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霞
(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安徽 蕪湖 241000)
呼吸重癥在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這種病癥所合并的肺部感染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當關注于患者的癥狀,改善,了解患者的具體病癥類型,這樣才能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1-3];但是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確認好患者的疾病情況,確保患者是否處于呼吸重癥恢復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提供有效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維護患者的生命安全[4]。對于呼吸重癥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能夠提高預后,因此本次研究也對68例呼吸重癥患者進行了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本科室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接治的68例呼吸重癥患者為實驗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方案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34例。實驗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62~79歲,平均(68.4±3.2)歲,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61~81歲,平均(68.3±3.9)歲。納入標準:均符合醫院對于呼吸重癥的判斷標準,同時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的所有流程。研究對象在入院的時候均接受全身體檢,將身體機能正常,無其他血液性疾病或者嚴重臟器疾病。另外還要保證所有研究對象的個體狀況穩定,可以對后續的試驗有較高的耐受性。排除標準:不接受本次研究或者后續實驗調查的患者以及家屬;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婦女;在三個月內接受過其他疾病治療或者實驗的患者。將所有研究對象均納入到醫院資料數據庫中,根據專業的調取和分析后發現,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P>0.05。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并且簽署了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不接受精細化護理,實驗組患者接受精細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首先需要建立精細化護理小組,由康復師、護理人員、呼吸治療師等人員組成,通過對患者病情的準確監測和觀察,制定適合患者的康復計劃。康復師要負責患者每日的運動指導工作,每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同時給予正確呼吸指導,進行彎腰、下蹲、擴胸等運動,可使膈肌充分運動,從而改善胸廓和脊柱,改善肺功能。
(2)將咳嗽咳痰的正確方式告知患者,定期給予患者咳痰護理,每天早晨還可以進行一些咳嗽訓練。護理人員也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保證患者能夠了解疾病的危害性,同時做好術前的預防治療,給予患者抗炎癥、解痙攣等措施。
(3)呼吸重癥患者發病的時候比較危急,所以給臨床護理和治療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如果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護理人員在進行精細化操作的時候必須要將工作重點放在維護患者生命安全的角度,其余的生活護理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4)如果患者的疾病相對穩定,發展到康復期。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保證,但是仍然有患者對自身疾病還存在恐慌的心理,因此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也比較常見,這種情況會給患者疾病的康復帶來較大的消極影響。所以在護理的時候還需要讓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情況,從而提高整體的自信心。
(5)呼吸重癥疾病的發生往往與動脈硬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患者在恢復期間還要從飲食方面入手,盡量減少對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可以多食用一些瘦肉、魚肉等食物,盡量不要食用心、肝、腦等食物。
1.3 評價標準。比較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和住院時間等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SPSS 21.00為本次研究的數據計算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χ2值計算,對計量資料進行t值計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于接受精細化護理的實驗組患者,感染率為5.88%,而未接受精細化護理的對照組患者,感染率為20.59%,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514;P=0.0352)。而從患者的住院時長和住院費用來看,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感染 感染率 住院時長(d) 住院費用(萬元)對照組 34 7 20.59% 17.96±1.69 3.86±0.46實驗組 34 2 5.88% 12.24±1.43 3.11±0.38 t/χ2 - - 4.2514 15.0658 7.3295 P - - 0.0352 0.0001 0.0001
呼吸重癥并發肺部感染事件出現的影響因素較多,而呼吸重癥主要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由于患者在發病時年齡較大,身體的免疫系統和器官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整體的肺臟功能也會出現降低的情況。肺泡周圍也會表現為彈力纖維損傷,患者會表現為呼吸功能低下和咳嗽力減弱,直接降低了患者的排痰功能[5]。除此之外,急性呼吸重癥會導致患者出現中樞免疫功能紊亂的情況,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會直接引發患者出現肺水腫,進而引發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等其他肺部疾病[6]。呼吸重癥患者在發病后,治療和休養的時間都比較長,而且需要臥床休養,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肺下部循環不良,容易引發墜積性肺炎。另外,患者臥床時間越長,出現肺部感染的幾率也會越高,同時不利于進行康復訓練,分泌物排出也會困難,進而導致肺炎[7]。
精細化護理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患者在剛剛入院之后需要對其疾病情況進行仔細的了解,同時還要將手術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這樣可以降低患者由于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和焦慮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依從性[8]。另外,精細化護理還可以給予患者飲食、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優質護理,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結合有效的康復訓練,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除此之外,在精細化護理訓練中給予患者有效的咳痰訓練,能夠幫助患者恢復良好肺部功能,使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的狀況得到減輕[9-11]。除此之外,體位管理也會幫助患者樹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患者出現肢體痙攣的情況,減少臥床休養的時間,消除各種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在開展呼吸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時,選擇精細化護理模式,能夠大大降低患者肺部感染事件的并發發生率,能夠有助于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同時降低患者的住院費用,對于患者病情恢復來說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