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嵐
(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四川 遂寧 629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病例,治愈難度大,且有復發的可能,同時具有高風險的傳染性[1-2]。因此,這為臨床相關護理人員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不少一線人員在心理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其正常生活造成不利。為改善抗擊NCP疫情一線護理人員負面狀態,本文將分析心理干預對其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將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2020年1~3月抗擊NCP疫情一線護理人員20例,根據隨機抽樣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均為女性,學歷均在大專及以上。其中觀察組年齡25~45歲,平均(32.69±3.51)歲;對照組年齡24~45歲,平均(32.72±3.5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干預:為護理人員制定良好飲食計劃,每日攝入足夠的牛奶等蛋白質,多飲水促進身體對代謝產物的排出,同時還可提供充足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補充維C,具有高番茄紅素的西紅柿來抵抗細胞變異,洋蔥來清除體內氧自由基,改善呼吸系統機能。同時組織護理人員定時定量進行有氧運動,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
1.2.2 心理干預:在上述干預基礎上,增加以下內容:
(1)邀請心理專家到院對每位護理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并進行評估,充分了解其心理狀態和特征,根據護理人員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
(2)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健康知識大講堂,講述的內容包括當前疫情抗擊的成果、全國各地開展的預防和檢測措施、后續臨床護理工作方向以及護理心態的轉變等;同時,邀請在疫情期間貢獻突出的工作人員來現身講述自己在工作中的點滴,并鼓勵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保持積極態度。
(3)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因此院內領導以及護士長可為一些護理人員授予本院榮譽勛章,并表揚其在工作中的重要表現,用賞識、激勵的方式來改善護理人員的心態。
(4)營造良好的交流環境,組織護理人員之間互相進行傾訴,分享自己在疫情工作期間的心得和體驗,或者做一些小游戲,以此來放松精神壓力,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增強心理愉悅體驗。
(5)要求每一位護理人員每天進行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訓練,并進行一些可以緩解肌肉酸痛和疲勞的運動活動,如采用胸腹式呼吸聯合,來吸入新鮮空氣并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或者練瑜伽來提高心理和情感方面的能力,以此來轉移個體對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事件的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
(1)采用心理健康測試量表(SCL-90),對護理人員干預前后精神病性、強迫癥狀、偏執、恐怖、敵對、抑郁、焦慮以及其他等方面心理狀態進行評分,分數越低,干預效果越高,心理越健康
(2)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對護理人員干預前后使用催眠藥物、睡眠障礙、入睡時間、日間功能障礙、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等方面進行評分,分數越高,干預效果越差。
1.4 數據處理。本文研究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資料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來表示,計量資料數據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數據采用(%)表示,計數資料數據的對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健康評分。干預前兩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SCL-90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心理健康評分(±s)

表1 心理健康評分(±s)
?

續表1
2.2 睡眠質量評分。干預前兩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睡眠質量評分(±s)

表2 睡眠質量評分(±s)
?

續表2
NCP傳染性較強,屬于乙類傳染病,而且可以發生人傳人的現象[3]。患者多是以干咳、發熱、乏力為其主要表現,部分重癥患者可以出現胸悶、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值得注意的是輕癥患者可能僅有低熱和乏力不適,而無明顯的咳嗽咳痰、氣促等肺炎表現[4]。為控制和治療NCP患者,我國在疫情狙擊戰的最前沿護理人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在病毒面前,護理人員也是普通人,因此也在抗擊工作中留下了不少的心理創傷和應激障礙等心理疾病,并且對其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表明,積極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可放松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改善睡眠狀態[5]。
本文通過研究發現,與常規干預相比,心理干預后護理人員心理健康和睡眠質量明顯改善(P<0.05),這與吳從解[6]研究結果一致,證實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評估,制定心理干預計劃,組織健康知識講座,疫情抗擊事跡分享,工作成果肯定,互相傾訴、做游戲以及身心放松訓練等干預內容,有利于快速調節心理,改善睡眠,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抗擊NCP疫情一線護理人員,在進行休息、整頓時間之中的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