞痛、呼吸短促等臨床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放射性疼痛,可致其肩甲、前胸等部位均有較明顯的疼痛感,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需采取積極診療措施,以緩解病痛[1-2]。倍他樂克、通心絡是較常見的冠心病心絞痛藥物診療方式,此兩種藥物均可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發展進程,達緩解心絞痛的治療目的,但就臨床診療而言,此兩種藥物治療方式的聯合用藥較少。則為進一步提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用藥療效,本研究擬采用倍他樂克、通心絡聯合治療方式對此類病癥患者進行救治,并針對此聯合用藥方式對患者心功能、并發癥的影響進行對比研究。
1.1 一般資料。選擇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人民醫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2~82歲,平均(62.04±3.82)歲;病程1~10年,平均(5.12±1.01)年;心功能:I級11例、II級21例、III級8例。對照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1-82歲,平均(62.01±3.79)歲;病程1-11年,平均(5.17±1.04)年;心功能:I級10例、II級23例、III級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組成、病程、心功能等基線資料經應用統計學對比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參考《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中醫診療專家共識》中診療標準[3],結合心電圖、CT、冠狀動脈造影檢測結果,本研究對象均確診為冠心病,且有明顯心絞痛癥狀;②患者、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通知書,并經由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者;②患者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有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臟疾病;③患者對倍他樂克、通心絡有嚴重過敏反應;④患者有精神障礙、智力障礙。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倍他樂克治療。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規格25 mg×20 s×2板,口服,每天2次,每次50 mg。1個月/療程,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接受倍他樂克、通心絡聯合治療。本組倍他樂克用藥方式同對照組完全一致,只是在此基礎上,采用通心絡進行聯合治療。通心絡(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80015),規格0.26 g×90粒/盒,口服,每天3次,每次0.52 g。1個月/療程,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絞痛改善情況,包括統計用藥前、用藥后的心絞痛發作頻率、心絞痛發作時間,即統計兩組患者用藥前一周、療程完成后第一周的心絞痛發作情況。
(2)對比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即利用超聲心動圖對患者進行用藥前、療程完成后即刻這兩時間段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內徑(LVESD)這三項指標的檢測。
(3)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統計用藥后出現心律失常、高血壓、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的患者人數。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t和(±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χ2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絞痛改善情況對比。用藥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頻率更低,心絞痛發作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絞痛改善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絞痛改善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心絞痛發作頻率(次/d)心絞痛發作時間(min/次)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觀察組 40 2.61±0.44 1.01±0.21 11.18±3.12 3.51±0.66對照組 40 2.63±0.46 2.12±0.33 11.21±3.16 6.52±1.98 t - 0.199 17.948 0.043 9.121 P - 0.843 0.001 0.966 0.001
2.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用藥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LVEF檢測值更大,LVEDD、LVESD檢測值更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LVEF(%) LVEDD(mm) LVESD(mm)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觀察組 40 38.82±4.12 49.74±4.33 66.65±5.57 58.15±4.02 57.03±4.06 48.43±4.01對照組 40 38.91±4.16 45.12±4.19 66.71±5.59 60.43±4.78 57.08±4.08 51.83±4.05 t-0.097 4.849 0.048 2.309 0.055 3.773 P-0.923 0.001 0.962 0.024 0.956 0.001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用藥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心律失常、高血壓、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n(%)]
心絞痛是最為常見的冠心病臨床病癥,此癥狀主要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致患者心肌因急劇的暫時缺血、缺氧而出現以胸痛、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心絞痛的不定時發作及強烈的疼痛感,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其正常生活狀態,所以一般情況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需盡早入院接受有效且有針對性的救治[4-5]。
為提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擬采用倍他樂克聯合通心絡治療方式對此類病癥患者進行救治。在本研究中,經觀察組與對照組間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用藥后的心絞痛發作頻率更低,心絞痛發作時間更短,LVEF檢測值更大,LVEDD、LVESD檢測值更小,說明此聯合用藥方式對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更能幫助患者達緩解、消退心絞痛等臨床病癥的治療目的。這主要是由于在此聯合用藥中,倍他樂克可選擇性作用于β1受體,有舒張血管、降低心率、改善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能控制患者的病情發展進程,可通過降低心肌耗氧量,達緩解心絞痛的治療目的。通心絡屬中成藥,主要由人參、水蛭、赤芍、蜈蚣、土鱉蟲、全蝎、蟬蛻、檀香、乳香、降香、酸棗仁、冰片等中藥材共同制成,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之效。因為在中醫診療中,冠心病多歸屬于“胸痹”、“心痛”的診療范疇,《素問》中有提及“心痹者脈不通”,說明心臟處氣血阻滯是造成患者心絞痛的主要因素。因而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行通心絡診療方式,能改善患者心臟處的氣血運行狀態,達緩解心絞痛、改善心功能的治療目的。且在并發癥的對比中,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說明在倍他樂克用藥基礎上,加上通心絡進行聯合治療,能提升患者的用藥療效。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行倍他樂克、通心絡聯合診療,能提升患者的用藥療效,達緩解心絞痛、改善心功能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