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翌宸


摘 要:為明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的現實要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筆者基于2003~2017年黃河流域九省(區)的數據,運用熵權法測度得到其生態保護水平得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生態保護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環境治理情況和自然生態情況是衡量黃河流域上游省(區)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筆者認為,影響下游生態保護水平的因素是環境污染的排放,影響中游生態保護水平的因素有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
關鍵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指標體系
一、引 言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是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流域生態環境脆弱、區域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筆者選取黃河流域九省(區)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生態保護效果的因素,對健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機制、實現全流域社會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多數學者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研究框架和發展路徑進行了初探。左其亭的研究是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的重大科技問題展開;張軍擴等基于高效、公平、可持續三個維度構建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還有許多學者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構建某些研究區域的評價指標體系;杜春麗對我國省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但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平的影響因素研究目前比較缺乏,少有文獻專門研究生態保護水平的影響因素。
二、指標體系與研究方法
參考“十三五規劃”所確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本文從環境保護和生態安全兩個維度,以人均GDP、人均用水量、城區清掃保潔面積、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額、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粉塵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自然保護區面積占轄區面積比重、城市園林綠地面積、造林總面積、森林覆蓋率、濕地面積15個指標構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粉塵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負向指標,其他為正向指標。各指標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后續采用熵權法計算生態保護水平綜合得分。
三、分析結果
將權重乘以相應評價指標的值,計算出黃河流域九省(區)生態保護水平的綜合得分如表1所示。
結果顯示,黃河流域九省(區)生態保護水平明顯呈現“兩邊高、中間低”的格局。在黃河的上游地區,青海、內蒙古、四川等省(區)生態保護得分較高。在黃河的下游地區,山東省的生態保護得分較高,并且高于中上游其他省(區)。省(區)與省(區)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生態保護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
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平影響因素研究
將2003~2017年各省(區)每項指標單項得分的平均值作為最終得分,具體如表2所示。
將某些得分較低的指標作為重要影響因子,因為這些指標對該省(區)的生態保護水平貢獻度較低,應當增加在這些得分較低方面的投入。從表2中可以看出,影響山西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人均用水量、濕地面積、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粉塵排放量。內蒙古得分最低的指標是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工業二氧化硫。影響山東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工業廢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粉塵排放量、固體廢物產生量、自然保護區面積占轄區面積比重。影響河南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人均用水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粉塵排放量、自然保護區面積占轄區面積比重。影響四川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工業廢水排放量,還有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影響陜西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是自然保護區面積占轄區面積比重和濕地面積。影響甘肅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是人均GDP水平。影響青海省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城區清掃保潔面積、城市園林綠地面積、森林覆蓋率、造林總面積。影響寧夏黃河生態保護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林業固定資產投資額、森林覆蓋率和濕地面積。
五、結 論
整體來看,黃河流域九省(區)生態保護水平呈現兩邊較高、中間較低的態勢。影響黃河流域上游生態保護主要因素是環境治理情況和自然生態情況,影響下游的因素是環境污染的排放,影響中游的因素有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因此,應明確經濟發展仍然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平提升的基礎。黃河流域九省(區)必須形成一種大保護及全方位協調發展的意識,在經濟建設中兼顧各個層面,特別是補齊中游省(區)在環境和生態保護上的短板,切實提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平。
參考文獻:
[1]左其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框架[J].人民黃河,2019,41(11):1-7.
[2]張軍擴,侯永志,劉培林,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和戰略路徑[J].管理世界,2019,35(7): 1-7.
[3]王國慶.氣候變化對黃河中游水文水資源影響的關鍵問題研究[D].河海大學,2006.
[4]杜春麗,杜子杰.高質量發展視閾下省級經開區評價體系探析[J].學習與實踐,2019(07).
(作者系鄭州大學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可持續發展)